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枢神经系统(CNS)是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组成。近年来CNS中发现一类新的胶质细胞类型,依据其表达NG2硫酸软骨素多聚糖蛋白的特性,命名为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OPCs)。一般认为OPC属于少突胶质细胞系,但是不表达成熟少突胶质细胞(OL)的蛋白标记。体外培养条件下证实OPCs也能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AST),因而认为这类细胞可能是一种多潜能的干细胞。在神经元轴突髓鞘化形成前,OPCs在CNS广泛迁移。尽管OPCs可以分化成为成髓鞘的OL,但是在成熟CNS仍有大量未分化的OPCs保持这种不成熟的状态。这需要重新认识其细胞性质、与CNS其它细胞的关系、以及在前体细胞之外的功能。许多实验证实OPCs在是一种反应性胶质细胞,可能在维持神经功能和损伤修复中有作用,从而认为,OPCs可能是OL、AST之外大胶质细胞,但是尚缺乏形态学和细胞学证据。OPCs可以与谷氨酸能和GABA能神经元形成直接的突触联系,可以接受突触前神经元信号。和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类似,神经元-OPCs之间的突触也具有双脉冲易化现象LTP现象。但是仍不清楚突触后OPCs不能进行信息持续传递的原因。作为少突胶质系的OPCs,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中细胞的变化以及在脑损伤的反应也不清楚。因此,本文首先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NG2标记的OPCs在正常成年CNS的定位和表达模式。然后观察围生期OPCs的细胞生物学特点及HIBD后的变化。最后观察生后不同阶段,OPCs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的特点。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 OPCs广泛分布于CNS各脑区。海马、白质和灰质细胞形态有差异。在灰质OPCs主要分布于非神经元层,细胞呈星形,突起向四周发散,突起长度多在10-40μm。与此对应的是,白质OPCs胞体狭长,并行的突起向胞体两极发出,与神经元轴突走向一致。突起长度多在20-50μm,比灰质细胞稍长。细胞密度在部分脑区有集中分布,但是灰质与白质无显著差异。2. OPCs表现与神经元和AST不同的电生理特性。海马CA1区辐射层的OPCs有小的内向Na+电流,大的外向K+电流和延迟整流K+电流。OPCs表现和神经元类似的电压依赖性Na+电流,但是不能在去极化电流刺激下产生动作电位。OPCs具有比AST更高的输入阻抗(Rin),但是在静息水平对K+仍有较大的通透性。在电流钳模式下,OPCs表现有非线性膜电位反应。而AST则仅有被动膜电位反应。在白质和海马OPCs的静息电位、膜阻抗和膜电容也不一致。3.围生期缺氧缺血2h,海马OPCs显示更活跃的细胞膜去极化反应。细胞膜特征参数也有显著变化,包括膜电容和膜阻抗增加,而静息电位降低至超极化的水平。瞬时外向钾电流和内向整流钾电流幅度增加,而延迟整流钾电流减少。在不同的刺激模式下,OPCs表现的电流模式没有明显改变,但是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动力学特性有显著改变,表现在:Na+电流、瞬时外向K+电流和尾电流激活加快,幅度增加。应用Boltzmann拟合各电压依赖离子通道的半激活电压和激活斜率因子,均表明HIBD后OPCs兴奋性增强。Na-K电导率的变化也是如此。然而AST和神经元则不表现如此显著变化。4. OPCs持续表达于CNS生后不同发育时期。在生后7d海马和白质的OPCs即可以发出许多分支的突起,而且细胞数量在各生后时期最高。蛋白表达水平也是如此。由新生发育至成年,OPCs突起逐渐增加数量、丰富、分支复杂、长度增加。电生理特性也显示随发育而呈现瞬时外向K+电流和延迟整流K+电流均有增加,但是Na+随发育成熟增加得更明显,因此Na-K电导率也随着发育成熟而增加。发育至成年,虽然去极化反应有所增加,但是Na-K电导率远小于神经元,因而OPCs仍然不能产生细胞膜动作电位反应,属于非兴奋细胞。总之,本研究从多个方面支持认为OPCs可以作为CNS另一类大胶质细胞:⑴生后发育中突起增长、分支丰富显示形态学的复杂性;⑵膜电容和Na-K电导比率随发育成熟而增加;⑶独特的细胞生物学特点和在HIBD中的早发性反应;⑷与神经元和AST不同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皮肤源性前体细胞的研究进展[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7(03)
- [2].破骨细胞前体细胞的研究进展[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1(06)
- [3].人类皮肤来源前体细胞的表型和特征[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36)
- [4].利用肝前体细胞治疗肝纤维化[J]. 肝脏 2020(07)
- [5].大鼠耳蜗前体细胞的体外培养与分化鉴定[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6].全反式维甲酸诱导肝前体细胞向肝细胞分化的研究[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03)
- [7].皮肤源性前体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与临床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32)
- [8].新生大鼠耳蜗前体细胞的培养及鉴定[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1(02)
- [9].哺乳动物颌突前体细胞的来源及其分化表型(英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50)
- [10].致瘤素M对甲胎蛋白阳性人胚肝前体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J].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0(11)
- [11].精准补句有妙法[J].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0(05)
- [12].从小鼠大脑皮层制备高纯度胶质限制前体细胞[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11)
- [13].男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外周血平滑肌前体细胞数量的变化[J]. 心脏杂志 2011(03)
- [14].外源性和内源性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对大鼠肝脏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0(03)
- [15].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增殖[J]. 解剖学杂志 2008(06)
- [16].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对胚胎肝前体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3)
- [17].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在神经再生医学中的应用[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3(03)
- [18].乙肝病毒X蛋白对肝前体细胞分化的影响[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2(10)
- [19].从江香猪肌内和皮下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7(12)
- [20].人皮肤成纤维前体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功能鉴定[J].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12(05)
- [21].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结构特点与急性髓系白血病早期复发的相关性分析[J]. 临床血液学杂志 2009(04)
- [22].乙肝病毒X蛋白对肝前体细胞中β-连环素表达及定位的影响[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05)
- [23].小鼠成体肝脏前体细胞最佳培养条件探索[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16(05)
- [24].钴铬颗粒刺激成骨细胞前体细胞可能加重假体周围的炎症反应(英文)[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26)
- [25].猪肌内脂肪前体细胞与皮下脂肪前体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差异表达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8(11)
- [26].胆管起源的肝前体细胞以及肝脏的再生[J].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6(01)
- [27].中枢神经系统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产生的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研究 2017(06)
- [28].软骨干/前体细胞生物学行为研究进展[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01)
- [29].miR-182可以促进耳蜗前体细胞分化为毛细胞[J].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4(02)
- [30].一氧化碳中毒对大鼠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迁移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 2016(36)
标签:少突胶质细胞前体细胞论文; 大鼠论文; 发育论文;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论文; 免疫组化论文; 膜片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