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度发展的经济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使人们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崇尚自由、个性的大学生而言,物质生活的富裕使其追求精神生活充实的同时,也在体验着自我认可的生活方式——非婚同居。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非婚同居给予宽容态度,导致大学生同居已由过去的“地下行为”和个体行为演变为如今的“地上行为”和普遍行为,甚至在一些高校周边还出现了“大学生同居村”。这一现象已引起社会、高校、家长、学生的共同关注。大学生非婚同居行为不能简单地以对、错评判,究其原因,价值观念的影响是重要因素之一,这就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更是要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解决大学生非婚同居问题,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内容。对大学生非婚同居行为的后果虽然不能简单地妄下结论,但其负面影响的存在却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大学生非婚同居可能引发的未婚先孕问题,不仅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双方学业,还会影响未来美满婚姻的缔结。因此,解决大学生非婚同居问题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大学生非婚同居问题的产生及发展态势入手,采用文献搜集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学校和大学生自身等三个方面剖析了大学生非婚同居的原因,揭示了大学生非婚同居的弊端,并就高校如何引导大学生避免非婚同居提出了对策思考。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1 非婚同居与大学生非婚同居1.1 非婚同居概述1.1.1 非婚同居的界定1.1.2 非婚同居与事实婚姻、非法同居及试婚的比较1.2 非婚同居现象的出现及发展1.2.1 非婚同居在西方国家及我国社会1.2.2 我国大学生单一性行为向同居行为的过渡1.2.3 我国大学生非婚同居现象的蔓延1.3 本文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其结果分析1.3.1 大学生对同居趋认同态度1.3.2 情感因素决定同居与否1.3.3 经历同居后态度差异明显1.3.4 综合分析2 大学生非婚同居的原因分析2.1 社会因素2.1.1 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2.1.2 社会环境的开放和宽容2.1.3 相关立法的缺失和滞后2.2 学校因素2.2.1 思想政治教育及德育教育实效性较差2.2.2 缺乏婚恋观教育及性教育2.2.3 相关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2.2.4 后勤管理存在漏洞2.3 自身因素2.3.1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2.3.2 对爱情的心理需求2.3.3 对性生活的生理需求2.3.4 “移情”心理3 大学生非婚同居的弊端分析3.1 影响健康有序的大学生活3.1.1 学习方面3.1.2 人际交往方面3.1.3 校园生活方面3.2 影响未来的婚姻质量3.2.1 建立婚姻的难度大于没有同居经历的3.2.2 离婚率高于没有同居经历的3.2.3 幸福感低于没有同居经历的3.3 影响传统道德标准、社会风气及校园秩序3.3.1 对传统性道德观念的冲击3.3.2 对社会风气及秩序的不良影响3.3.3 对高校教育管理秩序的破坏4 高校引导大学生避免非婚同居的对策思考4.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提高教育引导的实效性4.1.1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手段4.1.2 强化西方社会文化思潮教育的分析引导功能4.1.3 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道德教育4.1.4 切实加强婚恋观教育4.2 普及性健康教育,扫除大学生“性文盲”4.2.1 将性健康教育列为高校公共教育势在必行4.2.2 构建科学的性健康教育内容体系4.2.3 探索有效的性健康教育途径4.3 完善学生管理相关制度,改进后勤管理4.3.1 学校自主管理行为应坚持合法、合理与合情并重4.3.2 完善涉及大学生非婚同居的相关管理制度4.3.3 改进后勤管理结论参考文献附录A 大学生非婚同居现象调查问卷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大学生论文; 非婚同居论文; 弊端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