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天回山灌区集雨节灌工程最优规划及效益分析

成都市天回山灌区集雨节灌工程最优规划及效益分析

论文摘要

天回山属龙泉山脉支脉,地处成都市金牛区天回乡,是该区唯一的丘陵灌区。水资源缺乏是制约该区域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改善丘陵灌区农业生产条件,引导农户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经济作物,在种植和养殖业上帮助农户增收,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02 年度农村小型水利公益设施建设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经过认真研究,科学分析论证,确定在天回山丘陵区实施集雨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通过雨水集蓄,不仅能充分有效利用雨水资源,解决该地区的缺水问题,促进农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一条有效途径,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与战略意义的尝试。 该论文在收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雨水集蓄技术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天回山灌区自然地理及水土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该灌区水量平衡计算分析,采用线性规划技术对该灌区的集雨池及山平塘容积进行优化,具体提出了三个规划方案。在对三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动态规划原理对该工程进行了最优选择,最终提出了“集雨池+山平塘,辅以小流域建小型水库”的规划模式,充分提高了当地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论文目录

  • 1 绪论
  • 1.1 概况
  • 1.2 目前的研究状况
  • 1.2.1 雨水径流的导引技术
  • 1.2.2 雨水径流的收集技术
  • 1.2.3 雨水径流的蓄存和保护技术
  • 1.3 雨水集蓄利用系统模型研究情况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课题研究内容、特点及达到目的
  • 2 自然地理及水土资源
  • 2.1 工程现状概况
  • 2.2 自然地理概况
  • 2.2.1 自然概况
  • 2.2.2 水文地质
  • 2.2.3 气象气候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灌区水土资源利用现状
  • 2.4.1 水资源利用现状
  • 2.4.2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2.5 灌区存在的问题
  • 3 水量平衡计算分析
  • 3.1 作物需水量计算分析
  • 3.1.1 主要农作物需水量计算分析
  • 3.1.2 根据彭曼公式计算参考作物需水量分析
  • 3.1.3 需水量频率计算分析
  • 3.2 水量平衡计算分析
  • 3.2.1 各种设计保证率水量平衡计算分析
  • 3.2.2 考虑径流系数和需水系数后的水量平衡分析
  • 4 工程规划
  • 4.1 规划原则及依据
  • 4.1.1 规划原则
  • 4.1.2 规划依据
  • 4.1.3 设计保证率
  • 4.2 灌溉面积的确定
  • 4.3 灌溉制度设计
  • 4.3.1 灌溉制度设计的节水原则
  • 4.3.2 设计灌溉制度的基本资料
  • 4.3.3 灌溉制度设计
  • 4.4 集雨工程类型选择
  • 4.5 工程布置
  • 4.6 国民经济效益预测
  • 4.6.1 节约抗旱劳力直接经济效益
  • 4.6.2 农业生产效益预测
  • 4.6.3 其它综合效益分析
  • 4.6.4 社会效益预测
  • 5 工程规划最优方案选择
  • 5.1 工程规划方案的拟定
  • 5.1.1 集雨池尺寸的拟定
  • 5.1.2 山平塘尺寸的拟定
  • #、13#、14#灌溉片的山平塘容积,蓄水池个数拟定'>5.1.3 12#、13#、14#灌溉片的山平塘容积,蓄水池个数拟定
  • 5.1.4 小水库尺寸方案的拟定
  • 5.2 其它配套工程的拟定
  • 5.3 最优方案的选择
  • 5.3.1 采用动态规划确定工程最优方案
  • 5.3.2 年用水量费率
  • 5.3.3 动态规划的数学模型建立
  • 5.3.4 动态规划的数学模型的解
  • 6 水保及环保规划
  • 6.1 灌区水土保持规划
  • 6.1.1 灌区水土保持现状
  • 6.1.2 工程建设新增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 6.1.3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目标
  • 6.1.4 灌区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 6.1.5 水保方案实施进度及工程量
  • 6.2 环境影响评价
  • 6.2.1 灌区环境现状分析评价
  • 6.2.2 节灌工程对环境影响的分析
  • 6.2.3 环境保护措施
  • 6.2.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7 工程投资估算
  • 7.1 编制原则及依据
  • 7.1.1 工程概况
  • 7.1.2 编制原则及依据
  • 7.1.3 综合单价选用
  • 7.2 投资估算
  • 8 国民经济评价及工程效益分析
  • 8.1 国民经济评价依据及参数
  • 8.1.1 评价依据
  • 8.1.2 评价参数
  • 8.2 国民经济评价
  • 8.2.1 工程费用
  • 8.2.2 工程效益
  • 8.2.3 国民经济评价
  • 8.3 财务分析
  • 8.4 社会效益
  • 8.4.1 更加密切联系党群关系
  • 8.4.2 维护安定团结
  • 8.4.3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 8.4.4 其它综合效益分析
  • 9 结论与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几点建议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跨县灌区调查方案浅析[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11)
    • [2].叶尔羌河流域灌区地下水埋深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9(06)
    • [3].江苏高邮灌区:打造“用水早知道”品牌 服务灌区“农事早安排”[J]. 中国水利 2019(24)
    • [4].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 多举并错 开创灌区改革新局面[J]. 内蒙古水利 2019(12)
    • [5].昌吉州灌区地下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陕西水利 2019(12)
    • [6].灌区计量率定物理试验研究方法探析及应用[J]. 水利信息化 2020(01)
    • [7].长丰县瓦东灌区现代化建设探讨[J]. 江淮水利科技 2020(01)
    • [8].浅谈临泽县新华灌区末级渠系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02)
    • [9].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的思考[J]. 科技风 2020(13)
    • [10].西浚灌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湖南水利水电 2020(02)
    • [11].建设现代化灌区的思考[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02)
    • [12].浅析灌区农田综合管理与节水展望[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28)
    • [13].加快推进灌区现代化改造 补齐国家粮食安全短板[J]. 中国水利 2020(09)
    • [14].肇源县中心灌区灌溉制度分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04)
    • [15].梅山灌区重建续建工程设计及环境影响[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04)
    • [16].江西省大型灌区现代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以省管灌区为例[J]. 水利发展研究 2020(07)
    • [17].浅谈王铺灌区实施的意义[J]. 智能城市 2020(12)
    • [18].灌区渠道和建筑物工程施工技术[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06)
    • [19].喀什克孜河灌区水利工程现状及节水改造必要性探析[J]. 地下水 2020(04)
    • [20].甘肃省兴电灌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技服务 2020(08)
    • [21].某灌区渠道改造方案优化对比研究[J]. 陕西水利 2020(08)
    • [22].浅议景电灌区现代化升级改造的必要性[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17)
    • [23].基于开西灌区旱改水工作的思考[J]. 建筑与预算 2019(09)
    • [24].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试点建设探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9(22)
    • [25].加快信息化建设,推动灌区现代化进程[J]. 居舍 2019(33)
    • [26].浅析农田灌区综合管理与节水展望[J]. 建材与装饰 2019(35)
    • [27].浅谈景电灌区水量管理系统建设[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21)
    • [28].沿江八大灌区[J]. 黑龙江档案 2019(05)
    • [29].浅析高台县六坝灌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解决途径[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11)
    • [30].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灌区探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6(10)

    标签:;  ;  ;  

    成都市天回山灌区集雨节灌工程最优规划及效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