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泛用与虚象造境——简论王禹偁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垢病

意象泛用与虚象造境——简论王禹偁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垢病

长期以来,学界对王禹偁诗歌的关注,多集中在贬谪、纪游等题材及对杜、白等诗风的因袭承继上,所展开研究的基础正是王禹偁后期较成熟的作品。之所以以商州诗为界,对王禹偁诗歌风貌进行划分,不仅因为其被贬商州虽只有“五百五十日”(《三黜赋》),却留下二百二十多篇诗作,占其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强,更由于《小畜集》自商州诗始表现出的境界开阔、意象活跃、主体鲜明等特点,从而真正赢得“放达有唐唯白傅,纵横吾宋是黄州”[1]的赞誉。然而,就其早期作品(《全宋诗·王禹偁》卷五九至六三)而言,存在着大量平俗意象的泛化堆垒、假“虚象”而“造境”从而引发意境病态等特征。试分析如下:

一、意象泛用

现按照诸意象出现的频率高低,可以类归为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泛用“寺”、“僧”、“钟”意象,营造佛禅意境。

虽未必躬身礼佛却喜谈佛老,是宋初诗人的一大特点[2]。王禹偁早期作品中关涉禅佛的意象是最为习见的。无论是游赏登临(“尽抱好峰藏院里,不教幽景落人间”《游虎丘寺》、“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中元夜宿余杭仙泉寺留题》)、赠酬答谢(“酒醒野寺烹山蕨,公退溪亭狎海鸥”《赠湖州张从事》、“甘露钟声清醉榻,海门山色滴吟窗”《寄献润州赵舍人》)还是拜谒送别(“几处古碑停马读,到时春笋约僧尝”《送同年刘司谏通判西都》、“野僧送别携诗句,瘦马临歧当酒钱”《送李中舍罢萧山》、“吟穿竹迳僧同步,醉遶花庭蝶上衣”、“春园领鹤寻芳草,小阁留僧画远山”《献仆射相公》)大多反应了寺院建筑及僧侣生活。同时,这类诗作中有着明显的主体泛化与代位意识,即不仅以“我”为中心,主体去登寺寻塔、听经闻钟,更是将赠酬答谢抑或送别的对象泛化为好入寺观的雅士,在王禹偁眼里,同道中人无论身处何处,其生活也一定是与寺院息息相关的。僧侣、寺钟等意象总是被积极地充当饱蘸“清莹”、“古朴”、“平淡”、“萧索”色彩的语汇因子,在作品中反复皴染填塞,从而完成理想审美意境的建构与拼接。

第二种情况,泛用“书”、“琴”、“茶”意象,营造清雅意境。

作为文人雅士恃才矜夸、消遣清玩的必备意象,这三类在王禹偁早期作品中斑斑可考。饱学嗜读,王禹偁和其他文人应该是等无差别的,但大量读书题材与意象的反复出现,便嫌多嫌滥,缺乏隐晦含蓄之美。其间虽偶有佳句(“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但毕竟不能成为其标立诗风的特出之处。操琴调弦,其本身即有行为艺术的特质,从此类意象的使用频率和范围来看,既有琴书琴艺(“毗陵古郡接江堧,赴任琴书共一船。”《寄毗陵刘博士》、“琴院静笼江树绿,敕楼高对海峰青。”《送鞠评事宰兰溪》、“步武思龙尾,琴书在鷁舟。”《赠采访使合门穆舍人》、“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寄献翰林宋舍人》),又有琴思琴趣(“吏隐宁陵县,琴堂枕古河。”《寄宁陵陈长官》、“冷句题秋叶,孤琴贮夜囊。”《投迤殿院》、“闲拖屐齿妨横笋,静拂琴床有落花。地脉暗分吴苑水,厨烟时煮洞庭茶。”《和郡僚题李中舍》),种类之多、涉用之广可谓不遗余力。反复诵读,会发现对琴瑟雅趣功能的夸大或许超过了王禹偁是否懂乐善琴的本身,而流于滥俗。至于“茶”意象的使用,更为习见,不仅专注于饮茶咏茶本身,关联到茶道、泉水、茶具,堆垒重复的弊病相当明显。

二、意象泛用以至虚象造境

如果说,以上诸意象的单线条使用,不足以证明王禹偁早期诗作意象的熟烂与诗境的狭隘,那么同一作品中习见意象的交叉套叠,则愈加彰显了堆垒的生硬性,把诗境的病态推向极致。仅以《全宋诗·王禹偁》卷六十三为例,列举如下:

“毗陵古郡接江堧,赴任琴书共一船。下岸且寻甘露寺,到城先问惠山泉。秋蟾吐槛供吟兴,野鹤偎床伴醉眠。官散道孤诗格老,算应双鬓更皤然。”(《寄毗陵刘博士》)

“金鼎盐梅偶未和,位高犹说野情多。宫墙月上开琴匣,道院风清响药罗。留客旋烧含露笋,倩僧教种耐霜莎。孤寒知有为霖望,未忍江头钓渌波。”(《寄献翰林宋舍人》)

“朝客吟诗送羽衣,应知彭泽久思归。三年官满谁留得,领鹤携琴赋式微。”(《和送道服与喻宰》)

“驻马都门相别处,柳黄莎碧上林莺。”(其一)“茶烟静拂听琴鹤,谷雨轻笼锄麦人。”(其二)“道服日斜披鹤氅,药畦春暖步龙鳞。”(其三)(《和陈州田舍人留别五首》)

可以看出,无论是吟咏自慰抑或登临感怀、赠酬答谢,僧寺书琴等意象在王禹偁早期作品中提笔即是,几乎做到了句句咏僧寺、篇篇有书茶,养鹤种莎更是不离不弃,不免让人于其叙情的真实性与抒怀的真挚性生疑。大量熟烂意象机械堆垒的背后,意象群的复杂熔炼,早期王诗创作技巧的贫乏与词素意象的苍白愈加凸显,意境建构与烘染能力的欠缺不免暴露。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早期王诗的审美意趣与艺术价值,裸现情穷境狭之态。

三、导致意象泛用与虚象造境的原因

以上弊病产生的根由是多方面的,早期仕途的顺畅、公务的清闲(“诏书稀少日何长,闲枕通中睡一场。院吏报来丞相出,紫微花影上东廊。”《阁下暮春》)、生活视域的狭隘是主要原因,共同导致其意象的选取过于简单单调、对诗歌艺术特质的探索还停留在文字表面,其象也虚,以致胸无丘壑,单纯“造境”。

基于此,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如若知晓王诗中阶段性的意象选择和意境建构,尤其熟知早期诗歌中常用意象的层出迭现与取舍,那么再读《小竹楼记》,对其中“宜鼓琴,琴调虚畅”、“公退之暇,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等接连不暇的意象罗列,应当不再陌生与盲目崇拜。[4]

参考文献:

[1]、林逋《读王黄州集》,《林和靖先生诗集》[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2]、徐规《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标签:;  ;  ;  

意象泛用与虚象造境——简论王禹偁早期诗歌创作的艺术垢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