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近年来,多媒体己经普及到千家万户。相应的数字视频处理技术逐渐成熟,且在视频通信等领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实现视频编解码的IC芯片成为多媒体应用的核心技术之一,同时也是研究热点。因此视频编码芯片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H.264视频编码芯片系统设计方案,并基于FPGA设计了H.264视频编码芯片系统的整体结构,重点对DCT变换、量化、RGB到YUV格式转换等几个重要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和功能仿真。另外还对帧内预测、帧间预测等模块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其性能和特点,提出设计方案。在Altera公司提供的现成IP核的基础上,完成了视频编码芯片中几个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在合理利用硬件资源的条件下,对其中功能模块算法进行尝试性的改进,简化了相应功能模块算法。这对提高视频压缩速度,减少占用逻辑单元数量有重要的意义。本设计中的各功能模块都在QuartusⅡ平台上进行了综合和仿真。DCT变换和量化模块调用了优化的IP核,简化了系统复杂度,消耗了较少的FPGA硬件资源,提高了系统的性能;速度和资源利用率方面达到了较优状态,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前H.264视频编码要求。特别是DCT模块采用了一维DCT复用技术,简化了结构,节约了资源。量化模块设计中,采用量化系数分“等级”的方法。该方法省去了传统的rom.hex查找表,节省了查找时间和存储资源。各模块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简化了结构和内部算法,对系统性能是一种提升。仿真的结果表明,各模块很好的实现了各自的功能。基于FPGA的视频编码系统方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果它能完全地用硬件实现,将大大降低成本,同时会加大编码效率增强编码的实时功能。随着IC集成速度成倍增长,提高视频编码芯片系统性能的设计与研究将会是永无止境的。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引言1.2 课题研究背景1.3 课题研究目标1.4 课题设计思路和方案1.5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安排第二章 设计的开发工具及其技术概述2.1 ALTERA 公司的QUARTUSⅡ开发软件2.2 硬件开发语言2.3 IP 核简介2.4 硬件系统设计流程2.5 硬件的验证技术第三章 视频编码技术及系统设计方案3.1 视频编码技术与标准3.1.1 国际系列视频编码标准的介绍3.1.2 H.264 的主要编码技术3.1.3 视频编码流程3.2 总体设计方案3.2.1 视频编解码芯片的硬件设计仿真要求3.2.2 视频编码芯片系统的总体设计3.3 基于H.264 帧内预测编码模块分析及研究3.3.1 基于H.264 帧内预测编码基本原理3.3.2 H.264 帧内预测编码模式3.3.3 帧内预测模块硬件设计的研究3.4 帧间预测编码3.4.1 多种大小块的匹配3.4.2 运动矢量精度和像素内插3.4.3 运动估计3.4.4 多参考帧的选取3.4.5 运动补偿3.5 本章小结第四章 基于H.264 视频编码系统主要模块的设计与研究4.1 格式转换模块的设计4.1.1 RGB 与YUV 转换原理研究4.1.2 RGB 转换为YCrCb 的模块设计4.1.3 设计小结4.2 基于H.264 的DCT 变换模块的设计4.2.1 离散余弦变换DCT 变换理论的研究4.2.2 一维离散余弦变换4.2.3 二维离散余弦变换4.3 基于H.264 的DCT 的FPGA 实现4.3.1 基于4×4 模块的算法描述4.3.2 4×4 DCT 内部系统结构的设计4.3.3 DCT 主要功能仿真与验证4.3.4 DCT 设计小结4.4 量化模块的理论研究4.4.1 H.264 视频编码的量化过程4.5 量化模块内部系统结构设计4.5.1 量化的流程设计4.5.2 DCT 系数的判定及量化步长的处理4.5.3 功能仿真与验证4.5.4 量化调整部分的设计4.5.5 量化模块设计小结4.6 本章设计小结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1 主要结论5.2 所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5.3 需要完善的工作5.4 前景展望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视频编码论文; 量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