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频电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局部放电,冷缩电缆头,高频脉冲电流,电缆接头故障
高频电流论文文献综述
明瑞卿[1](2019)在《10kV冷缩电缆头典型局部放电故障模型的高频脉冲电流检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建立了10kV冷缩电缆头施工缺陷典型模型,利用高频脉冲电流检测方法对10kV冷缩电缆头进行局放检测。得出施工缺陷典型模型局部放电谱图、最大放电幅值与电压的关系、放电频率与电压关系的结论,对10kV冷缩电缆头状态检测提供理论依据。1.引言电缆接头作为电缆线路重要的部件,是电缆安全稳定运行的薄弱环节。据统计,佛山供电局近叁年10kV电缆中间头故障占10kV电缆接头故障的95%;10kV电缆终端头故障占10kV电缆接头故障(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9年22期)
张潇祥,周好斌,王军锋,龙雄云,朱名昭[2](2019)在《用于DN200口径以下管道内防腐蚀的高频脉冲电流阴极保护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DN200口径以下管道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但管道内腐蚀问题日渐突出。针对DN200口径以下管道内腐蚀问题,设计一种高频脉冲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解决传统外加直流电流的方式存在保护电位分布不均、保护距离短的问题,使得保护电位分布均匀,并延长保护距离。采用基于全桥逆变和直流斩波方式的高频脉冲电源技术,并设计加工了特殊的叁通法兰结构安装柔性阳极和参比电极;设计采用柔性阳极外包多孔橡胶管的方式解决了柔性阳极与管道内壁的绝缘问题,系统实现了管段保护电位均匀分布;解决了传统内衬、内涂层等手段针对DN200口径以下管道内壁弯头、插接点难以施加保护的问题,并使保护距离延长了6 m。进行了保护电位和保护距离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高频脉冲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用于DN200口径以下管道内腐蚀防护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材料保护》期刊2019年11期)
徐振洋,李博,王军[3](2019)在《面向低功耗高频应用的40 nm MOSFET漏极电流噪声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40 nm MOSFET和表征其噪声机理的漏极电流噪声进行了研究,从强反型区到弱反型区对高频特性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建立了一个基于物理的40 nm MOSFET漏极电流噪声简洁模型。77 K和300 K温度条件下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压弱相互作用条件下,40 nm MOSFET的高频噪声机理由受抑制的散粒噪声转变为热噪声。这个噪声机理的发现有利于纳米级MOSFET在弱反型区的高频建模和低功耗应用。(本文来源于《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闫朝阳,康鸣,宋雪微,卫炳昂,代会文[4](2019)在《单相电流源型高频链矩阵式PET及解结耦调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单相电流源型AC/AC高频链矩阵式电力电子变压器PET(power electronic transformer)拓扑,通过采用高频变压器进行磁耦合及功率传递,使用电流源型电路拓扑实现输入输出的电压变换,其变压器原边采用LC滤波器及矩阵变换器结构,而副边采用矩阵变换器及CL滤波器结构。为使矩阵变换器双向开关合理工作,提出一种前级单极倍频正弦脉宽调制SPWM(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与后级混合脉宽调制HPWM(hybrid pulse width modulation)相结合的解结耦调制策略,对前级双向开关管进行整体式驱动,对后级双向开关管进行分立式驱动。为了拓宽电力电子变压器的变换特性,对其调制策略进行了变压、变频验证。在对调制原理和主电路工作状态分析的基础上,仿真验证了所提拓扑和调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源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熊堡锐,郭昊昊,刘彦呈,梁晓玲,马亚楠[5](2019)在《基于高频信号注入法的电流测量增益误差补偿》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相电流采样增益误差引起的电流测量精度降低的问题,采用了一种周期性注入高频电压补偿电流增益误差的方法。高频电流响应中的正相序分量和负相序分量用于平衡和补偿相电流测量增益误差。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电动机的初步调试或者起动阶段,也可以周期性的用于电动机常规运行阶段。仿真结果表明,这种补偿算法可以有效的消除相电流测量增益误差,抑制误差所引起的转矩和转速脉动,提高交流调速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19年07期)
樊丁,杨文艳,肖磊,黄健康[6](2019)在《高频交变磁场对大电流GMAW熔滴过渡和飞溅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过程中,采用大送丝速度,增大焊接电流和焊丝伸出长度是提高焊接熔敷率的直接途径.但当熔滴过渡转变为旋转射流过渡时,电弧不稳,飞溅增大,焊缝成形变差.施加不同频率的纵向交变磁场,对焊缝成形进行控制.采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焊接过程中的电弧形态和熔滴过渡,研究不同频率的磁场对熔滴过渡和焊接飞溅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熔滴过渡形式不同,产生飞溅的机理不同;外加频率为1 000 Hz纵向交变磁场时,电弧的旋转半径减小,电弧的挺度增大,旋转射流过渡时电弧更稳定,焊接飞溅率降低,焊缝成形改善.(本文来源于《焊接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秦伟[7](2019)在《电流源型全谐振高频高效率DC/DC变换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能从电网到信息系统中的各种芯片负载和设备,需要完成从高压到低压的转换。而从较高的直流母线给信息系统中各种低压的数字和模拟负载供电,业界广泛采用可靠、灵活、可扩展性强的中间母线供电架构。这一架构包含两级功率变换,前级的中间母线变换器将48V或者24V变换成12V左右的中间电压母线并实现电气隔离,后级的负载点变换器将中间电压母线变换成负载所需要的电压。在该架构中,提高前级母线变换器的效率和功率密度对实现应用系统中相关设备的轻量化、小型化十分关键。本文以中间母线变换架构中的母线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针对适用于小功率DC/DC应用的高频单管全谐振软开关拓扑及其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针对现有隔离型谐振软开关拓扑方案复杂的问题,首先揭示了现有电压源输入型软开关谐振腔的内在限制,由此提出了电流源输入型和电流源输出型单管全谐振单元以突破这一限制。在此基础上推演出系列单管电流源型全谐振正激电路拓扑族。所提出的单管谐振正激拓扑能实现零电压零电流全软开关(Zero-Voltage and Zero-Current Switching,ZVZCS)特性,且占空比和工作频率固定,能始终工作在最佳工作点,为小功率应用场合提供了高效的单管谐振拓扑方案。此外,本文还提出单管全谐振单元的组合和扩展方法,进而推演出一族能够实现开关管零电压开通和零电流关断的全谐振软开关拓扑,该族拓扑能够适应不同功率和电压等级的中间母线供电架构的应用需求。文中详细分析了所提出的新型全谐振单元的电气特性和参数设计方法,并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了所提出全谐振单元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基本的单管谐振正激电路具有结构简易性和ZVZCS全软开关特性,但是其利用开关管结电容电压实现变压器磁复位的方式带来了开关管电压应力过高的问题,因而较适合低压输入应用场合,对于输入电压较高的场合,电路需要采用耐压较高的器件。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利用变压器箝位绕组和箝位二极管对开关管两端电压进行箝位的无源箝位方法,并提出了适合降压应用场合的电流源输入型副边箝位谐振正激电路。该拓扑通过输出电压对开关管两端的电压进行箝位,开关管电压应力小,且保持了基本单管全谐振正激电路的ZVZCS软开关特性,高频工作时能够取得较高的转换效率。对单管谐振正激电路采用无源箝位的方法可以优化器件的应力,但其占空比受限于0.5,导致效率的提升有限,并且漏感与结电容的振荡弱化了箝位效果。为了进一步提高单管谐振电路的效率性能,消除高频振荡,降低尖峰电压应力,本文提出了电流源输入型有源箝位谐振正激电路,该拓扑利用一个辅助开关管和箝位电容对开关管两端的电压进行箝位,相较于无源箝位谐振正激变换器而言电路的ZVZCS性能更优且箝位电路的损耗更小。同时电路可以实现大于0.5的占空比,电流有效值小,有利于提高满载效率。另一方面,利用箝位电容电压随控制参数灵活变化的特性,本文进一步地提出一种变导通时间控制策略,通过在不同负载下改变电路的导通时间,该策略巧妙地解决了轻载时全谐振DC/DC变换器中变压器磁芯损耗比重太大的问题,大幅提高了轻载效率。最后通过实验证明了所提出的功率变换方法能有效提高电路全负载范围的效率性能。单管谐振正激电路原边或者副边开关管的电压应力不能被很好地箝位,因而其启动过程不仅存在传统谐振电路面临的谐振腔电流应力问题,还存在开关管的电压应力问题,这一额外的电压应力问题限制了传统软启动方法的应用。针对单管谐振正激电路的启动,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开关器件恒流工作区的软启动方法,在实现输出电压缓慢建立的同时,减小了启动过程中谐振腔的电流过冲以及开关管的电压过冲。并且,该软启动方法还能推广应用至双端谐振拓扑的启动中。(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7-01)
章小卫,周京华,张和平,陈亚爱[8](2019)在《高精度大电流电容器纹波测试专用高频电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容器在电力电子电路中起着滤波、储能等作用,是电力电子电路中必不可少的器件,也是电力电子设备可靠性的重要保证。因此,对电容器的性能进行测试非常重要。根据电容器的纹波测试要求,设计了一种以Buck斩波电路和单相逆变器构成的调压调频电容测试主电路,采用了3个单相逆变器并联实现大电流输出,给出了梯形电流波形计算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高频电流采样的有效值计算方法,并基于FPGA实现了高频脉宽调制(PWM)发波及采样中断信号产生。实验研究所搭建的测试平台最大输出电流可达500 A,频率范围10~20 kHz,具有大电流、高精度、高频及低损耗的特点,基于该测试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及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郑逸凡[9](2019)在《高频法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的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配电网容量不断加大,电力电缆在配电网中的使用也逐年增多,电力系统中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大大增加,而较大的电容电流会引起接地点弧光过电压,危害设备及人身安全。如今大量低压配电网采取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进行容性电流补偿,减小故障点电流,保证接地电弧可靠自熄。配电网容性电流的精确测量是消弧线圈自动调谐装置有效工作的前提。其中高频法采用高频注入信号来估算电压互感器漏感,消除在电网电容电流计算过程中由于漏感未知而带来的传递误差,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将二频法和扫频法结合起来,扩大检测范围并解决了频率选取困难的问题,因此应用广泛。高频法受配电网工频信号干扰严重;使用过程中需要精确测量电压互感器开口叁角形侧电压电流相位差;对谐振频率的搜寻也有很高的精度要求。针对以上叁个问题,现有文献均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本文在高频法原理的基础上,对高频法应用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地探讨。首先针对高频法中工频干扰问题,在注入高频信号时,利用双T工频带阻滤波器进行滤波;在注入低频信号时,利用FIR工频带阻滤波器进行滤波。本文对两种滤波器分别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其次针对高频法中相位差测量问题,设计一种相位比较器,该相位比较器由相位延时消除单元和相位比较单元两部分组成。其中,相位延时消除单元可以消除FIR工频带阻滤波器的线性相移,还原信号初始相位;相位比较单元可以进行相位比较,精确测量相位差。然后针对高频法中谐振频率搜寻问题,对传统谐振频率测量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一种二次扫频同相法。第一次采用较大步长粗略扫频,节约时间的同时粗略测量谐振频率;第二次采用较小步长精确扫频,精确测量谐振频率。最后考虑高频法实际测量过程中的工频干扰情况,将前述叁种关键技术研究成果与高频法本身结合,进行综合仿真验证,并与理想情况下的高频法传统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能较好地满足高频法的实际测量需要,测量时间大大减少,测量相对误差不超过4.4%,下降了5.6%,保证了高频法的快速性与测量精度。(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张鹏[10](2019)在《高频信号注入法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内置式永磁同步电动机(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IPMSM)组成的闭环调速系统可实现良好的动态性能、较高的控制精度和很宽的调速范围,在电动汽车等工业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IPMSM因电感不相等会产生附加的磁阻转矩,为了使磁阻转矩得到充分的利用,常采用最大转矩电流比(Maximum Torque per Ampere,MTPA)控制方法。本文主要围绕高频信号注入法和虚拟信号注入法两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MTPA控制方法的稳态性能展开了研究。首先,详细分析了高频信号注入法MTPA控制的工作原理,特别是基于输入功率的高频信号注入法MTPA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推导了基于输入功率的高频信号注入法MTPA控制误差角公式,进而对其稳态性能进行了一系列仿真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若高频电流调节器为理想调节器,系统能够实现精确的MTPA控制;若采用比例调节器,由于高频电流存在相位误差,会产生一定的MTPA控制误差,而且即使很小的高频电流相位误差在低速、重载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显着的MTPA误差,极大地影响控制性能;分析了高频电流相位误差产生MTPA控制误差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提高系统稳态性能的改进措施,仿真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其次,在详细分析虚拟信号注入法MTPA控制原理的基础上,推导了虚拟信号注入法中由定子电阻和d轴电感偏差引起的MTPA稳态误差角公式,进而对其稳态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由定子电阻偏差引起的误差角会随着转速的降低而增大,但在转速不是很低的情况下由此产生的误差角通常很小;d轴电感偏差是虚拟信号注入法产生MTPA误差角的主要原因,由d轴电感偏差单独引起的误差角与转速无关,随着电感偏差增大近似线性增加,因此减少d轴电感偏差是保证虚拟信号注入法控制精度的关键。最后,对考虑饱和影响时高频信号注入法和虚拟信号注入法两种MTPA控制的稳态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对高频信号注入法在采用理想高频电流调节器并计及电感变化率时的稳态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推导了虚拟信号注入法在计及电感变化率时的MTPA误差角公式,进而对两种控制方法的控制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高频信号注入法在计及电感变化率时的稳态误差仍主要是由高频电流调节器产生的高频电流误差引起的,只要采用零稳态误差的高频电流调节器,即可实现高精度的MTPA控制;而对于虚拟信号注入法,即使算法中使用的参数没有偏差,在计及电感变化率时仍然会产生一定的MTPA稳态误差,不过如果电感变化率不大或负载较轻,其误差角不大,还是能保证一定的MTPA控制精度。(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0)
高频电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DN200口径以下管道在工业领域应用广泛,但管道内腐蚀问题日渐突出。针对DN200口径以下管道内腐蚀问题,设计一种高频脉冲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解决传统外加直流电流的方式存在保护电位分布不均、保护距离短的问题,使得保护电位分布均匀,并延长保护距离。采用基于全桥逆变和直流斩波方式的高频脉冲电源技术,并设计加工了特殊的叁通法兰结构安装柔性阳极和参比电极;设计采用柔性阳极外包多孔橡胶管的方式解决了柔性阳极与管道内壁的绝缘问题,系统实现了管段保护电位均匀分布;解决了传统内衬、内涂层等手段针对DN200口径以下管道内壁弯头、插接点难以施加保护的问题,并使保护距离延长了6 m。进行了保护电位和保护距离检测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高频脉冲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用于DN200口径以下管道内腐蚀防护是可行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频电流论文参考文献
[1].明瑞卿.10kV冷缩电缆头典型局部放电故障模型的高频脉冲电流检测分析[J].电子世界.2019
[2].张潇祥,周好斌,王军锋,龙雄云,朱名昭.用于DN200口径以下管道内防腐蚀的高频脉冲电流阴极保护技术[J].材料保护.2019
[3].徐振洋,李博,王军.面向低功耗高频应用的40nmMOSFET漏极电流噪声建模[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9
[4].闫朝阳,康鸣,宋雪微,卫炳昂,代会文.单相电流源型高频链矩阵式PET及解结耦调制[J].电源学报.2019
[5].熊堡锐,郭昊昊,刘彦呈,梁晓玲,马亚楠.基于高频信号注入法的电流测量增益误差补偿[J].微电机.2019
[6].樊丁,杨文艳,肖磊,黄健康.高频交变磁场对大电流GMAW熔滴过渡和飞溅率的影响[J].焊接学报.2019
[7].秦伟.电流源型全谐振高频高效率DC/DC变换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9
[8].章小卫,周京华,张和平,陈亚爱.高精度大电流电容器纹波测试专用高频电源[J].电力电子技术.2019
[9].郑逸凡.高频法测量配电网电容电流的关键技术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9
[10].张鹏.高频信号注入法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