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浅析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浅析

新余市渝水区发改局重点项目办公室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降低水资源耗费,提升农产品效益非常有利,可以有效地保障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结合节水灌溉工艺的自身特点,对其实用性充分了解,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出节水灌溉的应用策略,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应用

农田水利的节水灌溉技术意义重大,我国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正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我国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就是技术不成熟,我国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尚且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还需要继续完善,其次就是我国的农村地区没有大规模改善种植结构,所以,农田水利的灌溉技术也并达到形成科学的程度,这都需要改进。

1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农田不合理的种植结构导致节水灌溉效率低

就目前的我国多数县镇村地区种植结构不均衡,由于大多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那个时候分开独立小地块经营模式,农民的观念很传统,给大范围农田灌溉带来制约,传统的种植结构导致农田灌溉效率低下,先进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优势不能发挥作用。因此,建议尽快调整县镇村地区的种植结构,改革原有的经营模式,纳入到节水灌溉工程统一实施管理的模式上来。

1.2农田灌溉节水管理机制不健全

针对目前我国县镇村农田水利灌溉的现存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节水灌溉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虽然出台了有关政策,也不断强化监督管理力度,但是,成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一些固有问题不能得到根本解决,节水灌溉工程质量缺乏监管,作用的发挥不能到位。再加上很多问题往往在农村,管理有时会滞后,这也是造成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发挥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1.3节水灌溉规划不够科学

目前,很多县镇村地区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在设计的初始就没有全盘考虑,存在着短期行为的弊端,要么地质勘探资料不全面,要么设计存在缺陷,有的就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照搬照抄,其行为就是简单地复制,导致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不科学,给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和作用的发挥埋下了隐患,造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实用性不强。

2农田水利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2.1渠道防渗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水体输送环节最为关键,其中要注意防渗保护,也就是要集中控制水资源传输中的下渗与损失,确保灌溉水体足数抵达农田,这其中渠道防渗材料的选配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多由砌筑石块、防渗材料等构筑而成,或者采用混凝土护面、预制面等来控制水体下渗与蒸发,砌筑石料能够控制70~80%的下渗量,对于混凝土渠道应该首选U型渠,一方面能够扩大渠道传输水量,另一方面也能缩小过水断面,从而提高灌溉效率。

2.2管道灌溉技术

农田灌溉过程中,水体的传输难免会伴随着水分的蒸发,同时,如果是沟渠输水,沟渠附近的杂草也会吸收一部分水分,为了减少水体损失,可以尝试管道输水技术,通过管道传输水体,确保水分全盘抵达农田现场,利用管道传输的水体抵达农田再实行滴灌或喷灌,让细小的水流直接抵达植物根系,确保农业植物充分吸收灌溉水分,这样就能最大程度上控制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2.3喷灌技术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要达到两大目标:①最大程度地滋养农田作物;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节水节能的目标。对此喷灌技术不失为农田灌溉系统中最为理想、最为高效的技术之一,从目前来看,喷灌技术已经成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最为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喷灌主要是借助水泵、动力设备等向水体施加压力,再将喷灌设备置于规定的高度,水体抵达喷灌装置,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水体透过细密的喷头以线状、丝形落向地面,滋润所要灌溉的植物,最大范围上滋养农田。水体以细密的水流喷向地面农田,一方面有效节省了水资源、控制了水体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让所喷出的水分充分流向农田植物,充分发挥了其灌溉功能,达到了灌溉目标。同时,也正因为是细密的喷灌,才使得灌溉分布更为均匀、合理,农作物得到了彻底的滋养。农田喷灌技术具有一定的自然性、灵活性,主要的喷灌技术包括:固定喷灌、半固定喷灌、移动喷灌等,每一种喷灌方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与优点,适用于不同的农田环境。例如:固定式喷灌通常适合小范围农田,由于喷灌设备位置固定,水体喷洒的范围相对有限;移动式喷灌技术则适合大范围、大面积的农田范围,由于面积过大、需要灌溉的范围较广,就必须让喷灌设备能够转移阵地、变动位置,从而达到全方位灌溉的目标。对于地形条件复杂的丘陵、山地、盆地农田,则适合选择移动式喷灌技术,通过移动喷灌设备机动灌溉、灵活调整,确保任何一种地形条件下,每一个角落的农田植物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滋养。最主要的是移动式喷灌能够灵活控制灌溉量,从而节省水资源。

2.4微灌技术

微灌溉技术同喷灌技术相似,也是通过对水资源的精细化利用达到预期的节水灌溉目标。通常是采用一根细长的管道,水体在水泵的压力下被输送至细长管道,水体经细管逐步传输至农田各个方位、各个区位,狭长的细管水流直接送到植物根部,滋养农作物根系。微灌溉技术是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有限的灌溉水源最大程度地滋养了农田,实际操作也相对简单易行,有效控制了人力、物力等的浪费。微灌溉技术最适合干旱、少雨地区的农田灌溉,通常水体利用率可高达95%,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节水灌溉技术,然而,这一灌溉技术的弱点在于成本较高、投入较大,属于相对昂贵的灌溉技术之一,通常只适合用在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灌溉。

2.5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与喷灌式灌溉技术有着相同的特点,即他们的运用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机器设备才能实现,而步行式灌溉技术较喷灌技术而言其灌溉的效果更好,同时运用起来更加方便。这种灌溉技术所采用的设备较喷灌技术所用的设备成本更为低廉,可以利用拖拉机进行有效的灌溉,设备的成本有了很大的下降。与微灌技术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种灌溉技术也是通过滴灌的方式来实现节水这一目的的,但是步行式灌溉技术的滴灌效率要大大超过微灌技术,灌溉过程效率较高,而灌溉的成本也较喷灌技术更为低廉,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到日常灌溉当中。

2.6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建立相应的灌溉管道。这种地下的灌溉管道可以将水通过低压的作用传送到需要用水的农田当中,减少了水资源运输的成本和浪费。这种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压水工具,构建一种低压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水资源的运输,从而降低水资源发生不必要的渗漏和浪费。这种灌溉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水资源的蒸发流失,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也对水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保护。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可以结合农作物的特点和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进行应用,在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之后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和保护,从而降低在农田灌溉中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总之,随着中国水资源的日益紧缺,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节水措施的研究与应用,使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使水资源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使农灌成本大幅降低,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尚剑.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推广分析[J].江西农业.2016(11)

[2]余尚剑.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07)

[3]余尚剑.浅析基层农田水利的水土保持工作[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0)

[4]余尚剑.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经济效益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

标签:;  ;  ;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浅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