稻秆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稻秆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具有丰富的稻秆资源,其厌氧发酵产生的挥发性脂肪酸可进一步作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本研究以稻秆为原料,通过厌氧搅拌罐发酵系统,探讨发酵产酸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规律,建立稻秆厌氧发酵产酸的体系,促进稻秆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内容包括:(1)负荷和碱性pH对稻秆厌氧发酵产酸效果初探;(2)污泥类型和初始pH对稻秆厌氧发酵产酸系统启动的影响;(3)生泥启动维持pH对稻秆厌氧发酵产酸系统启动的影响;(4)熟泥启动维持pH对稻秆厌氧发酵产酸的影响;(5)稻秆连续投料运行发酵产酸初探。实验结果显示:(1)负荷和pH对稻秆厌氧发酵都有较大影响。pH为9.0时负荷1.334g/g的产酸效果较好,VFAs浓度、稻秆产酸率(gVFAs/g稻秆)分别为4385.10mg/L、2.19g/g,半纤维素、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是32.69、22.53和6.40%;0.945g/g负荷下pH为8.0时VFAs浓度最高为4409.51mg/L,稻秆量也最多,此时半纤维素、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降解率分别是28.60、47.32和22.69%。(2)生泥启动比熟泥启动更利于SCOD、VFAs的产生,也更利于稻秆降解。初始pH为9.0生泥启动时VFAs浓度最高,为3787.03mg/L,半纤维素、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的降解率分别为63.84、43.65和19.55%。(3)生泥启动维持pH的发酵实验中,碱性条件下明显可促进SCOD、VFAs的生成,其中pH为8.0时VFAs浓度最高达6632.59mg/L,乙酸占WAs比例随pH上升而提高,pH为7.0、6.0时丙酸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条件,酸性条件有利于丁酸产生。碱性条件更利于稻秆的降解,pH为8.0时三素的降解率最高,为62.08%,半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降解率总体随pH上升而提高,纤维素的降解率pH为5.0~8.0时随pH上升而提高,pH为8.0~10.0时随pH上升而下降。(4)熟泥启动维持pH的发酵实验中,也是碱性条件下明显更利于SCOD.VFAs生成,pH为8.0时VFAs浓度最高达7714.35mg/L。乙酸占VFAs比例总体随pH上升而提高;丙酸浓度在pH为6.0~8.0较高,酸性条件有利于丁酸产生,pH为6.0时丙酸、丁酸的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条件。碱性条件下稻秆降解量较高,pH为9.0时三素降解率最高,为75.44%,半纤维素、酸性洗涤木质素降解率总体变化规律随pH上升而提高,纤维素的降解率在pH为5.0~9.0时随pH上升而提高,pH为9.0时达到高峰,pH为10.0时降低。(5)稻秆连续厌氧发酵产VFAs过程中,稻秆投加会使发酵罐的SCOD、VFAs浓度一直下降,将底泥回流后可以使SCOD上升,体系VFAs浓度仍下降,投加生污泥一段时间后继续投加稻秆,可使体系SCOD和VFAs浓度分别稳定维持在7000和4000mg/L左右;投加稻秆可以促进体系乙酸的比例提高;pH为8.0、9.0时,体系SCOD浓度和乙酸比例区别不大,pH为8.0时VFAs浓度高于pH为9.0。(6)生泥启动的发酵反应VFAs浓度比熟泥启动的发酵反应略高;熟泥启动的发酵反应比生泥的pH缓冲范围大、乙酸占VFAs比例更高、启动过程更快、产酸更持久,比较适宜作为启动污泥。研究表明,通过厌氧发酵产酸系统,在一定的负荷、pH和污泥条件下可以使稻秆有效的产VFAs。选择熟泥启动并维持pH为碱性条件,适宜作为稻秆厌氧发酵产酸系统的启动条件;稻秆连续厌氧发酵过程中维持pH为8.0-9.0,将底泥回流并适当添加生污泥可以稳定产VFAs,从而实现稻秆的资源化利用。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秸秆简介
  • 1.3 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
  • 1.3.1 还田
  • 1.3.2 饲料化
  • 1.3.3 材料
  • 1.3.4 能源
  • 1.4 厌氧消化技术概述
  • 1.4.1 厌氧消化的基本原理
  • 1.4.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 1.5 秸秆厌氧发酵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1 国外研究概况
  • 1.5.2 国内研究概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概况
  • 2.1 材料与装置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装置
  • 2.2 实验方案
  • 2.2.1 实验思路
  • 2.2.2 实验安排
  • 2.3 测试项目及分析方法
  • 2.4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4.1 实验仪器
  • 2.4.2 实验药品
  • 第三章 稻秆厌氧发酵产酸初探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负荷的影响
  • 3.2.2 pH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污泥类型和初始pH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1 pH的变化
  • 4.2.2 SCOD的变化
  • 4.2.3 VFAs的变化
  • 4.2.4 VFAs构成的变化
  • 4.2.5 稻秆的降解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泥启动维持pH的影响
  •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2.1 对SCOD的影响
  • 5.2.2 对VFAs的影响
  • 5.2.3 对VFAs构成的影响
  • 5.2.4 对稻秆降解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熟泥启动维持pH的影响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
  • 6.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2.1 对SCOD的影响
  • 6.2.2 对VFAs的影响
  • 6.2.3 对VFAs构成的影响
  • 6.2.4 对稻秆降解的影响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稻秆连续厌氧发酵产酸初探
  • 7.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方法
  • 7.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7.2.1 SCOD和VFAs的变化
  • 7.2.2 乙酸的变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稻秆叶鞘表面雾滴沉积特性试验[J]. 农机化研究 2018(02)
    • [2].金色的稻浪[J]. 小学生优秀作文 2017(Z1)
    • [3].永不停歇[J]. 时代报告(奔流) 2017(02)
    • [4].稻田里的记忆[J]. 星星 2017(12)
    • [5].空心稻秆为啥能负重[J]. 小学生导读 2016(05)
    • [6].打绳[J].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20(09)
    • [7].稻秆[J]. 散文百家 2013(08)
    • [8].卢志辉:化腐朽为神奇的稻秆画艺人[J]. 当代广西 2011(04)
    • [9].利用“腐秆剂”促稻秆腐化的试验分析与体会[J]. 汕头科技 2008(01)
    • [10].1株高产纤维素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稻秆降解的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9(01)
    • [11].完整稻秆卷压过程应力松弛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 2015(08)
    • [12].福建稻区连续3年稻秆还田腐熟的培肥增产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2)
    • [13].稻秆全量还田减量施肥对土壤养分及莴苣产量的影响[J]. 福建农业科技 2013(10)
    • [14].稻秆和稻秆灰的特性及其在粘土砖生产中的应用[J]. 砖瓦 2008(09)
    • [15].白云石添加剂对稻秆灰熔融特性及固钾能力的影响[J]. 燃料化学学报 2020(07)
    • [16].碱化稻秆吸附剂处理含铬电镀废水[J]. 电镀与精饰 2016(07)
    • [17].稻秆还田深度对盆栽冬小麦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4)
    • [18].稻秆还田量对盆栽冬小麦生理特性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05)
    • [19].水稻秆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J]. 吉林农业 2011(07)
    • [20].金黄的稻秆[J]. 参花(上) 2018(09)
    • [21].腐熟剂处理稻秆还田在晚稻上的效果研究[J]. 中国农技推广 2013(12)
    • [22].不同稻秆炭和竹炭施用水平对小青菜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3(06)
    • [23].小议稻秆的处理和利用[J]. 渔业致富指南 2019(21)
    • [24].超临界下有机酸对稻秆水解糖化的影响[J]. 生物加工过程 2012(02)
    • [25].高温液态水法水解稻秆制糖的工况研究[J]. 珠江现代建设 2010(03)
    • [26].焚烧稻秆气体中PAHs污染豌豆萌发的研究[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6)
    • [27].稻秆浸提液对小麦根尖和胚乳结构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 2018(11)
    • [28].稻秆纤维素的提取及成纤可行性研究[J].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03)
    • [29].磷酸法水稻秆活性炭的制备[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1(06)
    • [30].稻秆的表面改性及其对水泥水化与硬化的影响[J]. 建筑材料学报 2010(03)

    标签:;  ;  ;  ;  ;  ;  ;  

    稻秆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