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与正义 ——论卢梭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审美与正义 ——论卢梭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论文摘要

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卢梭在继承启蒙精神的同时,也质疑了启蒙,开启了审美现代性的先河。一方面,他向那个时代的唯理主义宣战,试图挽救人类业已窒息的天性与激情;他也反抗文明的束缚,为个体的自由辩护;另一方面,他又对腐坏的激情怀以警惕,对自私自利的个体诉诸批判,呼唤公共精神与德性人格。因此,作为卢梭审美乌托邦的组成要素,激情与德性,构成了其审美现代性批判的两个维度。本文以卢梭审美现代性批判为个案,借助他对激情与德性二维的思考与实践,来回答审美与正义这一命题。卢梭的审美现代性批判是怎样的,这种激烈的批判意义何在?它依托的价值信念是什么?为了正义而诉诸的批判,是否有可能走向它的反面?合理的审美现代性批判应当是怎样的?因此,本文对卢梭的关注并非单纯文学意义上的,而是更关注现代性批判意义上的卢梭美学,这样的解读也更符合历史中卢梭思想的原貌。本文首先提出激情与德性是卢梭审美现代性批判中的两个重要价值,卢梭之所以极力呼唤激情,是因为他看到唯有天然的激情才使德性得以可能。在这点上,他区别于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他们视一切规则都是激情的障碍,而卢梭对激情的赞美,恰恰是因为它能帮助人自觉地服从德性的规则。他赞颂自然,却从不宣称返回自然;他歌颂激情,但也绝不否认理性;他看到了历史的特殊性,但也绝不忽视人性的普遍性。他对启蒙的批判,并不希望逾越启蒙的边界。为了做到这样一种良性批判,做到对德性与激情有效地调适,卢梭以理想的政治、爱欲作为手段,实现了使人从善走向美德的教育目的。在此,德性与激情和谐相处;不过,这两个维度间的紧张也在所难免,时而德性会压倒激情,这在卢梭的艺术观中尤为突出;时而激情则会偏离德性,甚至无视德性的存在,这在卢梭个人晚年的生活中显露无遗。这就需要人们进一步追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思想上的困境?于是,作者进一步引出“真诚”的问题。卢梭不能认同启蒙时代哲学上的唯理主义,他试图在个体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哲学,这就使他的哲学带有了浓厚的存在主义意味。卢梭指出,思想的价值与主体的真诚相关,唯有真诚地面对自我,有效的批判才得以可能。为此,文章重点考察卢梭为真诚所付出的努力,并发现一个人要做到彻底的真诚是很难的,为了真诚必须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这点即便卢梭也不例外,在很多情况下,他并不真诚,而只是在扮演一个真诚的人。唯有认识到真诚限度的人才可能是真诚的人,同样,审美现代性批判也有它的限度,一旦超越了合理的限度,它将导致消极的后果。有两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一种是积极的,它基于正义的信念之上,包含了对现实的尊重,以及对自我的反思;另一种是消极的,它没有任何信念,只是一己情绪和欲望的发泄,它会将一切外在的事物当作主体的机缘。这种主体性只关心自我,而不关注世界。当审美批判由这种病态主体发动时,将会导致一种情感政治。而这种不负责任的政治言说,终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为了修缮与重建良性的审美批判,我们必须警惕我们的反叛。从外部的角度看,审美批判需要以作为其前提的公共领域为限度,丧失了公共领域,批判何以可能?从内在的角度看,审美批判的主体需要克服私人性,构建公共性。在尊重个人主体性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更有建设性的主体间性。人们才能在批判启蒙的同时,进一步推进启蒙。在此,无论是积极还是消极意义,卢梭的美学思想都为人们思考当今时代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导论:审美视野中的卢梭
  • 第一章 激情与德性:卢梭思想的审美之维
  • 一、文明异化与审美批判
  • 二、启蒙主义的原则
  • 三、德性的追求
  • 四、小结
  • 第二章 德性与自由:卢梭思想的美学根基
  • 一、政治美学与人性教育
  • 二、爱欲美学与德性人格
  • 三、小结
  • 第三章 艺术与自然:卢梭思想的美学困境
  • 一、艺术审查与城邦统治
  • 二、自然之美与孤独存在
  • 三、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真诚:卢梭思想的诗性内涵
  • 一、存在主义的维度
  • 二、真诚自我的深度
  • 三、审美主义的限度
  • 四、小结
  • 第五章 感伤与革命:卢梭美学思想的局限
  • 一、泪水与梦幻:感伤的灵魂
  • 二、革命与乌托邦:情感政治
  • 三、小结
  • 结语审美与正义
  • 附录一: 卢梭在中国
  • 附录二: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空间正义的出场逻辑、理论旨趣和批判方位[J]. 伦理学研究 2019(06)
    • [2].论正义的空间性与空间的正义性[J]. 伦理学研究 2019(06)
    • [3].公平正义: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基准[J]. 中州学刊 2019(12)
    • [4].指向人的“尊严”的教育正义何以可能?[J]. 现代教育论丛 2019(06)
    • [5].新生录取流程中程序正义的实现与妥协——基于美国七校的考查[J]. 重庆高教研究 2020(01)
    • [6].全球正义的悖论解析——从满足需要与尊重权益的鲜明反差谈起[J]. 江西社会科学 2020(01)
    • [7].正义、权力与辩护——莱纳·弗斯特正义理论核心问题研究[J]. 哲学动态 2020(01)
    • [8].艺术正义的类型与亚类型[J]. 文艺理论研究 2019(06)
    • [9].教育的公平正义与超公平正义[J]. 教育研究 2019(12)
    • [10].新时代中国经济正义框架的建构及其检验[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2)
    • [11].英美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关于“马克思与正义”问题的论争[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2)
    • [12].符号正义与公共行政——基于语言游戏的正义视角[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3].交换正义、保守主义与超越正义——对“马克思反对正义”的批判[J]. 东南学术 2020(03)
    • [14].社会承认与社会治理正义[J]. 江苏社会科学 2020(02)
    • [15].情理法融合视野下的刑事个案正义[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 2020(02)
    • [16].习近平关于公平正义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J].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19(03)
    • [17].析“马克思与正义”论题的伍德式阐释及其缺陷[J]. 世界哲学 2020(03)
    • [18].政治经济学批判视域中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正义[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9].新中国经济正义的社会构建及当代启示[J]. 理论导刊 2020(05)
    • [20].新时代公平正义的价值设置与实践推进[J]. 江汉论坛 2020(04)
    • [21].论政府促进消费正义的理论逻辑[J]. 江汉论坛 2020(05)
    • [22].文字、理性和正义:三期启蒙辨析[J]. 关东学刊 2020(01)
    • [23].论发展模式的正义之维[J]. 伦理学研究 2020(03)
    • [24].全球正义的概念化和测量方法[J]. 探索与争鸣 2020(05)
    • [25].程序正义之“看得见”与“感受到”[J]. 学海 2020(03)
    • [26].德性到规则:从休谟视角看正义内涵转变的历程、原因及意义[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7)
    • [27].马克思对能力物化的批判及其正义内涵[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4)
    • [28].新时代公平正义的价值定位探析[J]. 法制与社会 2020(20)
    • [29].法理与情理冲突中的正义——对“辱母案”的反思[J]. 法制与社会 2020(21)
    • [30].习近平关于空间正义重要论述的系统探析[J]. 系统科学学报 2020(03)

    标签:;  ;  ;  ;  ;  

    审美与正义 ——论卢梭的审美现代性批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