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香蕉平衡施肥上的应用研究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香蕉平衡施肥上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香蕉产业迅速发展,香蕉的科技研究与应用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香蕉的科技研究与应用仍满足不了生产发展的需要。本项目应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进行了海南岛花岗岩发育砖红壤的香蕉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其亏缺程度研究,旨在为香蕉的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其研究结果如下:1、供试土壤对各养分的吸附固定能力大小顺序为:B>S>Cu>K>Zn;其中B的吸附率为38.0%~64.0%,S的吸附率为24.2%~57.3%,K的吸附率为19.1%,Cu的吸附率为20.6%,Zn的吸附率为14.5%。2、高粱盆栽试验表明供试土壤养分亏缺程度为:N>Zn>B>Mg>S>K>Mo>Ca>Cu;香蕉盆栽试验表明供试土壤养分亏缺程度为:N>Mg>Zn>K>Ca>S>Mo>B;都表明N是供试土壤的第一养分限制因子。3、750g尿素/株、60g纯Mg/株的氮镁肥施用最有利于香蕉的形态生理生长,供试土壤条件下,其抽叶速度最快,茎围最粗,株高最高。4、750g尿素/株、60g纯Mg/株的氮镁肥配合施用最有利于香蕉对氮、镁及钾的吸收。就香蕉叶片镁素含量而言,氮镁交互作用极显著,孕蕾期,N1Mg1处理组合最优,其次是N2Mg2处理组合。就香蕉叶片钾素含量而言,氮镁交互作用极显著,花芽分化期,N2Mg1处理组合表现为最优;孕蕾期,N3Mg2处理组合最优。5、750g尿素/株的氮肥施用最有利于叶绿素的形成。花芽分化期,30g纯Mg/株的镁肥施用完全可以满足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形成的需求;孕蕾期,90g纯Mg/株的镁肥施用最有利于叶绿素b及叶绿素(a+b)的形成。就叶绿素a而言,氮镁交互作用,花芽分化期极显著,N3Mg1处理组合最优;孕蕾期显著,N3Mg3处理组合最优。就叶绿素b而言,氮镁交互作用极显著,花芽分化期N2Mg2处理组合最优;孕蕾期N3Mg3处理组合最优。就叶绿素(a+b)而言,氮镁交互作用极显著,花芽分化期N3Mg1处理组合最优;孕蕾期N3Mg3处理组合最优。6、氮肥、镁肥及其交互作用对香蕉产量影响均达极显著。氮肥主要是通过增加果指数来增加产量;而镁肥通过增加果指与果梳数共同提高产量。N2Mg2处理组合香蕉产量是23.7kg/株,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统计上表现为最优处理组合。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海南香蕉产业概况
  • 1.2 香蕉营养特性与施肥研究现状
  • 1.2.1 国内香蕉营养特性与施肥研究进展
  • 1.2.2 国外香蕉矿质营养与施肥管理的研究进展
  • 1.3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 法)的研究现状
  • 1.3.1 ASI 法的优缺点
  • 1.3.2 ASI 法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2.2 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分析方法
  • 2.3 吸附试验
  • 2.4 盆栽试验
  • 2.5 大田试验
  • 2.5.1 试验设计
  • 2.5.2 栽培管理
  • 2.5.3 形态生理指标测量记录
  • 2.5.4 叶片的采集及分析
  • 2.6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土壤有效养分状况分析
  • 3.2 吸附试验结果
  • 3.3 生物盆栽试验结果
  • 3.4 大田肥料效应试验
  • 3.4.1 不同处理对香蕉抽叶速度、茎围及株高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对香蕉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 3.4.3 不同处理对香蕉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4 不同处理对香蕉产量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在香蕉平衡施肥上的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