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几年来,软硬表面(soft and hard surfaces)、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电磁带隙结构(electromagnetic band-gap stzuctures)、双负材料(double negativematerials)或称左手材料(left-handed materials)以及人工磁导体(artificial magneticconductors)等人工电磁材料开始博得愈来愈广泛的关注,原因在于它们均具有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但极具价值的电磁特性。这些结构或材料被学界称为超材料(metamaterials),而它们所具有的奇特的电磁特性已经在微波领域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用以实现高性能天线及微波器件。其中人工磁导体在天线应用特别是低剖面天线实现上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与潜力,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即针对人工磁导体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其另一个奇特的对入射波的极化转换特性,成功设计了更具应用价值的紧凑型结构,并在一些经典天线上实现了成功应用。本文首先研究了人工磁导体最基本的表面波带隙与反射相位带隙特性,全面详细地分析了所有的结构参数对带隙特性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研究了非对称AMC结构(包括矩形结构与缝隙加载结构)的反射相位带隙与入射波极化的关系,发现反射相位带隙只与AMC结构在入射波极化方向上的电尺寸有关,而与相垂直方向上的电尺寸基本无关。进一步研究发现AMC结构单元的中心位置的过孔的存在与否并不影响其反射相位带隙,故在对矩形AMC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构更为简单的一维条带型AMC结构。研究了非对称AMC结构(包括矩形结构、缝隙加载结构及条带型结构)的方向性表面波带隙特性,发现与传播方向同向上的单元电尺寸决定着带隙的最低频率,也就是可传输TM模表面波的最高频率,而与传播方向相垂直方向上的单元电尺寸决定着带隙的最高频率,也就是可传输的TE模表面波的最低频率。研究了偏置过孔AMC结构的反射相位带隙与入射波极化的关系,发现对线极化的入射波,反射波在不同的频率呈现不同的极化状态,可以分别为与入射波极化相同的线极化、左旋圆极化、与入射波极化相垂直的线极化及右旋圆极化等,我们称之为极化转换特性,并对这种特性在隐身技术及实现天线极化转换上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及有意义的探索。对简单目标可以有效的降低其共极化的雷达散射截面,而在实现天线的极化转换上可以根据需要将简单线极化馈源发射的电磁波经过抛物面反射后转换为左旋或者右旋圆极化波。针对小尺寸是现代微波电路及天线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使AMC结构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在对其基本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成功设计了三层结构、十字形结构、缝隙加载结构以及交互嵌入式结构等几种紧凑型AMC结构,并分析了他们的反射相位带隙特性及表面波带隙特性。其中提出的三层结构、十字形结构、缝隙加载结构以及交互嵌入式结构分别可降低AMC结构单元尺寸达50%、15%、30%、70%左右,其中交互嵌入式结构是目前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中尺寸最小的结构。利用AMC结构的表面波抑制特性,将AMC结构成功的应用于普通微带天线、圆极化微带天线以及微带天线阵列。在普通微带天线应用上分别设计了工作于C波段及蓝牙通信频段的两种天线,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菱形栅格的AMC结构,它的应用可以降低天线背瓣达15dB,同是提高增益0.9dB,明显优于普通的正方形栅格及六边形栅格。进而分析了AMC结构与天线之间的距离以及AMC结构的层数等参数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在圆极化微带天线上应用AMC结构,除提高天线增益、降低背瓣辐射外,还能增加频率上的轴比带宽。在天线阵列上使用AMC结构则可以有效的降低天线单元之间的表面波传播造成的耦合,提高天线阵列的性能,增大扫描阵列的扫描范围。利用AMC结构的反射相位带隙特性成功实现了具有低剖面特性的水平线天线及平面倒F天线。其中水平线天线的整个纵向尺寸仅为3.5mm,且能形成有效的辐射,这在普通金属表面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平面倒F天线是目前无线通信中手持终端设备广泛使用的天线,通过应用AMC结构可以有效的降低天线的纵向尺寸或平面尺寸,为平面倒F天线的使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带隙局域共振单元抑振设计与实验验证[J]. 振动工程学报 2019(06)
- [2].玻璃球上的魔法:二维原子晶体的可控带隙生长[J]. 科学通报 2020(21)
- [3].石墨烯打开带隙研究进展[J]. 科学通报 2017(20)
- [4].新型局域共振声子晶体结构的低频带隙特性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6(04)
- [5].声表面波声子晶体中的能带结构及带隙类型[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06)
- [6].双局域共振机制声子晶体带隙特性研究[J]. 材料导报 2016(10)
- [7].局域共振复合单元声子晶体结构的低频带隙特性研究[J]. 物理学报 2013(13)
- [8].理论研究应力与氮掺杂对石墨烯的稳定性以及带隙的影响[J]. 科技资讯 2015(15)
- [9].圆管型局域共振声子晶体三维构型振动带隙研究[J]. 计算力学学报 2015(03)
- [10].一种弯曲主导型热膨胀点阵超材料的带隙特性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20(10)
- [11].二维声子晶体振动带隙的最佳参数分析[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03)
- [12].二维固-气声子晶体带隙特性的研究[J]. 激光杂志 2014(08)
- [13].一维三振子周期结构带隙设计[J]. 物理学报 2013(14)
- [14].不同参数声子晶体第一完全带隙影响因素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03)
- [15].二维固-液声子晶体带隙特性的实验仿真[J]. 人工晶体学报 2014(09)
- [16].类正方阿基米德格子声子晶体带隙稳定性实验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13(05)
- [17].咔唑基窄带隙共轭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2(24)
- [18].带隙可调光子晶体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1(01)
- [19].镍和铜纳米线阵列的超声子带隙[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5(12)
- [20].确定一维声子晶体带隙范围的模态方法[J]. 中国科技论文 2015(17)
- [21].多结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的带隙匹配[J]. 太阳能学报 2013(04)
- [22].石墨烯制备与带隙调控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2(05)
- [23].六角格子光子晶体带隙特性[J]. 光谱实验室 2012(04)
- [24].单负材料构成光子晶体零有效相位带隙的研究[J]. 半导体光电 2012(04)
- [25].不同结构光子晶体带隙特性研究[J]. 激光杂志 2012(04)
- [26].微晶硅渐变带隙太阳电池的模拟计算研究[J]. 材料导报 2010(12)
- [27].局域共振型周期结构振动带隙形成机理[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9(06)
- [28].材料特性对光子晶体带隙影响的研究[J]. 激光杂志 2015(06)
- [29].谱元法研究桁架结构的振动带隙特性[J]. 计算力学学报 2013(S1)
- [30].局域共振型加筋板的弯曲波带隙与减振特性[J]. 物理学报 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