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BGA(Ball Grid Array)由于具有高密度、体积小、高可靠性、信号延迟少等优势,目前正逐步成为高端IC和ASICs封装的主流技术。BGA通过焊球直接实现组件和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板的电气及机械刚性连接,形成更高一级的功能模块。但是电子器件在制造和服役过程中要承受振动、机械和热应力,而且焊点金属间化合物(IMC)的过度生长、焊接的缺陷等原因,常常造成焊点的失效,进而引起整个BGA器件电路中断乃至失效,可见BGA焊点的完整性是影响电子产品可靠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同时由于Pb对环境及人体的危害,在绿色环保的要求下,电子封装基本实现无铅化,无铅焊料Sn-Ag-Cu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逐渐代替了传统的Sn-Pb焊料,但是由于它的成本较高、润湿性能较差,使其在大规模应用于实际电子产品中受到制约,尤其是焊球采用新的无铅化工艺后,BGA焊球的失效研究尚不充分。因此,研究Sn-Ag-Cu无铅焊点性能对BGA封装器件的实际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对Sn-3.0Ag-0.5Cu无铅BGA封装器件和焊球进行拉伸和剪切实验。封装器件实验主要研究焊盘表面镀层、时效温度及时效时间对焊点机械性能、断裂模式及断裂机制的的影响。同样,BGA微焊球实验研究了剪切速率、时效温度及时效时间对焊点力学性能、断裂模式及断裂机制的影响,并采用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法(FEA)对焊点在不同剪切速率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IMC层对无铅焊点可靠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了IMC层在回流焊及时效过程中的生长。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测分析了IMC层形貌、厚度以及组织成分随时效温度升高、时效时间增加的变化,并与拉伸、剪切测试数据结合,定性的分析了BGA无铅Sn-3.0Ag-0.5Cu焊点IMC层对焊点连接强度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表明,BGA封装器件焊点的剪切强度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时效温度的增加而下降,拉伸强度在115℃时效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165℃时效呈持续下降趋势,在相同时效条件下,焊盘经Ni/Pd/Au处理的焊点强度高于OSP处理的焊点;断裂位置随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由焊球断裂向界面开裂及焊盘失效转变,焊点内部结构粗化,IMC增厚,且与老化时间的平方根呈线性关系,断裂模式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发展;BGA微焊球剪切强度随剪切速率的升高而下降,而拉伸速率对抗拉强度基本上没有影响,在65℃和115℃时效,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在165℃时效,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持续下降。有限元模拟所得BGA焊球剪切等效塑性应变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而等效应力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加。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电子封装技术概述1.1.1 微电子封装的发展1.1.2 电子封装无铅化的发展1.1.3 电子封装无铅化引发的新问题1.2 无铅化电子封装中的可靠性问题及其研究内容1.2.1 电子封装可靠性问题1.2.2 焊点可靠性的研究内容1.3 有限元方法概述及其在微电子封装的应用1.3.1 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1.3.2 有限元方法及ANSYS 在微电子封装中的应用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1.4.1 研究意义及目的1.4.2 研究内容第二章 试样制备/实验设计和焊点可靠性检测2.1 试样制备2.1.1 实验材料2.1.2 BGA 焊盘设计及镀层2.1.3 回流焊接2.2 可靠性试验设计2.2.1 BGA 封装器件的等温时效2.2.2 BGA 封装器件的强度测试和显微剖样观察2.2.3 拉伸/剪切夹具设计2.3 BGA 微焊点质量检测与评估方法2.3.1 X-射线检测2.3.2 高频超声波扫描显微镜检测(C-SAM)2.3.3 金相实验第三章 高温时效对BGA 器件焊点力学性能和断裂机制的影响3.1 无损检测3.2 BGA 器件焊点拉伸失效机理及失效模式3.2.1 焊点拉伸强度变化规律3.2.2 BGA 焊点断口形貌及断裂机制分析3.3 试样制备BGA 器件焊点剪切失效机理及失效模式3.3.1 焊点剪切强度变化规律3.3.2 焊点的断裂位置随时效时间的变化3.3.3 BGA 焊点断口形貌及断裂机制分析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高温时效对BGA 无铅焊点显微组织及界面IMC 的影响4.1 金属间化合物对焊点可靠性的影响4.2 IMC 生长机理分析4.2.1 IMC 形成的动力学4.2.2 IMC 生长厚度影响因素4.2.3 互扩散和柯肯达尔(Kirkendall)效应4.3 金相试样的制备及观测4.3.1 金相试样的制备4.3.2 金相试样的观测4.4 实验结果与分析4.4.1 焊点显微结构及IMC 形貌变化4.4.2 SAC305 焊点IMC 厚度的变化4.5 本章小结第五章 高温时效对BGA 微焊点力学性能及断裂模式的影响5.1 焊点强度测试实验设计5.1.1 BGA 微焊点的等温时效5.1.2 BGA 微焊点的强度测试仪器5.1.3 BGA 微焊点的力学性能测试5.2 BGA 微焊点强度5.2.1 BGA 微焊点剪切强度变化规律5.2.2 BGA 微焊点拉伸强度变化规律5.2.3 BGA 微焊点剪切、拉伸断裂模式变化规律5.3 2-D 非线性有限元(FEA)分析5.3.1 非线性接触问题5.3.2 非线性接触问题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选择5.3.3 模型边界条件及加载条件5.3.4 计算结果及分析5.4 本章小结结论1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2 论文创新点3 工作展望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论文成果致谢附件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封装论文; 无铅焊料论文; 机械性能论文; 金属间化合物论文; 模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