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期蓄水期间三峡坝区鼠类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带毒状况的调查

三期蓄水期间三峡坝区鼠类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带毒状况的调查

论文摘要

目的为了解三峡坝区蓄水后自然环境的改变,尤其是鼠类栖息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当地居民及后靠移民的居住和生产环境的改变,及流行性出血热自然宿主鼠类的密度、种群分布和带毒情况,为三峡坝区人群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为当地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实验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中,随机选取坝区上游的两个村和坝区下游的两个村作为调查点,分别于2007年5月份和9月份对三峡坝区进行两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使用夹夜法监测鼠群的密度和种群分别情况,然后无菌解剖捕获的鼠只,取其肺组织样本和血样置液氮罐保存,带回实验室用直接免疫荧光法(FAT)检测鼠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鼠血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结果全年共放夹次2914夹夜,共捕鼠317只,总鼠密度为10.88%。其中五月份共布夹1445夹夜,共捕鼠145只,鼠密度为10.03%;九月份共布夹1469夹夜,共捕鼠172只,鼠密度为11.7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1,p=0.147)。全年室内、野外的鼠密度分别为16.70%和5.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79,p<0.001)。全年三峡坝区上游的鼠密度为13.06%,坝区下游的鼠密度为10.5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p<0.05)。同去年相比,本年度鼠密度有明显增长。坝区鼠群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坝区四个调查点所捕获的全部鼠只中,黄胸鼠为第一优势鼠种(28.39%),其次是小家鼠(21.77%)、黄毛鼠(18.30%)、黑线姬鼠(17.67%)和褐家鼠(10.73%)等。全年三峡坝区上游的优势鼠种为黄胸鼠(28.24%),其次是黑线姬鼠(26.47%)、小家鼠(20.00%)和黄毛鼠(14.71%)。相应地,坝区下游的优势鼠种仍然是黄胸鼠(28.57%),其次是小家鼠(23.81%)、黄毛鼠(22.45%)、褐家鼠(14.29%)。五月份和九月份坝区下游野外的鼠种组成相似性较低(相似性系数为0.50),这提示五月份和九月份坝区下游野外的鼠种构成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共检测鼠肺样本161份,鼠血滤纸样本184份。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样本,检出阳性15例,阳性率为9.32%;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血样本,检出阳性6例,阳性率为3.26%。在所有检测肺样中,带毒率最高的鼠种为小家鼠(13.79%),其次是黄毛鼠(12.00%)、黄胸鼠(8.51%)、黑线姬鼠(6.25%)。而在所有检测血样中,病毒感染率最高的鼠种为黄毛鼠(5.88%),其次是褐家鼠(4.00%)、黑线姬鼠(2.86%)。结论三峡坝区三期蓄水期间鼠密度有了较快的增长,同三峡工程建设过程的历年相比,增幅较大。鼠群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带毒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增长。根据全年两次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随着三峡坝区鼠群密度及其带毒率的升高,流行性出血热将对坝区人群的健康构成威胁。另外,库区水位的上升,人地矛盾的加剧,库区移民的居住密度也会增大,这无疑给流行性出血热在人群中的流行创造了条件。因此,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消灭并控制作为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性宿主的鼠群。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高危人群如青壮年农民的免疫接种,以期尽可能地消除三峡大坝的建设所造成的公共卫生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正文
  • 前言
  • 第一部分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一、调查点的选取
  • 二、历年来三峡库区的气候变化
  • 三、调查方法
  • 四、主要鼠种的形态特征
  • 五、三峡坝区鼠密度的调查结果
  • 六、三峡库区历年的鼠密度变化趋势
  • 七、坝区鼠类种群的分析结果
  • 第二部分 实验检测
  • 一、鼠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测
  • 二、鼠血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检测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研究现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三期蓄水期间三峡坝区鼠类种群数量变动及其带毒状况的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