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杯蕈优良菌株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

大杯蕈优良菌株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大杯蕈(Clitocybe maxima)属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杯伞属(Clitocybe)。大杯蕈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三萜类、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肿瘤作用。大杯蕈自然分布较广,但对该菌的认识甚少,仅有一些分类特性及野生生境的观察资料,及少数试验条件下培养成功报道。本论文针对大杯蕈优良菌株的筛选与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选择育种的方法从各地以驯化栽培的大杯蕈品种筛选出适合本地资源环境下栽培的优良菌株3个(6号、2号、3号菌株)。2确定了大杯蕈菌丝体培养及栽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大杯蕈栽培技术的建立提供了必备条件。通过碳、氮源的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大杯蕈菌丝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果糖2%、蛋白胨1%、KH2PO40.1%、MgSO40.05%;最佳栽培配方组成为木屑78%,麸皮20%,石膏1%,糖1%。3以菌丝生物量为衡量指标,采用单因素水平对照试验方法,确定大杯蕈菌丝生长的液体培养条件。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为8,培养温度28℃,摇床转速150r/min,装液量150ml/500ml,接种量10%。4通过对大杯蕈菌丝后熟时间、子实体发育阶段的温度进行试验比较,确定大杯蕈子实体最佳发育温度为26-29℃,经10d后熟期,出菇速度最快,生物学效率最高。5通过对大杯蕈生活条件(营养条件、环境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北方地区栽培季节、原材料、菌丝培养及子实体发育阶段的管理技术,并综合各项技术要素,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北方地区大杯蕈栽培技术。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大杯蕈研究现状
  • 1.1.1 分类地位与形态特征
  • 1.1.2 组成分析研究
  • 1.1.3 生物学特性
  • 1.1.4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 1.2 食用菌育种现状
  • 1.2.1 选择育种
  • 1.2.2 诱变育种
  • 1.2.3 杂交育种
  • 1.2.4 原生质体融合
  • 1.2.5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3 食用菌培养基的筛选
  • 1.3.1 碳源
  • 1.3.2 氮源
  • 1.3.3 碳氮比
  • 1.3.4 无机盐
  • 1.4 食用菌液体培养研究
  • 1.4.1 液体培养的概念及发展
  • 1.4.2 液体培养的优越性
  • 1.5 食用菌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的研究
  • 1.5.1 温度
  • 1.5.2 湿度
  • 1.5.3 酸碱度
  • 1.5.4 空气条件
  • 1.5.5 光照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1 目的和意义
  • 1.6.2 创新之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菌种
  • 2.2 培养基
  • 2.3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剂
  • 2.3.1 主要仪器设备
  • 2.3.2 主要试剂
  • 2.4 试验方法
  • 2.4.1 大杯蕈优良菌株的初筛
  • 2.4.2 培养基组成优化
  • 2.4.3 液体培养
  • 2.4.4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 2.4.5 栽培技术的确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大杯蕈优良菌株的筛选
  • 3.2 培养基组成优化
  • 3.2.1 最适碳源试验
  • 3.2.2 最适氮源试验
  • 3.2.3 正交试验
  • 3.2.4 出菇培养基基质筛选
  • 3.3 液体培养条件
  • 3.3.1 pH 值
  • 3.3.2 温度
  • 3.3.3 装液量
  • 3.3.4 振荡频率
  • 3.3.5 接种量
  • 3.4 大杯蕈栽培技术
  • 3.4.1 大杯蕈栽培工艺流程
  • 3.4.2 栽培季节的选择
  • 3.4.3 栽培前的准备
  • 3.4.4 培养料的配置
  • 3.4.5 栽培袋的制备
  • 3.4.6 接种
  • 3.4.7 管理
  • 3.4.8 采收
  • 4 讨论
  • 4.1 优良菌株的筛选
  • 4.2 培养基的组成优化
  • 4.3 大杯蕈液体培养条件
  • 4.4 尚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蕈菌的栽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二)[J]. 食药用菌 2017(06)
    • [2].蕈菌的栽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三)[J]. 食药用菌 2018(01)
    • [3].蕈菌分类与多样性研究团队[J]. 菌物研究 2017(03)
    • [4].蕈菌生物技术的现代观及其对全球福祉事业的影响(二)[J]. 食药用菌 2014(05)
    • [5].蕈菌生物学对蕈菌生产和蕈菌产品的影响[J]. 浙江食用菌 2010(05)
    • [6].“蕈菌生物学”的传播横跨五大洲[J]. 浙江食用菌 2010(05)
    • [7].蕈菌科研与开发的平等互惠关系[J]. 浙江食用菌 2010(05)
    • [8].世界蕈菌产业的发展:应用蕈菌生物学和国际蕈菌组织[J]. 浙江食用菌 2009(01)
    • [9].蕈菌的栽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四)[J]. 食药用菌 2018(02)
    • [10].试论蕈菌多元化应用前景[J]. 食药用菌 2016(05)
    • [11].四种土培蕈菌对土壤中铅和砷的富集能力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12].蕈菌分类学[J]. 菌物研究 2018(02)
    • [13].蕈菌营养药的安全、质量控制和调节[J]. 浙江食用菌 2010(02)
    • [14].把蕈菌的种子播撒在希望的田野里[J]. 浙江食用菌 2010(05)
    • [15].蕈菌营养药[J]. 浙江食用菌 2009(02)
    • [16].概述张树庭教授对非洲蕈菌科学和产业发展的贡献[J]. 浙江食用菌 2010(05)
    • [17].常见食用蕈菌采收环节误区分析及关键点控制[J]. 中国食用菌 2012(02)
    • [18].中国蕈菌产业的发展[J]. 浙江食用菌 2010(03)
    • [19].蕈菌作为益生元新来源的潜力研究[J]. 中国食用菌 2011(02)
    • [20].蕈菌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7(03)
    • [21].南京科学家将蕈菌起源时间推前2500万年[J]. 食药用菌 2014(03)
    • [22].食药用菌保健金字塔模型对增进人类福祉的作用(七)[J]. 食药用菌 2013(04)
    • [23].食药用菌保健金字塔模型对增进人类福祉的作用(一)[J]. 食药用菌 2012(04)
    • [24].我国蕈菌生物多样性及保育研究进展[J].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25].蜜蜂利用蕈菌抵御蜂群崩溃综合征——真菌学界的一个惊人发现[J]. 食药用菌 2017(04)
    • [26].书讯[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03)
    • [27].食药用菌保健金字塔模型对增进人类福祉的作用(二)[J]. 食药用菌 2012(05)
    • [28].蕈菌挥发性芳香物质研究概述[J]. 中国食用菌 2019(01)
    • [29].追梦:回报祖国,造福人类——足迹五大洲,传授蕈菌学[J]. 食药用菌 2014(02)
    • [30].国际著名蕈菌学家张树庭教授考察本刊编辑部[J]. 浙江食用菌 2008(03)

    标签:;  ;  ;  ;  

    大杯蕈优良菌株筛选与栽培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