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现代文学作品老舍《四世同堂》中的称谓语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理论,采用穷尽式统计与例举性分析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称谓语进行考察和分析。全面系统地研究《四世同堂》中的称谓语,既有助于现当代汉语称谓语的发展演变规律研究,又有助于揭示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的语言特点和文化风貌。第一章在介绍称谓语及分类的基础上对称谓语研究进行综述,提出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理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章描写和解释《四世同堂》称谓语系统。将称谓语分为定性功能下的称谓语(亲属称谓语、职业称谓语、职务称谓语、泛交往称谓语、姓名称谓语)和表情功能下的称谓语(尊称、蔑称、昵称和詈称),并对这两大类称谓语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第三章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四世同堂》称谓语的使用特点和社会文化内涵。作为本文的重点,本章通过研究文本中语料的使用情况对称谓语的使用特点进行了归纳,主要包括:京味十足的口语化语言风格、称谓语素分布广泛和色彩各异、亲属称谓泛化现象明显和“的”字结构称谓语大量使用等。此外,还结合文本的情节对称谓语及所反映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行了总结,主要包括:胡同文化、市井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而透过称谓语所折射的社会文化内涵阐明作者对中外文化辩证的观点和清晰的态度。第四章从语用的角度论述了《四世同堂》称谓语使用的影响因素。从微观语境的角度分析了年龄、性别、环境、动机及人际关系等对称谓语使用的影响。从中可以看到使用称谓语的说话人、听话人及被指称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各类人物的性格和身份及所反映出的文化心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社会历史语境下的《红楼梦》亲属称谓语翻译风格研究——基于语料库的视角[J]. 外语电化教学 2020(03)
- [2].亲属称谓语泛化在人际交往中应用的社会心理探索[J]. 中国民族博览 2017(01)
- [3].亲属称谓语隐喻研究——以“母”隐喻为例[J]. 海外英语 2017(03)
- [4].《齐东野语》中的亲属称谓语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 [5].汉英亲属称谓语比较与翻译策略探讨[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02)
- [6].汉英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分析[J]. 内江科技 2015(03)
- [7].从英韩文化角度探讨英韩亲属称谓语差异及原因[J]. 章回小说 2018(35)
- [8].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亲属称谓语泛化研究[J]. 北方文学 2019(11)
- [9].亲属称谓语的泛化及其文化底蕴的传译[J]. 百科知识 2019(33)
- [10].从文化角度浅论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8(06)
- [11].浅析亲属称谓语泛化和俗文化称谓语中的文化内涵[J]. 学语文 2014(01)
- [12].大荔方言亲属称谓语的演变[J]. 语文学刊 2012(15)
- [13].亲属称谓语在英汉语言中的深层文化含义探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8(26)
- [14].浑沌学理论分析汉英亲属称谓语[J]. 北方文学 2017(14)
- [15].女性亲属称谓语泛化特点初探[J]. 青年文学家 2016(11)
- [16].汉维语中的拟亲属称谓语[J]. 知识文库 2016(10)
- [17].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拟亲属称谓语的语用功能[J]. 唐山文学 2016(04)
- [18].汉英亲属称谓语的中西文化差异[J]. 校园英语 2016(27)
- [19].英汉亲属称谓语泛化异同与翻译对策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5)
- [20].亲属称谓语在网络上的泛化[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7(35)
- [21].基于现代社会语言环境下日英亲属称谓语对照研究——以礼貌现象与亲疏关系为例[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4)
- [22].新兴网络拟亲属称谓语“X叔”[J]. 怀化学院学报 2020(02)
- [23].亲属称谓社会化隐含的文化内涵[J]. 品位经典 2020(09)
- [24].从家庭结构的简单化看亲属称谓语的变化[J]. 语文学刊 2009(09)
- [25].东干语亲属称谓语的文化透视[J]. 剑南文学(下半月) 2016(05)
- [26].语境顺应理论视角下亲属称谓语的泛化翻译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3(10)
- [27].中韩亲属称谓语对照研究[J]. 内江科技 2014(05)
- [28].浅析汉缅英亲属称谓语构成系统[J]. 保山学院学报 2014(03)
- [29].庆阳方言从他亲属称谓语探析[J]. 甘肃高师学报 2012(01)
- [30].英汉亲属称谓语中语言性别歧视比较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