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利用非共价键作用进行超分子化合物的定向组装是现今晶体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本论文基于含氮与含氧配体共合成了17个超分子化合物,由氢键(如强氢键O—H…O,N—H…O和弱氢键C—H…O等)构成的超分子合成子对构建新型的超分子化合物晶体网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化合物1-17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IR)与热重(TGA)的表征。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超分子化学及晶体工程的研究背景,重点介绍了氢键对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以及所取得的主要结果。第二章介绍了反应所使用的原料,以及进行的表征和分别所使用的仪器介绍。第三章利用5-磺基水杨酸配体与含氮配体在室温下合成了5个超分子化合物,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与表征。并探讨了氢键及超分子合成子对其结构的影响。合成的5个超分子化合物中有3个是新合成的超分子化合物,分别是化合物[(C6H6N3+)·(C7H5O6S-)]·H2O (1)[(C6H16N22+)1/2·(C7H5O6S-)]·H2O(4)[(C5H14N22+)·(C7H5O6S-)2·3H2O(5)另外两个化合物[(C4H7N2+)·(C7H5O6S-)]·2H2O(2)[(C4H10N22+)1/2·(C7H5O6S-)]·H2O(3)已被报道。但我们使用不同的方法合成了这两个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及进一步表征。并在最后对这一章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第四章利用哌嗪/N,N’-二甲基哌嗪配体与苯甲酸衍生物配体在室温条件下合成了6个新颖的超分子化合物[(C8H3O6N2-)·(C4H12N22+)]·H2O(6)[(C8H5O4-)2·(C4H12N22+)](7)[(C8H4O52-)·(C4H12N22+)](8)[(C8H4O6N-)2·(C6H,6N22+)](9)[(C8H5O4-)2·(C6H16N22+)](10)[(C8H5O5-)·(C6H16N22+)]·2H2O(11)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及表征。并讨论了氢键及超分子合成子对其结构的影响。并在最后对这一章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利用哌嗪配体与羟基苯甲酸衍生物有机酸配体在室温条件下合成6个新颖的超分子化合物[(C7H5O3-)2·(C4H12N22+)](12)[(C7H5O3-)2·(C4H12N22+)]·2H2O (13)[(C7H5O4-)2·(C4H12N22+)]·4H2O(14)[(C7H5O4-)2·(C4H,2N22+)](15)[(C845O62-)2·(C4H12N22+)](16)[(C8H2O5-)·(C4H,2N22+)1/2]-2H2O(17)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及表征。并讨论了氢键及超分子合成子对其结构的影响。并在最后对这一章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超分子化学概述1.2 超分子化合物的晶体工程1.3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1.3.1 氢键1.3.1.1 氢键的类型1.3.1.2 描述氢键的图形符号1.3.2 π...π堆积效应1.4 影响超分子自组装的几个因素1.4.1 配体1.4.2 溶剂1.4.3 金属离子的配位几何构型1.5 超分子化合物单晶的制备1.6 本课题选题目的和意义1.7 本课题主要结果第二章 实验总述2.1 实验原料2.2 仪器与测试第三章 5-磺基水杨酸配体与含氮配体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3.1 引言3.2 5-磺基水杨酸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6H6N3+)·(C7H506S-)]·H2O(1)的合成与表征'>3.2.1 化合物[(C6H6N3+)·(C7H506S-)]·H2O(1)的合成与表征3.2.1.1 红外光谱分析3.2.1.2 热重-差热分析4H7N2+)·(C7H506S-)]·H2O(2)的合成与表征'>3.2.2 化合物[(C4H7N2+)·(C7H506S-)]·H2O(2)的合成与表征3.2.2.1 红外光谱分析3.2.2.2 热重-差热分析4H12N22+)1/1·(C7H506S-)]·H2O(3)的合成与表征'>3.2.3 化合物[(C4H12N22+)1/1·(C7H506S-)]·H2O(3)的合成与表征3.2.3.1 红外光谱分析3.2.3.2 热重-差热分析6H16N22+)1/2·(C7H506S-)]·H2O(4)的合成与表征'>3.2.4 化合物[(C6H16N22+)1/2·(C7H506S-)]·H2O(4)的合成与表征3.2.4.1 红外光谱分析3.2.4.2 热重-差热分析5H14N22+)·(C7H5O6S-)2]·3H2O(5)的合成与表征'>3.2.5 化合物[(C5H14N22+)·(C7H5O6S-)2]·3H2O(5)的合成与表征3.2.5.1 红外光谱分析3.2.5.2 热重-差热分析3.3 合成的结果与讨论3.4 晶体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3.4.1 化合物(1)的晶体结构描述3.4.2 化合物(2)的晶体结构描述3.4.3 化合物(3)的晶体结构描述3.4.4 化合物(4)的晶体结构描述3.4.5 化合物(5)的晶体结构描述3.5 本章小结第四章 哌嗪/N,N'-二甲基哌嗪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4.1 引言4.2 哌嗪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8H3O6N2-)·(C4H12N22+)]·H2O(6)的合成与表征'>4.2.1 化合物[(C8H3O6N2-)·(C4H12N22+)]·H2O(6)的合成与表征4.2.1.1 红外光谱分析4.2.1.2 热重-差热分析8H5O4-)2·(C4H12N22+)](7)的合成与表征'>4.2.2 化合物[(C8H5O4-)2·(C4H12N22+)](7)的合成与表征4.2.2.1 红外光谱分析4.2.2.2 热重-差热分析8H4O52-)·(C4H12N22+)](8)的合成与表征'>4.2.3 化合物[(C8H4O52-)·(C4H12N22+)](8)的合成与表征4.2.3.1 红外光谱分析4.2.3.2 热重-差热分析4.3 N,N’-二甲基哌嗪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8H4O6N-)2·(C6H16N22+)](9)的合成与表征'>4.3.1 化合物[(C8H4O6N-)2·(C6H16N22+)](9)的合成与表征4.3.1.1 红外光谱分析4.3.1.2 热重-差热分析8H3O4-)2·(C6H16N22+)](10)的合成与表征'>4.3.2 化合物[(C8H3O4-)2·(C6H16N22+)](10)的合成与表征4.3.2.1 红外光谱分析4.3.2.2 热重-差热分析8H5O5-)2·(C6H16N22+)]·2H2O(11)的合成与表征'>4.3.3 化合物[(C8H5O5-)2·(C6H16N22+)]·2H2O(11)的合成与表征4.3.3.1 红外光谱分析4.3.3.2 热重-差热分析4.4 合成的结果与讨论4.5 晶体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4.5.1 化合物(6)的晶体结构描述4.5.2 化合物(7)的晶体结构描述4.5.3 化合物(8)的晶体结构描述4.5.4 化合物(9)的晶体结构描述4.5.5 化合物(10)的晶体结构描述4.5.6 化合物(11)的晶体结构描述4.6 本章小结第五章 羟基苯甲酸衍生物/哌嗪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5.1 引言5.2 羟基苯甲酸衍生物/哌嗪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7H5O3-)2·(C4H12N22+)](12)的合成与表征'>5.2.1 化合物[(C7H5O3-)2·(C4H12N22+)](12)的合成与表征5.2.1.1 红外光谱分析5.2.1.2 热重-差热分析7H5O3-)2·(C4H12N22+)]·2H2O(13)的合成与表征'>5.2.2 化合物[(C7H5O3-)2·(C4H12N22+)]·2H2O(13)的合成与表征5.2.2.1 红外光谱分析5.2.2.2 热重-差热分析7H5O4-)2·(C4H12N22+)]·4H2O(14)的合成与表征'>5.2.3 化合物[(C7H5O4-)2·(C4H12N22+)]·4H2O(14)的合成与表征5.2.3.1 红外光谱分析5.2.3.2 热重-差热分析7H5O4)2·(C4H12N22+)](15)的合成与表征'>5.2.4 化合物[(C7H5O4)2·(C4H12N22+)](15)的合成与表征5.2.4.1 红外光谱分析5.2.4.2 热重-差热分析8H4O62-)·(C4H12N22+)](16)的合成与表征'>5.2.5 化合物[(C8H4O62-)·(C4H12N22+)](16)的合成与表征5.2.5.1 红外光谱分析5.2.5.2 热重-差热分析8H2O5-)·(C4H12N22+)]((17)的合成与表征'>5.2.6 化合物[(C8H2O5-)·(C4H12N22+)]((17)的合成与表征5.2.6.1 红外光谱分析5.2.6.2 热重-差热分析5.3 合成的结果与讨论5.4 晶体数据收集与结构解析5.4.1 化合物(12)的晶体结构描述5.4.2 化合物(13)的晶体结构描述5.4.3 化合物(14)的晶体结构描述5.4.4 化合物(15)的晶体结构描述5.4.5 化合物(16)的晶体结构描述5.4.6 化合物(17)的晶体结构描述5.5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超分子化学论文; 氢键论文; 自组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