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主要功能有防洪,灌溉,供水,交通运输,旅游以及水产养殖。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巢湖逐步受到富营养化的危害。巢湖的水环境问题也是我国东部湖泊当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浮游植物生活在湖泊等水体环境中,诸多因素如摄食压力,营养盐,光照以及水体扰动等影响着浮游植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浮游植物能够快速的对水坏境变化做出响应,因此被用来作为湖泊水质的生物指示种。对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持续研究,可以为湖泊的演变提供重要的信息,并为整个湖泊生态系统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2008年期间我们按季度进行了四次浮游植物野外取样,在室内应用光学显微镜对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进而对种类组成,优势种,密度,丰度,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以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调查期间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114种,其中蓝藻门16种,占种类数的14.04%;绿藻门62种,占种类数的54.39%;硅藻门15种,占种类数的13.16%;裸藻门9种,占种类数的7.89%;金藻门3种,占种类数的2.63%;黄藻门3种,占种类数的2.63%;甲藻门2种,占种类数的1.75%;隐藻门4种,占种类数的3.51%。绿藻,蓝藻,硅藻是巢湖浮游植物群落的优势类群。优势种以蓝藻门的卷曲鱼腥藻(Anabacna circinalis),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nae),水华束丝藻(Aphanizomcnon flos-aquae),硅藻门的扭曲小环藻(Cyclotella comta),黄藻门的小型黄丝藻(Tribonema minas)等为主。浮游植物密度的季节变化明显,平均密度为12.02×105ind/L,最大值出现在夏季,为19.28×105ind/L;最小值出现在冬季,为6.24×105ind/L。浮游植物丰度值在0.36-1.41之间,平均值为0.85;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值在0.36-3.19之间,平均值为1.79,两个指数季节均值由大到小排列顺序均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浮游植物均匀度值在0.24-0.94之间,平均值为0.69,季节均值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将浮游植物密度与pH,电导率,水深,水温,透明度,COD,总氮,总磷,氨氮实测值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密度与电导率,透明度,COD,总氮,总磷,氨氮有显著的相关性。此外,优势种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密切,环境因子对各优势种密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部分季节优势种同时受多种环境因子的影响。选取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冬季浮游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样性指数(H)与群落污染值(CPV)的比较,探讨种类组成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R=-0.468,P≦0.05)表明,CPV和多样性指数曲线表现出显著相反的波动变化模式。认为只要有一定量优势种存在于天然湖泊高污染指数(PB)的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不会瓦解。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贵州草海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水质因子的关系[J]. 水生态学杂志 2020(02)
- [2].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湖泊科学 2020(03)
- [3].赣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J]. 水生态学杂志 2020(02)
- [4].金沙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变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06)
- [5].鲥鯸淀秋季浮游植物群落与水环境相关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21)
- [6].珠江口羽流锋浮游植物群落对大气沉降的生态响应[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4)
- [7].北方典型小水库退役前后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08)
- [8].上海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环境科学 2020(08)
- [9].钦州湾外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海洋环境科学 2020(05)
- [10].大纵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子[J]. 江苏水利 2020(08)
- [11].大亚湾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对淡澳河输入的响应特征[J]. 热带海洋学报 2020(05)
- [12].2015年春、夏季江苏近岸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变化[J]. 海洋湖沼通报 2020(05)
- [13].牡蛎对浮游植物群落下行控制作用的围隔实验研究[J]. 海洋科学 2020(09)
- [14].长江源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特征[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11)
- [15].三门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1)
- [16].长江干流宜昌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J]. 人民长江 2017(03)
- [17].济南地区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水产学杂志 2017(01)
- [18].新疆某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13)
- [19].防城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适应性[J]. 南方水产科学 2017(04)
- [20].莱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海洋环境科学 2017(05)
- [21].天津北大港湿地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J]. 海洋湖沼通报 2017(04)
- [22].天目湖沙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异质性[J]. 环境科学 2017(10)
- [23].黄海浮游植物群落的长期变化(1985—2015)[J]. 中国水产科学 2020(01)
- [24].近60年来白洋淀浮游植物群落演变及生物完整性评价[J]. 环境生态学 2019(08)
- [25].汉石桥湿地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J].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9(04)
- [26].南黄海辐射沙脊群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1)
- [27].滇池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8].美济礁近岸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热带作物学报 2020(03)
- [29].大溪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营养状态评价[J]. 环境科学学报 2020(04)
- [30].套尔河贝类增养殖区放流活动前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J]. 海洋渔业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