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艾滋病(AIDS)的广泛流行已成为全球最为瞩目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艾滋病群体已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男男性接触者由于存在多性伴和无保护的插入性行为,成为HIV传播的“桥梁人群”。目前该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在1%至4%,做好MSM人群防治艾滋病的宣传和干预工作是延缓HIV向一般人群扩散的有效策略之一。男男性接触者作为一个敏感的群体,由于担心收到社会排斥和公众歧视,他们不愿公开表露自己的身份,行为一般比较隐蔽,称之为隐蔽人群。在针对此类人群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是难以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和缺乏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模式。因此,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和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对MSM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意义重大。目的:1、探索同伴推动抽样在招募男男性接触者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评价,为以后对该人群的抽样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2、了解研究所在地的男男性接触者人口学特征和现况,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线资料;3、通过IMB问卷调查,获取有效的、适合于该地区男男性接触者的干预措施,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4、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全面的现场干预,从而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方法:1、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招募男男性接触者,招募过程由最初的10个“种子”开始,只有2个“种子”将推举链延长下去,发给每个种子3张联系卡,由种子介绍其同伴加入研究群体,被介绍的人又继续介绍别人,按这样的方式进行招募。联系卡的编号采用字母和数字相结合的方式,如A2表示由种子A招募的第二个研究对象。2、对男男性接触者进行现场干预,包括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播放幻灯片,演示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步骤,艾滋病咨询及检测。3、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问卷包括IMB模型的内容:艾滋病预防信息、预防动机、行为技巧和预防行为。4、整个调查过程坚持知情同意的原则,调查问卷全部为匿名填写,由专门的人员对问卷进行审核。结果:1、同伴推动抽样的评价共收集204份有效问卷,在样本量为132时,样本特征指标的实际构成与理论计算的平衡样本构成之间的平均绝对差异均小于2.0%,参考国外有关研究的结果,可以认为样本已经收敛并达到平衡。实际样本构成和估计的总体构成经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样本可以代表目标人群总体。2、男男性接触者的高危行为状况2.1一般情况描述从人口学特征来看,该人群具有年轻人为主、学历较低、在婚者约占一半、以工人和商业服务为主要职业、收入水平较低的分布特点。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还比较理想,大部分问题的知晓率在60.0%以上。对安全套正确使用步骤的掌握情况比较理想,掌握4个及4个以上关键步骤者所占比例为67.6%。艾滋病知识信息的获取途径主要为报刊和杂志、电视和广播。被调查者接受有关艾滋病预防服务的干预主要为安全套的发放和提供宣传材料。自我认定为同性恋者占32.8%,双性恋者为41.2%。首次性行为年龄在20~25岁者约占一半(49.5%),均数为20.67岁。该人群主要在网络上寻找性伴。近六个月的性伴数大多在2个及以下。最近一次与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普遍较低,均在60.0%以下,最近一次发生买性卖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相对高些,在60.0%以上。最近六个月与男性伴发生口交及肛交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所占比例仅为20.5%和24.4%。2.2指标的相关性分析1)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组与错误组近六个月安全套使用频率经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接受咨询与肛交性伴数之间的相关分析P=0.049,有统计学意义。2)文化水平与最近六个月安全套使用频率之间的相关分析,在口交、肛交及与女性发生性行为三种情况下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接受性病艾滋病咨询与安全套使用频率之间的相关分析,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接受同伴教育与安全套使用频率和肛交性伴数之间的相关分析P值均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2.3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最近一次肛交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与年龄有关(OR=1.092);最近一次与女性发生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与艾滋病知识有关(OR=0.799),表明该人群存在知识行为分离现象。3、IMB模型IMB模型拟合较好(x~2=111.65,df=50,RMSEA=0.088,CFI=0.95,NNFI=0.93,GFI=0.90,NFI=0.90),预防动机对行为技巧回归系数为0.83,表明在方程中预防动机解释了行为技巧的83%,即预防动机对行为技巧的影响较大。行为技巧对预防行为的回归系数为0.49,表明在方程中行为技巧解释了预防行为的49%。而预防信息对行为技巧的回归系数很小,仅为0.02,表明预防信息对行为技巧的影响很小。结论:1、运用RDS招募MSM是可行的,有其独特的优点,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RDS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可以推广到其它地区或领域。2、MSM是HIV传播的“桥梁人群”,对艾滋病的传播与流行有重要意义,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3、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很低,存在知识和行为分离的现象,单纯依靠宣传教育来进行艾滋病干预收效甚微。4、MSM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还应继续加强健康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和宣传对高危行为的减少还是有一定作用的。5、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针对MSM人群的艾滋病预防行为研究中是适应的,数据与模型能够拟合,但与国外类似研究有些不同。6、IMB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艾滋病预防的行为技巧对预防行为的实施影响较大,预防动机能很好的促进行为技巧的掌握,预防动机和行为技巧是预防干预的重点。讨论及建议:1、多种干预措施综合运用,加强同伴教育,降低性伴数,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2、MSM人群安全套使用率低有其特殊的原因,在干预中应加强使用安全套的宣传。3、在艾滋病预防干预中,应加强艾滋病预防动机的强化和行为技巧的培训,促进MSM人群预防行为的实施。4、提供可及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5、以科学的态度正确看待MSM人群,多部门合作,共同努力以减少HIV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