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刘歆与两汉今古文学之争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专门史
作者: 郜积意
导师: 朱维铮
关键词: 刘歆,今文学,古文学,汉代,经学史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两汉几次重要的今、古文学争论的梳理,凸显经学之争的转型特征,及其在汉代经学史上的意义。兹将各章内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通过对刘歆之学如“引传文以解经”、“日食及十二分野”等的论述,以及后世对于原初史实的“误读”,表明在考察刘歆之学时,须对原初史实与后世阅读史所引发的问题有明确的区分意识。 第二章是对前章的更深论证,以往的学者在论述刘歆(移让太常博士)时,常免不了将刘歆提倡古文学与王莽政权联在一起,但如果明了两汉博士官的设置制度及其背景,对于上述的看法将会有所修正。本章对石渠阁、白虎观会议的论述即围绕着博士设置制度而展开。 第三章则从主题学角度考察经学之争的转型。两汉今、古文学之争,不仅出于争立博士官的分歧,也出于义理的差异。这章考察经义之争的佯谬性特征,对于理解今、古文学之争的知识学型态,提供另一种认识。 第四章是对经义之争论述的再加强。何休与郑玄的争论,不仅也具备佯谬特征,而且在史实、训故,乃至于辞例学的辨难上,都彰显了经学之争的逻辑性。此种逻辑特征与争立博士官截然不同,这对于重新认识汉代今、古文学之争的知识学型态,更是直接的素材。 第五章讨论廖平的《今古学考》,属于学术史的范围。廖平认为今、古学之分的关键在于礼制,本文讨论了这一观点的形成过程及其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 附录以刘逢禄的《春秋》学为个案,研讨清代今、古文学之争的特征与内涵,为讨论汉代的今、古文学之争提供必要的参照。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关于论文写作的简要说明
一、研究文献综述
二、研究思路及方法
三、遗留的问题
第一章 刘歆之学及其阅读史的分析
一、“引传文以解经”说
二、日食与十二分野问题
三、汉代宗庙迭毁制的实践与理论
四、制度和道德:“刘歆”阅读史的论述框架
第二章 石渠、白虎之会与两汉章句学的兴衰
一、论述前提:今本《白虎通》非伪书
二、议奏、通义的体裁和内容
三、石渠阁会议与“大章句”的发达
四、汉章帝与十四博士师法的破坏
五、补充论证:师法、家法、章句之关联性辨析
第三章 汉代今、古学之争的再认识——以贾逵与《公羊》之争为例
一、贾逵与古学
二、贾逵与今学
三、《左传》学术地位的变迁与经、传文的相互发明
四、经学之争的逻辑性与贾逵的立场转移
五、论争中的佯谬现象
六、贾逵的佯谬法
第四章 经义之争的立场与逻辑——论何休、郑玄之争
一、意气和立场之争
二、圣人与知识依据
三、推比的展开
四、立场如何诉诸逻辑
第五章 余论:汉代今、古学的礼制之分——以廖平《今古学考》为讨论中心
一、《穀梁》何以为《春秋》别传、改制之书
二、《五经异义》的礼制问题
三、何休周礼学及相关问题
四、对《王制》的另一种论证
五、以《公羊》礼制论《异义》
附录 清代今、古文学之争研究例证——论刘逢禄的《春秋》学
一、刘氏《春秋》学之基础
二、“刘歆问题”的出现
三、“刘歆问题”的政治关怀
四、对何休的修正与恢复礼制的企望
五、对古文学的认同及相关问题
六、政治关怀与知识考证
主要徵引书目
後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清代《论语》诠释史论[D]. 柳宏.扬州大学2004
- [2].北宋经学与文学[D]. 高明峰.扬州大学2005
- [3].南北朝经学史[D]. 焦桂美.山东大学2006
- [4].毛传郑笺研究史纲[D]. 陈锦春.山东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晚清时期的文学与经学[D]. 刘再华.复旦大学2003
- [2].两汉三家《诗》研究[D]. 赵茂林.扬州大学2004
- [3].焦竑与晚明会通思潮[D]. 刘海滨.复旦大学2005
- [4].董仲舒与两汉史学思想研究[D]. 汪高鑫.北京师范大学2002
- [5].南北朝经学史[D]. 焦桂美.山东大学2006
- [6].《论衡》引书研究[D]. 岳宗伟.复旦大学2006
- [7].北宋经筵与宋学的兴起[D]. 姜鹏.复旦大学2006
- [8].论十九世纪清代的汉宋之争[D]. 张循.复旦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