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送礼方式看日本人的送礼观念

从送礼方式看日本人的送礼观念

论文摘要

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谁都不可避免的要与周围的人进行礼物交换。在人类社会中,礼物的赠答可以称得上是最为重要的社会交换方式之一。人类学的礼物交换理论主要来源于Marcel Mauss的名著《the gift》,Marcel Mauss在该书中指出,礼物交换这种行为是一种包含着经济、法律、宗教、道德、感情等多种因素的“社会事实”。礼物的交换,可以实现人们之间的相互往来,实现感情的传递,并加强彼此的联系。因此,研究礼物交换,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理解在各种社会环境中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及用来维系各种社会关系的规律和准则。中日两国人民都十分重视礼物的赠送与交换。逢年过节或者是婚丧嫁娶,人们总是习惯于赠送一些礼品来表达彼此的情谊。本文正是通过对中日两国礼物赠答行为的异同点的考察,来分析隐藏在其背后的两国社会文化及国民心理。在考察中日两国的关于礼物赠送的特点与心理时,笔者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实施了问卷调查。通过分别邀请80名来自不同年龄段的中国人和日本人进行问卷回答,并结合一些先行研究对他们的答案进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本文的结论。在研究礼物赠答这一行为在中日两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时,本文结合了“日本人的义理人情”、“集团性”等概念。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中国还是日本,礼品赠答都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是关于送礼和还礼的原因却各有不同。在日本,人们出于“义理”的原因执著地重复着送礼和还礼的行为,而在中国,人们更多的是出于“人情”的考虑,通过送礼来维系人们之间的感情。此外在日本,作为一个集体的一员,无论出差还是旅行归来,都习惯于给自己所属集团的朋友或同事赠送一些纪念品。这种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是日本人集体主义的一种表现。中国人虽然也有这种习惯,但是表现形式和礼品的赠送方式却和日本人大相径庭。在讨论礼物赠送时的注意事项时,本文讨论了“客套话和真心话”、“礼品包含的宗教含义”等内容。日本人为了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在说话时常常隐藏自己的本意而使用大量的“客套话”。特别是在礼品赠答时,人们出于各种考量,习惯于通过客套话来使送礼的人或者收礼的人都减轻心理负担。这是日本人的一种独特心理,在日语中大量地得到体现。关于礼物中包含的宗教含义,这可以称得上是中日两国传统文化在礼品中的一种延伸。由于彼此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些表现也各有差异。上述,就是本文的大体概要及在动笔之初的构想,在论文的真正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欠缺,也有很多当初的构想没有得到实现。同时,关于礼品的赠答,还有很多重要的问题点在本文中没有得到论述,可以说,本文的观点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得到各位读者的批评和指教。如果本文能够为今后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将是笔者最大的欣慰!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外文摘要
  • 目次
  • 1.はじめに
  • 2.先行研究
  • 2.1 (贝曽)答についての研究および日本における(贝曽)答についての研究
  • 2.1.1 (贝曽)答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 2.1.2 日本の(贝曽)答文化についての先行研究
  • 2.2 (贝曽)答をめぐる諸理論
  • 2.2.1 (贝曽)答における互酬性理論
  • 2.2.2 (贝曽)答における不均衡と競合原理
  • 2.2.3 (贝曽)答の宗教的色彩
  • 2.2.4 (贝曽)答と經济社会
  • 3.研究方法
  • 3.1 本研究方法を選ぶ原因
  • 3.2 アンケ一ト調查の概要
  • 4.日本人の(贝曽)答
  • 4.1 日本における(贝曽)答
  • 4.1.1 (贝曽)答の時期
  • 4.1.2 (贝曽)り物の選択
  • 4.1.3 (贝曽)り物をする時の注意
  • 4.2 アンケ一ト調查についての分析((贝曽)答から見た日本人の心)
  • 4.2.1 義務付けられている返济(日本人の義理)
  • 4.2.1.1 日本人の返济についての意識調查
  • 4.2.1.2 日本人の義理と返济
  • 4.2.1.3 中国における(贝曽)答
  • 4.2.2 日本における返济の即時性と対称性
  • 4.2.2.1 日本における返济の即時性
  • 4.2.2.2 日本における返济の对称性
  • 4.4.2.3 即時的、対称的返济から見た日本人の負い目意識
  • 4.2.3 (贝曽)答に欠いてはいけない建前
  • 4.2.3.1 建前の表現1——(贝曽)る時の挨拶
  • 4.2.3.2 建前の表現2——(贝曽)り物の出す時期と開ける時期
  • 4.2.4 ぉ土産から見た日本人の共有意識
  • 4.2.4.1 均一のぉ土産
  • 4.2.4.2 「仲間けずれを怖がる」にょり生じた問題点——どこまでは気持ち、どこまでは賄賂
  • 4.2.5 (贝曽)り物に宿る神秘的な感觉
  • 4.2.5.1 (贝曽)り物る縁起と禁忌
  • 4.2.5.2 日本の結び文化
  • 4.2.5.3 包装の色について
  • 4.2.5.4 包装の感觉の相違
  • 5.結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谈纪念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化”三“性”——以周恩来纪念馆为例[J]. 中国纪念馆研究 2016(01)
    • [2].探讨“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在司法中的问题[J]. 青年文学家 2010(15)
    • [3].我国高校产权结构安排的均衡性分析——基于宏观视角[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 [4].地下储气库的分类及发展趋势[J]. 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1(12)
    • [5].促进儿童户外活动发展的设计研究[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3(12)
    • [6].河北省教师培训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13(08)
    • [7].减刑裁量原则探微[J]. 人民司法 2015(19)
    • [8].HSE管理效果综合性评估[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03)
    • [9].免维护蓄电池组均衡性探讨[J]. 电源技术应用 2010(09)
    • [10].邯郸市诊所布局均衡性评价与分析[J]. 建筑与文化 2020(09)
    • [11].新医改后河南省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均衡性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05)
    • [12].年度预算执行的均衡性问题研究[J]. 商讯 2019(33)
    • [13].2005-2014年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研究[J]. 现代医院 2016(06)
    • [14].浅析山西省工业用地成本费用的均衡性和实际效益[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32)
    • [15].基于北京市2009-2016年卫生总费用的资源配置分析[J]. 卫生软科学 2019(12)
    • [16].浅析年度预算执行的均衡性问题[J]. 会计之友 2012(12)
    • [17].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普通法上违法合同处理规则之改革[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0(05)
    • [18].基层央行财务预算支出均衡性管理的研究[J]. 财会学习 2020(31)
    • [19].甘肃黄河三峡景区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 干旱区研究 2016(01)
    • [20].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区域发展均衡性的测度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08(01)
    • [21].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7(04)
    • [22].播插方式对超级粳稻宁粳3号产量及群体均衡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2(02)
    • [23].水平井变密度射孔调剖方法[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2(06)
    • [24].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均衡性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1(11)
    • [25].列车运行图的均衡性研究[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9(06)
    • [26].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现状分析及规划建议[J]. 卫生软科学 2016(05)
    • [27].1982~2010年人口受教育水平的增长与GIS空间分布特征[J]. 人口学刊 2014(05)
    • [28].基于集聚度的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性研究[J].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20(05)
    • [29].以制度建设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J]. 社会治理 2019(08)
    • [30].适应电力市场多成分直接交易的日内发电计划模型和方法[J]. 广东电力 2017(05)

    标签:;  ;  ;  ;  ;  ;  

    从送礼方式看日本人的送礼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