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人性论研究

威尔逊人性论研究

论文摘要

爱德华·O·威尔逊是美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他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社会生物学。本文是对他的生物人性论所作的一种研究。从社会生物学出发,威尔逊把人性论建立在生物学的基础上,由此形成了他的生物人性论。这种生物人性论可以追溯到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一书中所阐发的思想,即立足于自然选择论来描述和说明人性(尤其是道德意识)的起源。以达尔文为代表的古典生物人性论认为,人性是进化的产物,自然选择是人性进化的根本机制,应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性。威尔逊继承了这样观点,但对于自然选择的单位,威尔逊与他们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他认为自然选择的单位既不是个体也不是群体,而是基因。对自然选择单位的不同理解构成了威尔逊生物人性论与以达尔文为代表的古典生物人性的根本区别。威尔逊在研究人性时,采取的方法颇为独到。他认为人性不仅是人文科学的研究对象,也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所以在研究人性时,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此外,他还主张还原与综合、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人性研究方法。威尔逊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生物性,人的生物性决定了人的社会性。人性结构由三个要素组成:基因、心智、人的社会性行为(攻击性、性、利他行为和宗教)。基因决定心智,决定人的社会性行为,人的社会性行为是基因的外在表现。人性是由基因决定的,由基因决定的人性具有遗传、自私和复杂的特点。由于人性是被基因决定的,所以人是宿命的,不存在自由意志。此外,人类文化也是被基因决定的,文化进化只能在遗传进化规定的范围内前进。威尔逊后期提出了“基因-文化协同进化”理论,他的“基因-文化协同进化”提升了文化的自主性,不过,威尔逊仍然强调协同进化过程中基因的主导地位。威尔逊的人性论有着强烈的遗传决定论的色彩,所以他的思想一问世,就遭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其实,威尔逊生物人性论的积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推进了生物人性的研究范式;开启了综合理论的运动;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在阐释他的生物人性论的同时,试图对这个理论作出自己的评价。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1、研究威尔逊人性论的意义
  • 2、威尔逊人性论的研究现状
  • 3、研究的思路
  • 4、研究威尔逊人性论的主要文献与资料
  • 第一章 威尔逊人性论的思想渊源
  • 1.1 超自然主义人性论与自然主义人性论——西方传统人性论的二元对立
  • 1.1.1 超自然主义人性论
  • 1.1.2 自然主义人性论
  • 1.2 古典生物人性论
  • 1.2.1 达尔文的古典生物人性论的主要观点
  • 1.2.2 达尔文以后古典生物人性论的内在分歧
  • 1.3 现代生物人性论的崛起
  • 1.3.1 现代生物人性论与古典生物人性论的区别
  • 1.3.2 威尔逊——现代生物人性论的代表
  • 第二章 威尔逊人性论的方法论探究
  • 2.1 自然科学与社会、人文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 2.1.1 人性是自然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共同的研究对象
  • 2.1.2 "逆科学"概念的提出
  • 2.2 还原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 2.2.1 还原的方法
  • 2.2.2 综合的方法
  • 2.3 人性的先天与后天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 2.3.1 心理图示说
  • 2.3.2 行为地貌说
  • 2.3.3 进化双轨说
  • 2.4 对威尔逊人性研究方法的评价
  • 第三章 威尔逊人性论的主要内容
  • 3.1 人性的定义及特点
  • 3.1.1 人性的定义
  • 3.1.2 人性的特点
  • 3.2 人性的结构
  • 3.2.1 基因是人性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要素
  • 3.2.2 心智是人性结构的中间层次的要素
  • 3.2.3 人的社会性行为是人性结构的最外层次的要素
  • 3.3 其它有关人性论的问题
  • 3.3.1 人性的核心问题
  • 3.3.2 人性的善恶问题
  • 3.3.3 人性的"二难问题"
  • 第四章 对威尔逊人性论的评价
  • 4.1 对威尔逊人性论的肯定评价
  • 4.1.1 对生物人性范式的推进
  • 4.1.2 开启了综合理论的运动
  • 4.1.3 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4.2 威尔逊人性论存在的问题
  • 4.2.1 自由的问题
  • 4.2.2 文化的问题
  • 4.2.3 有关基因决定论的问题
  • 4.2.4 有关自私基因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同情与良知:两种市场经济人性论预设的范畴分析[J]. 伦理学研究 2019(06)
    • [2].对中国古代人性论及良心概念的辨析[J]. 学理论 2017(06)
    • [3].李翱人性论学说中中道思想浅析[J]. 北极光 2019(11)
    • [4].优素甫与儒家人性论比较研究[J]. 西北民族研究 2016(04)
    • [5].人性论的三脉汇流与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实现[J]. 齐鲁学刊 2015(03)
    • [6].从新生物学人性论到道德人性论——福山政治发展观的双重人性基础探析[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7].从“天下之言性也”章看孟子的人性论[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4)
    • [8].我国当代人性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 [9].孔子的人性论[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
    • [10].东西人性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 改革与开放 2012(08)
    • [11].真实不伪:前孟荀时代的人性论——以“眚自命出,命自天降”为基点[J]. 兰州学刊 2008(11)
    • [12].从“契约论”到“性本恶”——论人性论中霍布斯与荀子的异同[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 [13].我国当代人性论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中华文化论坛 2014(04)
    • [14].浅淡古希腊人性论[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1)
    • [15].抽象人性论——新自由主义历史观评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05)
    • [16].方以智人性论思想探析[J]. 道德与文明 2016(06)
    • [17].中国传统人性论的基本范式及其演变[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6)
    • [18].对古希腊时期人性论的探析[J]. 雪莲 2015(09)
    • [19].王安石人性论的发展演变及其意义[J]. 孔子研究 2013(02)
    • [20].多视角人性论对教育促进人发展的意义和要求[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07)
    • [21].为“人性论”平反[J]. 炎黄春秋 2013(07)
    • [22].人性论研究的新视域与新路径[J]. 伦理学研究 2019(01)
    • [23].现代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刍议:基于中国古代人性论[J]. 职业 2015(14)
    • [24].从宋明人性论探析宋明理学伦理道德结构化发展特点[J]. 朱子学刊 2012(00)
    • [25].从管理视阈对中西人性论的解读与辨析[J]. 西北人文科学评论 2011(00)
    • [26].先秦时期人性论与管理哲学[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9(01)
    • [27].黄宗羲人性论新探[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28].谈中西人性论的差异及其影响[J]. 中国证券期货 2013(04)
    • [29].西方近代抽象人性论的哲学基础[J]. 社会科学辑刊 2010(03)
    • [30].幻象与真实:重写先秦人性论前的理论思考[J]. 史学月刊 2010(09)

    标签:;  ;  ;  ;  

    威尔逊人性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