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说论文-唐文明

新民说论文-唐文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民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权利,人伦,规范性重构,公德

新民说论文文献综述

唐文明[1](2019)在《现代儒学与人伦的规范性重构——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伦的规范性重构应当是现代儒学正确的开展方向。在《新民说》中,梁启超基于耶林式的法权观念批判旧伦理与旧道德,并以此建构新的社会伦理。但他并未因此而完全否定了旧伦理与旧道德,而是基于新的权利义务观念对旧伦理进行规范性重构,将旧道德淬厉为新道德。《新民说》的核心主张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其人格应当奠基于自由,确立于孝亲,完成于爱国。(本文来源于《云梦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邓名瑛,王根[2](2019)在《梁启超塑造新民的道德路径及其现代启示——基于《新民说》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新民说》强调以道德塑造新民,借新民救亡图存。梁启超提出"公德—私德"的分析框架,并根据自身理论及实践的结果,于不同时期给予了相应的侧重性说明。他指出,民德并非单独的存在物,必须与民力、民智相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叁者之间构成"叁位一体"的共在关系;道德工夫务求简易,借助正本、慎独与谨小,塑造道德的纯正动机、自觉监督及可行起点。透过梁氏的道德思想及其引发的道德问题争鸣,既可以见证道德培育之于个体生命成长及社会秩序维系的必要性,也可以探究道德生成及其发挥作用的局限性,更可以为当前社会道德培育提供相应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道德与文明》期刊2019年04期)

智倩玉[3](2019)在《梁启超《新民说》研读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针对国民性改造的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代表作《新民说》,并且《新民说》中大部分文章写于梁启超思想由激进到趋于成熟稳定的阶段。本文经研读《新民说》,剖析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其特有价值与对后世的影响,最后提出它对提高当代"国民性"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8期)

孙琳琳[4](2019)在《新民说·艺术永不眠:中国当代艺术的24小时》一文中研究指出书号:9787559815248出版发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9年3月1日开本:32开定价:89.00元这本书将带你重返中国当代艺术现场。《新周刊》艺术主笔孙琳琳通过24个艺术故事及24份囊括艺术圈精粹的趣味清单,提供了一份帮助"理解"当代艺术的导图,告诉你当代艺术是如何构思、创作、收藏、拍卖,以及被仰望与被遗忘的。从2006年至今,艺术圈十余年来的起起落落尽(本文来源于《当代美术家》期刊2019年03期)

顾林[5](2019)在《《良心论》:现时代的“新民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百多年前,“国民性”问题成为知识分子深感痛切的问题,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国门后,知识分子认为唯有改造国民性,唤醒昏睡的民众,才有望民族的振兴。如何改造国民性?知识分子沿着两条思路推进:一是以梁启超、鲁迅为代表的文化启蒙、思想改造;一是以胡适、孙中山为代表(本文来源于《中华读书报》期刊2019-01-30)

王海晗[6](2019)在《论梁启超“新民说”与鲁迅“立人”思想之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与鲁迅同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可或缺的思想家,两者的启蒙理论之间存在着诸多的关联。以"新民说"与"立人"思想为例,二者共同建立了一种以否定性思维为基础的启蒙理念:把社会"进化论"转换为一种关于人性进化的价值判断作为理论支撑,并通过反向批判"国民性"的多重痼疾来建构起自身对于启蒙理想的信念。因着这样相似的思维路径,梁启超与鲁迅从深层上得以联系起来,并且使其改造"国民性"的议题具有了一种深度的价值。(本文来源于《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关爱和[7](2018)在《梁启超“新民说”格局中的史学与文学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19、20世纪之交,维新思想家梁启超在西风东渐、救亡图存的思想背景下,策动了以"新民救国"为主旨的思想启蒙运动。在梁启超的"新民说"的学术格局中,新人学为核心,新史学、新文学为两翼。"新民说"在考量与传播20世纪欧西国家民族观、国家观、历史观、文学观的基础上,呼唤中国传统学术的革命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成为中国近代促进国民进步、国家富强、民族崛起的思想先导。梁启超致力于构建具有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学术框架和体系,推动了近代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本文来源于《文学遗产》期刊2018年05期)

金津如[8](2018)在《梁启超“私德”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梁启超《论公德》一文于《新民丛报》一经发表即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公德说”也成为近代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学说之一。实质上,《新民说》后期,梁启超所作的《论私德》一文对“公德说”作了很大的补充和更正,梁启超私德命题的提出也在国内拉开了私德研究的序幕。本文以梁启超的“私德”思想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新民说》和《德育鉴》为研究文本,把分散于两个文本中的梁启超“私德”观点归纳为一套相对完整的思想体系,加以考察。首先,本文梳理了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所提出的“公德”和“私德”思想的产生背景、思想渊源和具体内涵,紧接着具体分析了《德育鉴》中的“私德”思想的德育理念和思想渊源。呈现梁启超由倡导建立公德到强调私德重要性到深化私德观念的思想发展流变,并深入分析这一思想矛盾的原因。其次,结合《新民说》与《德育鉴》的内容,归纳出梁启超私德培育的路径:“端本正源”的德育之道、“以致良知”的修身之术和“以小喻大”的处事之决,并从“辩术”、“立志”、“知本”、“存养”、“省克”、“应用”六个节目来具体分析了德育的方法。再次,本文论述了梁启超“私德”思想的历史影响和德育价值。梁启超“私德”思想在客观上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为新文化运动带来思想上的启蒙,为近代知识分子树立求学问道的方向。在当代中国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借鉴梁启超的私德思想,以遵循群体秩序、尊重个体价值为出发点,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德育思想资源,在厘定公德与私德的界限的基础上发展道德教育,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道德支持和精神动力。最后一章的结束语,则是对本文内容的理论创新点做了一个全面的概述。(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25)

张珍[9](2018)在《梁启超《新民说》中权利思想浅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权利概念构成了梁启超新民理论的核心,也是新民之所以为新的所在。在梁启超的《新民说》中,权利概念存在叁种不同层次的内涵,即强力权利观,道德权利观和法律权利观,权利之于梁启超,是生于强,得于品格,保于法律的。在他看来,权利能力是天赋的,构成人的本质所在,并且权利的保有和维护有赖于个人的不断斗争,有赖于法律制度的保障。(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10期)

王海晗[10](2018)在《梁启超“新民说”与鲁迅“立人”思想之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中国近现代反思“国民性”的思潮,梁启超与鲁迅都是无法忽视的存在。他们关于“国民性”的论说以其卓越的理论建构成为了 20世纪中国启蒙思想的重要文化资源,并且参与到了中国近现代文化转型的进程之中。本文希望通过对梁启超与鲁迅二人的核心思想“新民”与“立人”作一个全面的比较研究来思考两者之间的承传与流变之处,并且通过其背后指涉的文化内涵来透视文化代际递嬗的规律,从而进一步了解近现代启蒙思潮在中与西、传统与现代、群体与个人等多个维度之上不断探索、汲取和创建的过程。绪论部分首先交代论题的缘起。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与鲁迅作为戊戌时期与“五四”时期的代表人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提出的“国民性”理论前后相接从而形成了一条关于思想启蒙的线索,梁启超与鲁迅之间存在着可以相互比较的基础。其次,对本文的核心概念“新民”与“立人”作一个界定,概而言之它们都是在20世纪初针对国人主体素质落后的现实状况而提出的启蒙方案。最后再对此选题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一个文献梳理,阐明本文研究的意义。第一章主要谈论梁启超与鲁迅“国民性”理论的承接之处。首先,简要梳理梁启超与鲁迅在历史维度上面的关联,还原鲁迅从倾慕任公到逐渐对其否定的这样一个情感迎拒的过程,并把它作为后文全面比较两人启蒙思想的事实背景资料。其次,具体分析二者“国民性”理论的承接,他们都将目光聚焦于人的思想启蒙这一命题之上,在两个方面体现出了相似之处:第一,梁启超与鲁迅都把“进化论”作为建构启蒙理论的基点所在,这使得他们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批判的立场之上。第二,梁启超与鲁迅在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具体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相似的论点,主要指向了对于愚昧性、奴隶性、安逸性、旁观性、好伪性的抨击。第二章探讨“新民”与“立人”在两个不同文化层面所体现的差异性的精神内涵,“立人”思想超脱了“新民”理论的既有框架而体现出了一种新的面相。首先,就“个人”观念而言,梁启超的“民”从本质上并未脱离等级、阶级、国家等宏大意义概念的附着,并且始终以“群体价值”作为统摄自身的价值准则。而鲁迅则是把“人”作为独立于外在实体的一个自足的概念来把握的,这体现出一种“个”的原则。除此之外,在改进“国民性”的路径上,梁氏以“宏观视野”来体认人性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联,提倡通过正面的德育与智育来实现自身的启蒙理想。而鲁迅的视线则集中在人的“主观之内面精神”,要培养“精神界之战士”,通过其自我呈现激发感应其他人的“心声”“内曜”,最终实现“朕归于我”。与第二章对理论内涵的辨析相对应,第叁章主要探讨“新民”与“立人”在文字表述上的特征。梁氏通过“词”与“句”的设计来实现“新民体”的“口号化”特征,具有强烈的鼓动效应。鲁迅的“立人”思想则是执着于现实人生的探讨,与梁相比,他更注重运用“直示以冰”的形象思维来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则。在这种异质性的表述策略背后实际隐含着“救世主”与“诊病者”这两种不同主体身份意识的抵牾。结语部分总结梁启超与鲁迅在文化代际递嬗过程中所具有的坐标点的意义。梁启超与鲁迅二人在“跨代”的时间段内将原本注目于器物、制度以及随之衍生的道器、体用关系的目光对准了人本身,这是符合中国近代文化演进的主旋律的,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具有推动文化代际演变的作用。同时,坐标点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它们的差别指示出文化代际递嬗的规律,最显着的即是向“人”的本体的回归。隐藏在其下的则是一种更为自觉的反溯自身的文化意识与观念的产生。这种观念的铺展深刻地展示着文化是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转换融合,进而建构起新的意义系统,我们亦可以此来考察文化现代化转换的一二侧面。(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8-05-11)

新民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梁启超《新民说》强调以道德塑造新民,借新民救亡图存。梁启超提出"公德—私德"的分析框架,并根据自身理论及实践的结果,于不同时期给予了相应的侧重性说明。他指出,民德并非单独的存在物,必须与民力、民智相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叁者之间构成"叁位一体"的共在关系;道德工夫务求简易,借助正本、慎独与谨小,塑造道德的纯正动机、自觉监督及可行起点。透过梁氏的道德思想及其引发的道德问题争鸣,既可以见证道德培育之于个体生命成长及社会秩序维系的必要性,也可以探究道德生成及其发挥作用的局限性,更可以为当前社会道德培育提供相应的启示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民说论文参考文献

[1].唐文明.现代儒学与人伦的规范性重构——以梁启超的《新民说》为中心[J].云梦学刊.2019

[2].邓名瑛,王根.梁启超塑造新民的道德路径及其现代启示——基于《新民说》的探讨[J].道德与文明.2019

[3].智倩玉.梁启超《新民说》研读综述[J].北方文学.2019

[4].孙琳琳.新民说·艺术永不眠:中国当代艺术的24小时[J].当代美术家.2019

[5].顾林.《良心论》:现时代的“新民说”[N].中华读书报.2019

[6].王海晗.论梁启超“新民说”与鲁迅“立人”思想之关联[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9

[7].关爱和.梁启超“新民说”格局中的史学与文学革命[J].文学遗产.2018

[8].金津如.梁启超“私德”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8

[9].张珍.梁启超《新民说》中权利思想浅探[J].山西青年.2018

[10].王海晗.梁启超“新民说”与鲁迅“立人”思想之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8

标签:;  ;  ;  ;  

新民说论文-唐文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