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与致密性骨炎的CT鉴别诊断(附59例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与致密性骨炎的CT鉴别诊断(附59例报告)

一、强直性脊柱炎与致密性骨炎的CT鉴别诊断(附59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刘丽[1](2020)在《肿瘤性骨软化、畸形性骨炎和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分析31例肿瘤性骨软化(tumor-induced osteomalacia,TIO)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通过对12例散发性畸形性骨炎(Paget’s disease of bone,PDB)患者进行临床表现、SQSTM1致病基因检测和治疗情况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的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通过对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progressive diaphyseal dysplasia,PDD)一家系的临床表现及TGFβ1基因突变鉴定,探讨其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方法:选取31例TIO患者,收集性别、年龄和病程等相关病史与体格检查,利用18F-FDG PET/CT、99mTc SPECT/CT、68Ga DOTA-TATE PET等方法定位肿瘤,并检测肿瘤切除术前及术后生化指标及FGF-23水平。入组12例散发性PDB的患者,收集其病例资料,并提取患者的外周血基因组DNA,同时行SQSTM1基因突变检测。检测患者使用双膦酸盐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分析中国PDB患者临床表现特征及药物治疗效果。纳入临床确诊为PDD的一个家系中两例患者的临床数据,并用Sanger测序法鉴定TGFβ1基因突变,总结该家系疾病临床特征、疾病进展状况和相关治疗措施。结果:31例TIO患者术前均表现为血磷降低、ALP[259(198-391)U/L]升高。FGF-23水平为356.14(124.09-661.41)pg/m L,其中24例患者FGF-23显着升高。27例(87.1%)患者血磷水平于手术后30内天恢复正常,3例(9.7%)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正常。血FGF-23平均水平于术后1天显着下降至10.93(5.53-54.85)pg/m L,14例(45.2%)患者FGF-23水平于术后30天内恢复正常。12例散发性PDB患者主要表现为骨痛和骨骼畸形、ALP[171(132-294)U/L]升高、β-CTX[639(467-878)ng/L]和OC[26(21-49)μg/L]升高;常见的受累部位是骨盆、脊柱和颅骨。本组病例未检出SQSTM1基因突变,与西方白种人相比,中国散发性PDB患者SQSTM1基因突变检出率低。双膦酸盐治疗6个月后骨痛症状明显改善;ALP水平为72(53-121)U/L,下降50(34-65)%。用药后12个月,ALP水平为54(47-63)U/L,下降67(52-82)%。PDD家系中患病父子均幼年起病,步态呈鸭步状;全身骨痛、四肢乏力,四肢肌肉菲薄;ALP水平分别为230 U/L和314 U/L、β-CTX为980 ng/L和5207 ng/L、OC为37.56μg/L和240.50μg/L;X线平片示颅骨骨密度增高、骨质硬化;四肢长骨骨干增粗、皮质增厚伴髓腔狭窄。患者均检出TGFβ1基因存在同一位点的错义突变[4号外显子发生错义突变(c.652C>T),导致p.Arg218Cys]。双膦酸盐治疗后骨痛症状缓解,下肢肌肉力量改善,生化指标明显下降。结论:TIO临床并不少见。对于血磷降低的患者在排除遗传和其它因素后,同时需要检测FGF-23水平。积极查找定位并成功切除肿瘤,本病即可治愈。中国PDB临床表现与国外存在差异,双膦酸盐治疗该疾病有效。PDD是由TGFβ1基因错义突变(p.Arg218Cys)引起,双膦酸盐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和改善骨骼异常代谢。

王艳[2](2020)在《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系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以MRI检查的多序列成像特点为基础,分析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Brucella Osteoarthritis,BOA)系列MRI表现,评价MRI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价值并提高对BOA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238例BOA患者临床以及MRI扫描资料(序列包括TIWI,T2WI及STIR,包括8例T1WI增强扫描),由2位高年资中级影像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收集的68例布鲁氏菌性骶髂关节炎(Brucellosis Sacroiliitis,BSI)、100布鲁氏菌性髋关节炎(Brucellosis Arthritis of the Hip,BAH)、52例儿童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及18例少见部位-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Brucellosis Symphysis Pubis,BSP)的临床资料与MRI图像进行分析,包括确定病变分期、病变发生部位、累及骨与关节(单侧/双侧)、T2WI关节软骨信号(增高/降低)、T1WI/T2WI/STIR序列骨髓信号(增高/降低)、骨质信号与形态改变(骨质增生硬化与破坏)、脂肪沉积、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信号及脓肿形成与否。其中,依据发病部位将BAH又分为骨髓水肿型、滑膜型和全关节型进一步研究其MRI特点;儿童急性/亚急性期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分为骨髓炎型、关节炎型及脊柱炎型分别探讨。结果:本组收集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共计238例,男性187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32.3岁。MRI检查发现BOA急性期病变167例,亚急性期病变60例,慢性期病变11例,其中,急性期/亚急性期BSI及急性期/亚急性期BAH分别与血培养布鲁氏杆菌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118;p=0.341);其重要特征以累及单侧关节多见,单侧/双侧BSI及单侧/双侧BAH分别与血培养布鲁氏杆菌结果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486;p=0.176);急性期/亚急性期BOA在MRI上主要表现为T2WI和STIR序列显示关节软骨及骨髓信号增高,T1WI序列骨髓信号减低,部分病变内见骨质增生硬化条状低信号,关节腔内少量积液,周围软组织炎性水肿、少数合并脓肿形成,增强后急性期/亚急性期骨与关节病变以均匀强化为主,周围脓肿呈环形强化,BAH较BSI软组织内形成脓肿更常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3);慢性期表现为关节面不光整及关节软骨小囊状破坏,边缘清楚,信号减低,出现骨质增生硬化,病变内脂肪沉积及部分形成慢性骨脓肿。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伴随布鲁氏菌病抗体滴度成倍增加,BOA病变无明显成比例进展趋势;MRI可清楚显示BOA治疗后转归情况。(1)BSI急性期47例,亚急性期17例,慢性期4例;单侧关节受累51例(2例左侧,30例右侧),构成比为75%(51/68);双侧关节受累17例,构成比为25%(17/68);单侧BSI中右侧发生率(58.9%)比左侧(41.1%)稍高。(2)本组BAH急性期68例,亚急性期26例,慢性期6例;单侧关节受累63例;双侧关节受累37例,构成比分别为63%、37%;BAH骨髓水肿型MRI检查急性期与亚急性期病变内见骨质硬化改变53例,慢性期股骨头内骨脓肿1例。(3)52例儿童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急性期37例,亚急性期15例,仅累及单一部位39例,累及两个以上部位13例,共计65个部位。儿童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分为三种类型,1)骨髓炎型,累及30个部位;2)关节炎型,累及30个部位;3)脊柱炎型,累及5个部位。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发生于长骨骨骺及干骺端、单侧大关节及脊柱椎体的骨髓水肿、关节腔积液、周围软组织水肿,部分可见骨、软组织及椎旁、椎管内范围局限的脓肿形成。(4)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依据患者临床病史描述症状持续时间,分为急性期15例,亚急性期2例,慢性期1例;男性9例(左侧3例,右侧3例,双侧3例),女性9例(左侧1例,右侧2例,双侧6例);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以骨髓水肿改变为主,表现为耻骨联合一侧或双侧异常信号,T1WI呈低信号,T2WI及STIR呈高信号,以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骨髓水肿明显,可累及坐骨和/或耻骨支;耻骨联合周围软组织亦可明显水肿,肌间隙模糊,18例均未见明显骨质破坏;关节间隙:18例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关节横断最大层面间隙宽度为4-12毫米,平均关节间隙宽度为6.75毫米。结论: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以男性感染为主;多发生在较年轻年龄段,MRI检查通过多序列成像可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尽早清晰显示病变细节。无论成人还是儿童布鲁氏菌性关节炎以累及骶髂关节、周围单侧持重大关节为主,亦可见于关节少见部位,例如耻骨联合。另外,儿童布鲁氏菌性骨髓炎相较于成人更常见,以累及单侧长骨骨骺及干骺端为主;其累及上肢关节、脊柱相对于成人少见,脊柱以累及腰椎为主;由于儿童布鲁氏菌病临床症状重,病变发现早,发生骨质破坏更少见。MRI多序列多参数成像方式对尽早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具有明显优势。

李攀龙,刘毅[3](2018)在《MRI下骶髂关节炎的临床鉴别诊断》文中提出影像学一直是诊断和评估骶髂关节炎的重要手段。核磁共振成像可早期发现并评估骶髂关节改变,在诊断骶髂关节炎相关疾病及协助临床决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临床上引起骶髂关节炎的疾病很多,如脊柱关节炎、关节退行性改变、感染、肿瘤等。临床中误诊原因多为对影像学的误读所致,且误诊给社会及患者带来巨大精神及经济负担。本文总结了骶髂关节在脊柱关节炎及相关鉴别诊断中的MRI影像学特点,强调临床工作中,影像学提示出现骶髂关节炎可能涉及如风湿免疫科、感染科、肿瘤科、内分泌等多学科的疾病。很多病例影像学虽然提示有骶髂关节炎改变,但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更应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体征、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相关临床特点加以综合分析和判断,避免误诊。因此,本文对不同疾病引起的骶髂关节炎的核磁共振表现做一综述。

谭德力,陈子健,郑涛,王国超,陈东[4](2018)在《强直性脊柱炎和致密性骨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和致密性骨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CT影像表征,评估多排螺旋CT对两者骶髂关节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31例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多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其中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9例,致密性骨炎62例,比较两种疾病的一般资料和CT影像表现。结果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男性占大多数,而致密性骨炎患者全为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平均年龄较致密性骨炎患者低,但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339);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四肢、腰骶关节等疼痛不适检查的病例数也显着高于致密性骨炎患者;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及致密性骨炎患者在CT影像表现方面,如关节面侵犯、骨质硬化、囊变以及关节间隙变

赵楚楚,叶华,陈适,栗占国[5](2016)在《脊柱关节炎误诊112例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文中提出目的回顾分析被误诊为SpA的病例,探讨误诊原因,以期减少临床误诊。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我院就诊前曾误诊为SpA,并检索1998年1月至2014年10月中文文献报道的误诊病例,依照2009年中轴SpA标准及201 1年外周SpA标准进行分析。结果共112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条件。被误诊为SpA的疾病主要有感染性疾病27例(24.1%),遗传和代谢性疾病47例(42.O%),肿瘤25例(22.3%),骨关节疾病13例(11.6%)。被误诊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其中102例患者(91.1%)不具备炎性腰背痛特点,有23例(20.5%)患者伴随发热,HLA-B27阳性者仅占20.4%(21/103)。29例行骶髂关节X线检查患者中,11例提示有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窄或骨质破坏。4例最终依靠骶髂关节磁共振检查确诊。仅19.8%(18/91)以腰背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符合2009年国际脊柱关节炎协会中轴型SpA分类标准,33.3%(2/6)以外周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符合外周型SpA分类标准。结论对于非典型炎性下腰痛的患者,尤其伴有发热等表现,应考虑到肿瘤、感染以及遗传和代谢性骨病等疾病。HLA-B27阳性有助于诊断SpA,但并非特异指标。对X线表现不确切者,应及早行骶髂关节CT或磁共振检查。多数误诊病例不符合分类标准。

胡震隆[6](2016)在《超声图像融合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文中指出目的建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的方法学,探究该关节进行融合成像的要点,评估影响骶髂关节超声图像融合成功率的因素,进而确定骶髂关节进行融合成像的可行性。其次,通过标本解剖深入研究骶髂关节的解剖学特点,了解骶髂关节在不同横截面下组织分布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方法学及解剖研究,利用超声融合图像对可探及异常血流信号的位置进行判断,以评估其来源。方法对84例AS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SIJ进行US-CT及US-MRI图像融合。探讨超声下及US和MRI下的SIJ图像配准点的选择方案并对可能影响SIJ图像融合成功率的因素进行探究;对3具福尔马林固定人体骨盆标本分别进行骶髂关节大体解剖、断层解剖、和关节内钢珠介入穿刺实验及组织学检查,识别关节内的解剖结构;对病例组患者中成功实施超声与CT图像融合的骶髂关节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解剖学定位及三个骶后孔层面对探及的异常血流信号的位置进行分类,进而评估其来源。结果超声与CT融合成功率在两组3个leve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level1,level2,level3;均P>0.05)。超声与MRI融合成功率在两组3个level之间无统计学差异(level1,level2,level3;均P>0.05),但比超声与CT图像融合成功率有大幅降低。在超声与CT图像融合中,病例组各level中4个class之间的融合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levels 1,2,3,P=0.136,P=0.708,P=0.311)。而两组三个level融合成功与融合失败例数之间皮脂厚度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解剖研究显示关节后部为致密的骶髂骨间韧带,真正的骶髂关节位于深部,其逐渐由位于上层的深部逐渐移行至靠近背侧关节表面。组织学检查显示:在level 1、level 2层面超声可探及最深部钢珠处的组织为韧带组织。在level 3层面最深部钢珠处的组织为滑膜组织;融合图像下显示,在level 1和level 2层面下异常血流信号位于关节内部的例数较多于位于关节外侧的例数,而在level 3层面位于关节内部的例数较多。三个level之间的异常血流信号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χ2=9.101,P=0.011)。通过融合图像确定血流信号定位于韧带部和滑膜部可分别确定其来源于骶髂关节附着点炎和滑膜炎。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骶髂关节图像融合的方法学,超声与CT图像融合具备可行性。该研究证实了融合成像技术在定位骶髂关节区异常血流信号及评估其来源中的价值,并可排除正常关节内血流对诊断的影响。该技术有望成为强直性脊柱炎早期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但对于部分定位特殊的异常血流信号,仍需后续超声与MRI图像融合研究来解决。

梁仕山,谢文辉,缪秋娴[7](2016)在《局部阻滞治疗产后致密性骨炎性腰骶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局部阻滞疗法对产后因致密性骨炎引起的腰骶部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后致密性骨炎性腰骶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物理治疗,观察组注射利多卡因复合醋酸曲安奈德、维生素B12进行局部阻滞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12个月后的体征情况。结果观察组2、4、6、8、12个月的临床疗效均显着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和坐立位前屈评分合格率,以及Patrick试验、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骶髂关节扭转试验结果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阻滞可有效治疗产后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性腰骶痛。

廖文华[8](2015)在《髋周骨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出髋周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提高髋周病变的诊断水平。探讨髋周骨不同性质病变的影响学检查方法诊断能力,建立髋周骨病变影像学检查的合理路径。材料与方法:分析不同恶性肿瘤组(原发恶性骨肿瘤和转移性癌),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组(脂肪瘤、嗜酸性肉芽肿)、骨坏死组(股骨头缺血坏死)及关节非感染性病变累及骨组(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关节炎)等髋周骨病变的X线、CT和MRI征象。结果:通过对髋周骨病X线、CT和MRI表现的分析,总结出髋周骨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建立髋周骨病变影像学检查的合理路径,有望提高髋周骨病变的征地水平,指导临床治疗。

应彩云[9](2015)在《正常骶髂关节解剖测量与相关疾病CT诊断》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明确骶髂关节的CT解剖特点,进行相关参数的测量,为骶髂关节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2)探讨骶髂关节炎CT影像特点及诊断标准。方法选取2014.1-2014.7期间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进行盆腔CT检查资料,包括正常组359例(年龄范围为20岁-93岁,无骶髂关节相关病史或病变,男性213、女性146);疾病组198例(年龄范围为13岁-67岁,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在CT图像上进行骶髂关节分型、关节间隙、关节面测量等,用t检验、单向方差分析及卡方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显着差异标准。结果(1)正常组:359例骶髂关节共718侧,直线型为393侧(男291,女102),S型325侧(男135,女190),男、女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关节间隙宽度为2.28±0.81mm,各年龄、性别组有统计学差异。髂骨、骶骨侧皮质厚度为1.42±0.49mm、1.33±0.37mm;男、女组髂骨侧皮质厚度有统计学差异。发现关节真空征343侧(右169,左174;男147,女196;直线型178,S型165),其男、女组有统计学差异。关节面发现连续性中断、小囊变、骨质硬化分别为髂骨侧:85侧、141侧、29侧;骶骨侧:91侧、19侧、0侧,其出现率在各年龄组、髂骨侧和骶骨侧之间有统计学差异。骶、髂骨关节面骨质增生前上缘分别为90侧、237侧,后下缘为1侧、17侧,其年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2)疾病组:骶髂关节炎按病因分成四组,强直性脊柱炎103例、致密性髂骨炎43例、退行性关节炎22例及原因不明关节炎30例,分别发生在直线型骶髂关节125、26、6、19,S型骶髂关节为81、60、38、41;男性分别为70、2、5、14,女性分别为33、41、17、16;各组真空征的出现率分别为23%、53%、77%、52%;关节类型、性别及真空征的出现率在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关节间隙宽度(mm)分别为1.73±1.43、2.03±0.58、2.31±0.61、2.02±0.70,致密组与原因不明关节炎组无统计学差异;髂骨侧皮质厚度(mm)分别为4.17±3.69、3.76±3.41、1.59±1.30、1.94±1.73,强直组与致密组、退行性关节炎组与原因不明关节炎组无统计学差异;骶骨侧皮质厚度(mm)分别为1.92±1.60、1.60±1.42、1.18±0.30、1.27±0.36,关节炎组与退行性关节炎组无统计学差异。另外,强直组有17例骶髂关节双侧对称性骨性强直、2例单侧关节融合、2例单侧关节下部融合。结论1、骶髂关节直线型男性多,S型女性多,正常关节间隙2.28±0.81mm,髂骨侧皮质厚度1.42±0.49mm,骶骨侧皮质厚度1.34±0.37mm。真空征发生率女性多于男性,退行性关节炎组明显高于正常组,而强直性脊柱炎组明显低于正常组。2、强直性脊柱炎好发于直线型关节,真空征退行性关节炎多见。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而致密性髂骨炎和退行性关节炎好发于女性。关节间隙变窄、消失多见于强直组,髂骨、骶骨侧皮质厚度以强直组、致密组多见。3、CT图像能显示骶髂关节细微结构与周围异常,是诊断骶髂关节炎的重要检查方法。

黄正平,古洁若[10](2015)在《影像学骶髂关节炎的鉴别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特征》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影像学骶髂关节炎的误诊病例和典型病例,提高对影像学骶髂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S)、致密性骨炎(OC)及跨专科疾病的认识。【方法】(1)筛选出诊断明确,资料齐全的腰背痛或伴骶髂关节炎的误诊病例104例进行分析;(2)收集确诊的OC病例11例和AS病例50例,从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104例误诊病例包括感染性疾病(29.81%)、骨关节疾病(26.92%)、内分泌代谢疾病(22.12%)、血液系统疾病(10.58%)和肿瘤(8.65%);(2)OC和AS的病例特点分析:OC组均为女性,均有下腰痛,大部分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可有与AS相似的夜间痛和晨僵,Schober试验均阴性,CRP和ESR多正常,HLA-B27均阴性,骶髂关节X线和MRI显示OC的改变。AS组41例男性,9例女性,均有炎性腰痛表现,部分病人Schober试验阳性,CRP和ESR多升高,HLA-B27多阳性,骶髂关节X线和MRI显示AS的改变。【结论】影像学显示骶髂关节炎和伴有慢性腰背痛的疾病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年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分析,注意跨专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避免误诊。

二、强直性脊柱炎与致密性骨炎的CT鉴别诊断(附59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直性脊柱炎与致密性骨炎的CT鉴别诊断(附59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肿瘤性骨软化、畸形性骨炎和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肿瘤性骨软化的临床研究
    1.绪论
    2.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临床资料、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3.2 人血清全端FGF-23 水平测定
        2.3.3 术后随访
        2.3.4 统计分析
    3.结果
        3.1 一般临床特点
        3.2 生化指标检查
        3.3 肿瘤定位与病理学特征
        3.4 术后检查与随访
        3.4.1 生化指标检测
        3.4.2 骨密度检测
    4.讨论
第二部分 畸形性骨炎的临床特征和SQSTM1 突变检测
    1.绪论
    2.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材料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临床资料、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2.3.2 致病基因SQSTM1 突变鉴定
        2.3.3 治疗与随访
        2.3.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
        3.1 一般临床特点、生化和影像学表现
        3.2 与西方国家病例临床特点比较
        3.3 SQSTM1 基因检测
        3.4 治疗及随访
    4.讨论
第三部分 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一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基因突变研究
    1.绪论
    2.研究对象和实验方法
        2.1 实验对象
        2.2 实验材料
        2.2.1 实验试剂
        2.2.2 主要仪器设备
        2.3 研究方法
        2.3.1 临床和生化检测
        2.3.2 TGFβ1 基因突变检测
    3.结果
        3.1 临床特点
        3.1.1 临床表现
        3.1.2 影像学表现
        3.2 TGFβ1 基因检测
        3.3 药物治疗及随访
    4.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在投论文

(2)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系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骶髂关节炎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标准
        1.3 骶髂关节炎MRI图像判定与分析
        1.4 仪器与扫描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髋关节炎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标准
        1.3 仪器及扫描方法
        1.4 MRI图像分析与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MRI诊断儿童急性/亚急性期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标准
        1.3 仪器及扫描方法
        1.4 MRI图像分析与质量控制
        1.5 统计学方法
        1.6 技术路线图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部分:少见部位-MRI 诊断布鲁氏菌性耻骨联合炎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布鲁氏菌病临床诊断标准
        1.3 仪器及扫描方法
        1.4 MRI图像分析与质量控制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导师评阅表

(3)MRI下骶髂关节炎的临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骶髂关节解剖及MRI骶髂关节炎的常见表现
2 各种疾病引起的骶髂关节炎
    2.1 脊柱关节炎引起的骶髂关节炎
    2.2 骶髂关节感染引起的骶髂关节炎
        2.2.1 骶髂关节结核感染
        2.2.2 化脓性骶髂关节感染
    2.3 致密性骨炎
    2.4 痛风引起的骶髂关节炎
    2.5 肿瘤性病变引起的骶髂关节炎
    2.6 骶髂关节退性改变
    2.7 其他病变也可引起骶髂关节炎
3 小结与启示

(4)强直性脊柱炎和致密性骨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扫描及图像数据分析
    1.3 图像数据分析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6)超声图像融合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方法学及可行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研究对象
        1.3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1.4 炎症活动性评估
        1.5 CT检查
        1.6 MRI检查
        1.7 图像融合技术原理
        1.8 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操作流程
        1.9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受检者基本资料
        2.2 骶髂关节超声下及融合成像下骨性标记点识别
        2.3 骶髂关节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配准点选择方案
        2.4 骶髂关节超声与CT/MRI图像融合成功率与可能影响因素相关性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骶髂关节标本解剖验证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实验标本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骶髂关节大体解剖结构
        2.2 骶髂关节断层解剖结构
        2.3 钢珠穿刺介入定位骶髂关节组织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超声与CT融合图像定位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区异常血流信号的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和设备
        1.2 研究对象
        1.3 超声与CT图像融合及多普勒超声检查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下活动性骶髂关节炎表现
        2.2 病例组患者骶髂关节超声与CT图像融合成功例数总体情况
        2.3 超声与CT融合图像下异常血流信号位置分布情况
        2.4 超声与CT融合图像下异常血流信号定位及来源评估
        2.5 融合成像下异常血流信号与CT所示病变比对
        2.6 融合图像对异常血流信号与正常关节内血流的鉴别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

(7)局部阻滞治疗产后致密性骨炎性腰骶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观察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两组产妇治疗12个月后体征情况比较
3 讨论

(8)髋周骨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病例标准
    1.2 制定髋周骨病变影像学分析标准
    1.3 分析资料
    1.4 运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对髋周骨恶性肿瘤组(原发恶性骨肿瘤和转移性癌)30例的X线、CT和MRI征象分析:
    2.2 对髋周骨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组(脂肪瘤、嗜酸性肉芽肿、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内腱鞘囊肿)30例的X线、CT和MRI征象分析:
    2.3 对髋周骨骨坏死组(股骨头缺血坏死)20例的X线、CT和MRI征象分析:
    2.4 对髋关节非感染性病变累及骨组(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关节炎等)30例的X线、CT和MRI征象分析:
3 讨论

(9)正常骶髂关节解剖测量与相关疾病CT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骶髂关节CT解剖测量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骶髂关节相关疾病CT诊断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10)影像学骶髂关节炎的鉴别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文献回顾和分析
    1.2 影像学诊断为 AS 和 OC 的临床病例分析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文献分析结果
    2.2 AS 和 OC 的临床和影像学对比
3 讨 论
    3.1影像学骶髂关节炎最常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的原因
    3.2 AS 和 OC 的鉴别讨论

四、强直性脊柱炎与致密性骨炎的CT鉴别诊断(附59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肿瘤性骨软化、畸形性骨炎和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的临床研究[D]. 刘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20
  • [2]基于MRI多序列成像诊断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系列研究[D]. 王艳.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3]MRI下骶髂关节炎的临床鉴别诊断[J]. 李攀龙,刘毅. 西部医学, 2018(11)
  • [4]强直性脊柱炎和致密性骨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多排螺旋CT鉴别诊断[J]. 谭德力,陈子健,郑涛,王国超,陈东. 颈腰痛杂志, 2018(02)
  • [5]脊柱关节炎误诊112例临床和实验室特征[J]. 赵楚楚,叶华,陈适,栗占国.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6(08)
  • [6]超声图像融合评估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D]. 胡震隆.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7]局部阻滞治疗产后致密性骨炎性腰骶痛的临床观察[J]. 梁仕山,谢文辉,缪秋娴. 临床医学工程, 2016(02)
  • [8]髋周骨病变的影像学鉴别诊断[J]. 廖文华.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02)
  • [9]正常骶髂关节解剖测量与相关疾病CT诊断[D]. 应彩云. 福建医科大学, 2015(12)
  • [10]影像学骶髂关节炎的鉴别诊断需密切结合临床特征[J]. 黄正平,古洁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01)

标签:;  ;  ;  ;  ;  

强直性脊柱炎与致密性骨炎的CT鉴别诊断(附59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