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于丰富多姿的言语行为生活,运用认知、结构、功能等理论的研究成果,初步建构起一个新的量度观研究视界,并通过这一中观的定量研究视界,对表达行为进行整体考察。认知量度观,即对言语行为的整合度量,其核心是比差较异。认为在呈现的结构(语句)现场或背后,必然包含着同现或未现的对应结构。这种对应由语义产生,可能是同义结构,也可能是非同义但是相关的语义结构;这种对应由结构产生,可能是同形结构,也可能是非同形但是相类的句法结构;这种对应由语用产生,可能是同类功能,也可能是非同类但是相宜的功能结构。比差较异,量度语言,可以体现“值”的内涵。量度观的“值”不仅包含“数”,也包含“级”、“类”等系统因素。“数”有小大,“级”有高低,“类”有强弱;但又不仅如此,有时,比如“类”,无法用数学方法排出大小位置,但是它们不同,有差异,即为含“量”。比差较异,动力起点在思维,就不光是语言符号即字词句的比较选择,而是包含表达意图本身的考量以及相应语言符号单位、结构、组合甄选的言思互动。在言语行为中实现的结构(说过的话/写成的话)及其对应的同现或隐现的语言结构就成为可供思量、选择的资源库,通过量度观培养言思互动的表达意识,使交流不再是传递性表达,而接近认知性表达的目标、能动性表达的目标。这样,认知的量度观就比“同义形式选择”的观点更广泛些,比“语词调整”的观点更具体些。全文共九个章目,分为七章,加上引论和结语,约18万字。引论阐述论题的形成、相关的研究思路。并由现象引出量度概念及表达的认知量度观,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意义。结语是全文的总结与结论。本文主体部分第一到第七章,又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为第一、第二、第三章,属观念论、认识论。阐述物质存在、主体思维与语言符号的相应相生的关联。认知量度观三项内容即由三章分别探讨。第一章论述量度观内容之一:物我相应的观点(-M0-M1-M2-)。阐述物质、思想、语言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表达不是或不光是技巧和手段,它是认知世界、构成思维方式的要素。第一节提出三元运动的假说,构拟了“三元环圈”互动图示,提出“元(本质)”(M)的三个组成要件,即对象(W)、组合方式(S)和运动性(C)。各元(物质存在、主体思维、语言符号)大致如此。得出元本质的共同图式,即M=W+S+C;第二节考察人主体(M1)对客观世界(M0)的反映,认为人类思维的主体性不容忽视,这种主体性正是言语创新的源泉。主体思维观照物质存在是准双向性的,即M0<…—>M1。观照的方式有等同式的(“=”)也有推断式的(“—>”)。人对世界的观照体现在符号表述上即形成象似性结果(M01或M10);第三节阐述三种历史阶段性的思维方式,即把对象的质属性等同的互渗思维(P0=P1)、把对象推断为其他对象的隐喻思维(P0—>P1)和主体性符号表述、建构概念对象的叙事思维(P1—>P0)。第二章论述量度观内容之二:言思互动的观点(-M1-M2-)。阐述物质对象到思想对象即概念建构的过程。认为概念的建构是意义的来源也是创造的依赖之处。概念可以不断量化。第一节通过“同一律”到“同一性”与“同义性”的过渡,说明概念建构(M1<—>M2)的双向可能性;第二节通过概念属性分解为质属性和量属性(A=Pa+Qa),说明语义的多种情况,即语义的繁衍(W=P+Q=(Pa1+Pa2+Pa3…)+(Qa1+Qa2+Qa3…)。这就为表达的多样性提出了一定依据。第三章论述量度观内容之三:比较差异的观点(M/M′)。阐述对象的各种变化来源与可能。主要以四种情况为基础,即类义机理(W=W′)、转义机理(W—>W′)、蕴义机理(W—)(w′+w″+w′″…))和合义机理(W=Wa+Wb+…)。这些思维机理的方式方法,反方向运动就构成语言机理的表达方式。本文第二大部分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章,属言语分析论。即用量度观对语言运用、言语现实进行分析操作。分一般分析法,语义分析,结构分析,语用分析几个部分。第四章是量度观一般分析方法,认为量度观是特殊的中观的定量分析,与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不同。主要分析范畴是“比较差异”与“设量用量”。第五章是量度观的语义修辞分析。构拟了量度观语义分析的范畴是“概念结构”,它是量语义的实质:语义就是各种概念结构。包括数值量、概念量与合成量等。第六章是量度观的结构修辞分析。提炼了量度观结构分析的范畴是“叙述方式”,它是量结构的实质:结构就是各类叙述方式。包括标点量、句式量、外观量、语体量、角度量等。第七章是语用修辞的分析。概括了量度观语用分析的范畴是“情态功能”,表达行为的量语用的“类属含义”是情态功能:语用就是各形的情态功能。包括类别情态、建构情态和策略情态等。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看到,在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人们对交流的需求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普通表达性命题也可以赋予语调,成为情态之用,或者有情表达,或者反讽表达,或者冷静表达,都是交流升级的表现。交流的升级体现电子机器时代、网络虚拟时代交流的新要求,即交流时必须完成公关建设,体现交流的公关性趋势。交际诉求(化),与听说读写牵手,为交流提出了新课题:不是真诚交流、有情交流根本行不通。但是有情交流不是以往的抒情、感叹,只能是表达方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信息“脉脉”等待应对方挑选回应。于是,不仅表达的叙事性强化了,而且对叙事的“技能”要求更高。这使得表达需要向内走,即“内心叙事化”;也需要新鲜感,即“思想创造性”;还需要言语行为技巧,即“语言情态化”。表达就这样行走着“个性—>为他者个性—>为他者的个性”的路途。也就是说,从“说自己”,到“为了别人说”,再到“为了别人而说又必须与众不同”。表达主体个性平凡,又须自我信仰。其趋向是人通过主体性来散失主体性——这正是文学体裁“悲剧”的结构,体现了社会文化特征(如反讽、解构),体现了高技术高生活质量表象之下人的渺小与孤独。表达,完成着“语言工具化—>语言生命化”的迁移。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思维的延伸[J].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7(05)
- [2].试析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的“文体互渗”现象[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3].专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互渗的必要性[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 [4].专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互渗的可行性[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14)
- [5].专业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整合互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04)
- [6].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互渗性的再认识[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4)
- [7].试论原始符号互渗思维对逻各斯信仰创新的启发[J]. 西部学刊 2016(05)
- [8].新闻评论的互渗结构研究[J]. 新闻知识 2014(03)
- [9].异质与互渗:艺术视野下的文字与图像关系研究[J]. 文艺研究 2012(01)
- [10].生物技术与工程专业“多向互渗”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2(18)
- [11].民间艺术互渗律特征在当代图形设计中的延续性研究[J]. 上海工艺美术 2018(02)
- [12].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渗机制研究[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2)
- [13].自然权利与公民权利的互渗——简述美国建国之初对个体权利空间的建构[J]. 文学与文化 2017(04)
- [14].技术观念的培训——工程基础与设计专业课程互渗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6(12)
- [15].散文与诗:分立与互渗[J]. 美文(上半月) 2019(05)
- [16].“人—物”互渗和集体表象的语言案例研究——以湖北方言为例[J]. 黑河学刊 2011(04)
- [17].“诗性”之维:论五四小说的“文体互渗”现象[J]. 青海社会科学 2016(03)
- [18].语言变革与诗文互渗的现代转型[J]. 文艺评论 2016(08)
- [19].“诗性形态”的浮沉:现代文学创作中的“文体互渗”现象——以小说为中心进行考察[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20].“把玩”的意味——中国传统玉玩“互为”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21].二维造型中陶瓷与玻璃交叉互渗的形态研究[J]. 艺术教育 2014(02)
- [22].现当代文学文体互渗与述史模式反思[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3].多元互渗式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探讨[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09)
- [24].实现“教”“管”互渗的三点建议[J]. 福建教育 2014(30)
- [25].浅谈生死[J]. 神州 2012(08)
- [26].论莫言《蛙》文体互渗中的多视角叙事[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12)
- [27].《美国万花筒》中的人机互渗现象[J]. 红河学院学报 2016(01)
- [28].歌剧中音乐与文学的互渗及影响[J]. 作家 2014(10)
- [29].嵌入到互渗——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再考察[J]. 社会科学家 2019(03)
- [30].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的交融互渗[J]. 艺术研究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