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龙薯10号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

甘薯龙薯10号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甘薯新品种龙薯10号是龙岩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质高淀粉品种。为了加快新品种的推广,提高甘薯产量和品质,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必要了解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并对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本论文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龙薯10号的特征特性、生长规律进行研究;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方法对栽培试验进行了研究;委托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进行抗性与品质鉴定;结论如下:龙薯10号茎蔓生长前中期发育速度快,后期长势缓慢。块根发育有两次较明显的膨大期,分别约在栽后60-90天和120-145天,后期产量持续增加,是较迟熟的品种。龙薯10号的T/R值在整个生育期间都比对照金山57小,但T/R值较合理,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较为协调,有利于提高甘薯产量。龙薯10号有较强的抗逆性,抗蔓割病,中抗甘薯瘟病Ⅱ群,烘干率约在30%,比金山57高3-4%;淀粉率为19.26%,比金山57高3%;食味品质优于金山57,维生素C含量比金山57高2.90㎎? 100g-1。龙薯10号试验小区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是2615.10㎏?667m-2、784.50㎏?667m-2和503.70㎏?667m-2,分别比金山57增产21.0%、38.00%和40.70%。龙薯10号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密度对鲜薯产量有极显著正向影响,栽期推迟对鲜薯产量有负向显著影响。栽插日期在4月6号之后,鲜薯产量随栽期的推迟而降低。在一定栽培时期内,鲜薯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每667㎡鲜薯产量在2350.00-2600.00㎏的优化栽培方案是:栽期在4月5日到13日,每667㎡密度为4023-4385株。钾肥和磷肥对龙薯10号鲜薯产量有极显著正向影响,氮肥对鲜薯产量有负向极显著影响。钾肥对产量正向影响最大,其次是磷肥,最后是氮肥,所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特别重视钾肥的施用,并配合施好磷肥和氮肥。鲜薯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用量大于10.54㎏时开始下降;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磷肥用量超过63.781㎏时,鲜薯产量开始缓慢下降;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龙薯10号每667㎡鲜薯产量在2500.00-2700.00㎏的优化栽培方案是:每667㎡施尿素6.22-13.96㎏,过磷酸钙23.09-53.27㎏,硫酸钾24.74-50.05㎏。龙薯10号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要点:①适时早栽,合理密植。栽期在4月5日到13日,667㎡密度为4023-4385株;②优化施肥。肥料掌握以有机肥为主,少施氮肥,增施钾肥、磷肥的原则,重视基肥和“夹边肥”的施用,每667㎡要施尿素6.22-13.96㎏,过磷酸钙23.09-53.27㎏,硫酸钾24.74-50.05㎏。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甘薯生产发展概况
  • 1.2 甘薯产量形成和品质表现
  • 1.2.1 甘薯产量的形成
  • 1.2.2 甘薯的品质
  • 1.3 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因素
  • 1.3.1 栽插方式方法
  • 1.3.2 栽期
  • 1.3.3 栽插密度
  • 1.3.4 氮肥
  • 1.3.5 磷肥
  • 1.3.6 钾肥
  • 1.4 甘薯的抗病性
  • 1.4.1 甘薯瘟
  • 1.4.2 蔓割病
  • 1.4.3 甘薯病毒病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1.1 供试品种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场地
  • 2.2 试验方法
  • 2.2.1 龙薯10 号的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和品质观察
  • 2.2.2 龙薯10 号的抗病性试验
  • 2.2.3 龙薯10 号的栽期与密度试验
  • 2.2.4 龙薯10 号氮、磷、钾试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龙薯10 号生长发育与品质表现
  • 3.1.1 茎蔓发育动态与叶面积指数
  • 3.1.2 地下部生长发育动态
  • 3.1.3 T/R 值的变化特点
  • 3.1.4 龙薯10 号的产量测定
  • 3.1.5 龙薯10 号品质表现
  • 3.2 抗病性试验表现
  • 3.3 龙薯10 号的栽期与密度试验结果
  • 3.3.1 栽期与密度的试验结果和回归模型建立
  • 3.3.2 试验因子产量效应分析
  • 3.3.3 栽期与密度组合的优化分析
  • 3.4 龙薯10 号氮、磷、钾试验结果
  • 3.4.1 氮、磷、钾施肥试验结果与回归模型建立
  • 3.4.2 氮、磷、钾施肥试验因子产量效应分析
  • 3.4.3 氮、磷、钾配合施肥的优化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龙薯10 号的生长发育特点
  • 4.1.1 茎蔓发育
  • 4.1.2 地下部生长发育
  • 4.1.3 T/R 值的变化
  • 4.2 龙薯10 号的抗病性特点
  • 4.3 龙薯10 号栽期与密度的组合
  • 4.3.1 栽期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 4.3.2 栽期与密度的优化组合
  • 4.4 龙薯10 号的氮、磷、钾营养
  • 4.4.1 氮、磷、钾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 4.4.2 氮、磷、钾施肥的优化组合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11)
    • [2].甘薯茎叶生理功能与其加工利用[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24)
    • [3].观赏甘薯的应用及展望[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12)
    • [4].甘薯丰产增效精准施肥技术[J]. 科学种养 2019(12)
    • [5].邹城市甘薯栽插技术[J]. 科学种养 2020(01)
    • [6].甘薯茎线虫防治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1)
    • [7].物理改性对甘薯皮膳食纤维含量、多糖组成及其结构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03)
    • [8].甘薯泥对面团流变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0(06)
    • [9].彰武县沙地甘薯生态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02)
    • [10].甘薯育苗影响因素分析与常见问题解决办法[J]. 农家参谋 2020(04)
    • [11].基于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品种甘薯脆片加工适宜性[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6)
    • [12].甘薯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9)
    • [13].乡村女教师的甘薯大逆袭[J]. 农家之友 2020(03)
    • [14].甘薯高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J]. 农家参谋 2020(08)
    • [15].本期“甘薯生物学与产业技术”栏目主持人——谢逸萍研究员简介[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6].基于ANSYS的菜用甘薯茎尖切割有限元分析与试验[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0(04)
    • [17].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片水分迁移、微观结构、色泽及复水性能影响的比较[J]. 食品科学 2020(11)
    • [18].甘薯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06)
    • [19].甘薯育苗新模式的技术分析与优点[J]. 河南农业 2020(16)
    • [20].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06)
    • [21].甘薯郑红23号栽培技术[J]. 科学种养 2020(09)
    • [22].洛阳市甘薯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 2020(22)
    • [23].金山区“心香”迷你小甘薯优质丰产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 2020(04)
    • [24].甘薯健康种苗快繁及早熟栽培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20(09)
    • [25].优质甘薯综合栽培简明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 2020(09)
    • [26].本期“甘薯生物学与产业技术”栏目主持人——王庆美研究员简介[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27].甘薯冷害的发生与防治[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18(10)
    • [28].牛霉烂甘薯中毒的病因及诊治[J]. 饲料博览 2019(01)
    • [29].甘薯储藏保鲜技术[J]. 河北农业 2019(01)
    • [30].辽西地膜甘薯高产栽培施肥技术[J]. 种子世界 2018(07)

    标签:;  ;  ;  ;  ;  

    甘薯龙薯10号优质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