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述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是汉语语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汉语的表达更加精密了”。(蒋绍愚,2005)本文选择成书于明末清初的长篇白话小说《醒世姻缘传》(以下简称《醒》)作为专书语料,全面考察其中的述补结构,通过对其用例的穷尽归纳、描写,力求揭示各类述补结构所具有的特点。本文采用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中的分类标准,把《醒》的述补结构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状态补语和程度补语五个部分进行描写分析,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引言”:分三部分。首先概述了述补结构研究的意义和当前的研究现状:其次对《醒》的语料价值、使用版本进行说明;然后介绍了述补结构的类型和本文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结果补语”: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根据结果补语的结构形式和意义,把《醒》的结果补语分为“谓动词+一般动词/形容词”、“谓动词+完成义动词”、“谓动词+得”和“谓动词+将+结果补语”四类,分别从多个角度对“谓动词+一般动词/形容词”、“谓动词+完成义动词”、“谓动词+得”这三种结果补语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它们在《醒》中的分布特点。并对结果补语中的特殊形式进行了考察,对《醒》中“V杀(0)”“V死(0)”我们也进行了关注。第二部分,我们重点分析了结果补语结构的语义指向,其中“谓动词+一般动词/形容词”的语义指向最为丰富多样,能够指向“动作的主体、客体、述语动词、主体的一部分和客体的一部分”等。第三章“趋向补语”: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醒》趋向动词概说,我们依据现代汉语的标准和《醒》的实际情况,确认《醒》中作补语的趋向动词有37个。第二部分,我们首先把《醒》的趋向补语结构分成“粘合式”和“组合式”两类,逐一探讨了这两类结构的表达形式和句法特点。第三部分,我们分析了趋向补语的意义,《醒》中的趋向补语既能够表示趋向义,也能够表示结果义和状态义。第四部分,我们总结了《醒》趋向补语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些特点。第四章“可能补语”:分为三部分。在第一和第二部分,我们对可能补语的“肯定式”和“否定式”的各个形式的出现情况进行了描写,并和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比较。第三部分,对可能补语的语法意义和出现的语境情况进行了考察,讨论了其在用法上与现代汉语的异同。第五章“状态补语”: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我们分析了状态补语的三种结构形式“V得C”、“V得OC”和“VO得C”,并对有关的格式进行了区分。第二部分,对状态补语结构中能够充当补语的成分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梳理出《醒》状态补语结构中的补语成分和现代汉语相比,既有相同,也有差异。第三部分,具体考察了状态补语的语义指向,发现一共有六种情况。第四部分,讨论了《醒》中状态补语结构能够出现的句型情况。第六章“程度补语”:这一部分我们分析了《醒》中带“得”的程度补语、不带“得”的程度补语和程度补语内部带宾语的“V得OC”和“VO得C”式。第七章“余论”:通过本文第二章到第六章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醒》中的五种述补结构正处于调整时期,虽然它们还带有近代汉语的诸多特点,但是正在逐步向现代汉语发展,显示出明显的过渡时期的特点。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汉语能性述补结构功能研究述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05)
- [2].能性述补结构“V不起”和“V不得”探析[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 [3].析述补结构中“得”字的使用[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5)
- [4].和确定黏合式述补结构语法地位相关的几个形态学问题[J]. 语文研究 2015(04)
- [5].中级中亚留学生粘合式述补结构偏误分析[J]. 语文学刊 2011(06)
- [6].“得”字句中感受意的英译研究[J]. 翻译论坛 2017(01)
- [7].长治方言的能性述补结构[J]. 晋中学院学报 2017(01)
- [8].论“不”在能性述补结构否定式语法化过程中的促进作用[J]. 安康学院学报 2015(04)
- [9].语篇对状中/述补结构选用的制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2(02)
- [10].试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正反问类型[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0)
- [11].岩帅佤语述补结构的时间范畴[J]. 民族翻译 2015(01)
- [12].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起(O)”的句法语义考察[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13].略论《歧路灯》中的能性述补结构[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 [14].“V到C”与“V得C”的多角度比较[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2)
- [15].可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了”的语义分析[J]. 东方语言学 2010(02)
- [16].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能性述补结构试析[J]. 语言科学 2013(06)
- [17].哈尼语和汉语述补结构比较研究[J]. 红河学院学报 2019(05)
- [18].《歧路灯》中“得”字之考察及述补结构中“得”词性的判定[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9(07)
- [19].遵义方言“V得/不成”能性述补结构语义探讨[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20].浅析“V得C”与“V个C”[J]. 北方文学 2018(09)
- [21].哈尼语的述补结构[J]. 民族语文 2011(01)
- [22].“V得C”与“V个C”的多角度比较[J]. 宜春学院学报 2017(01)
- [23].新兴主观极量表达的补位强势现象分析[J]. 语言研究集刊 2019(02)
- [24].以V2P为目的短语的述补结构的分类[J]. 学语文 2014(03)
- [25].形容词粘合式述补结构的形成[J]. 中州学刊 2009(03)
- [26].汉语能性述补结构句法语义研究述评[J]. 殷都学刊 2019(01)
- [27].论“V+P+Np”中介词的虚化[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1(10)
- [28].论粘合式述补结构的扩展[J]. 北方文学 2018(05)
- [29].“得”、“到”、“个”的标记化及动因机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30].也谈《元刊杂剧三十种》和《元曲选》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带宾语的语序差异[J]. 古汉语研究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