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梯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耐旱性研究

水分梯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耐旱性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以超旱生灌木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材料,研究在甘肃省自东向西水分梯度递减条件下该灌木天然种群生物量和生理特征差异,同时,将兰州市北山山上、山下生长的红砂与柠条(caragana korshinkii)、白刺(nitraria sibirica)在PEG梯度渗透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耐旱机理。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红砂天然种群分布区自东向西随着水分梯度递减,其主要形态指标及生物量(干、鲜重),单株鲜重/单株干重基本都呈减小趋势,但武威点的当年生枝条鲜重、当年生枝条干重、单株鲜重/单株干重较张掖、酒泉点低。对各形态指标及生物量与相对湿度(RH)建立回归方程得出,它们之间满足较好的直线关系。2.自东向西水分梯度递减条件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叶片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增多,同时伴随着超氧化物自由基(O2-·)的产生速率提高,相应诱导了SOD、POD和CAT酶活性升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酒泉点SOD、POD和CAT酶活性均有降低的趋势;除武威点外,其余各样点红砂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相差均不大。3.聚乙二醇(PEG)梯度渗透胁迫下,兰州市北山上生长的红砂、柠条及白刺3种耐旱灌木比较结果表明:红砂叶片相对含水量最高,持水能力最好,水势下降最快,保持了更高的束缚水含量;红砂在遭受渗透胁迫时脯氨酸积累的最快,可溶性糖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升高趋势;红砂SOD、POD酶活性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CAT酶活性先升高再降低,变化幅度最大;山上红砂Chla含量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增大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Chlb含量呈现减小的趋势,山下红砂Chla、Chlb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增大均不断减少;柠条叶片MD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两个灌木,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红砂;随PEG渗透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程度的加强,兰州市北山山上、山下红砂和柠条叶片O2-·产生速率呈现增大再减小的趋势,白刺呈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3种耐旱灌木山上、山下抗旱性指标携带的信息基本一致。红砂抗旱性指标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已经包括了水分状况指标、抗氧化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大部分信息;柠条抗旱性指标第一、二主成分主要是水分状况指标和维持膜稳定性相关的指标,第三主成分主要是抗氧化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白刺抗旱性指标第一、二主成分主要是抗氧化保护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以及维持膜稳定相关的指标,第三主成分是叶绿素指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对3种灌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红砂>柠条>白刺。兰州北山山上3种灌木抗旱能力较山下强。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植物抗旱性研究概况
  • 1.1.1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
  • 1.1.2 植物抗旱性指标
  • 1.1.3 综合评价
  • 1.1.4 用PEG 模拟干旱胁迫的研究概况
  • 1.2 红砂植物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3 研究内容
  • 4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4.1 试验材料
  • 4.2 测定方法
  • 4.2.1 生物量测定
  • 4.2.2 叶片水分生理指标测定
  • 4.2.3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4.3 综合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
  • 5 结果与分析
  • 5.1 水分梯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形态和地上生物量研究
  • 5.1.1 不同区域红砂形态及地上生物量比较
  • 5.1.2 空气相对湿度与红砂形态及生物量的回归分析
  • 5.2 水分梯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叶片生理特征比较
  • 5.2.1 不同区域红砂叶片相对含水量及饱和亏比较
  • 2产生速率比较'>5.2.2 不同区域红砂叶片MDA 含量和O2产生速率比较
  • 5.2.3 不同区域红砂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
  • 5.2.4 不同区域红砂叶片SOD、POD 和CAT 活性比较
  • 5.2.5 不同区域红砂渗透调节物质比较
  • 5.3 渗透胁迫下不同海拔分布区红砂叶片生理响应
  • 5.3.1 PEG 渗透胁迫下3 种灌木水分生理研究
  • 5.3.2 PEG 渗透胁迫下3 种灌木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
  • 5.3.3 PEG 渗透胁迫下3 种灌木 MDA 含量的变化
  • 2产生速率的变化'>5.3.4 PEG 渗透胁迫下3 种灌木 O2产生速率的变化
  • 5.3.5 PEG 渗透胁迫对3 种灌木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3.6 PEG 渗透胁迫下3 种灌木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 5.3.7 相关性分析
  • 5.3.8 主成分分析
  • 5.3.9 综合评价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6.2.1 不同地理种群红砂叶片生理指标差异探讨
  • 6.2.2 对渗透胁迫下各生理指标的探讨
  • 6.2.3 树种抗旱评价指标的筛选与评价体系的建立
  • 6.2.4 供试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6.2.5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阿拉善高原红砂(Reaumuria songarica)种群空间分布格局[J]. 中国沙漠 2020(01)
    • [2].红砂幼苗主要水分参数对种源和季节变化的响应[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02)
    • [3].氮添加与降雨变化对红砂幼苗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 2020(03)
    • [4].抗旱优良红砂家系的早期选择与评价[J]. 干旱区研究 2020(03)
    • [5].人工加速老化对红砂种子活力的影响[J]. 江西农业 2018(02)
    • [6].人工模拟降雨格局变化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7(16)
    • [7].红砂手——活动筋骨且延年[J]. 养生月刊 2020(05)
    • [8].福建海坛岛君山北麓老红砂的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9].单盐胁迫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J]. 种子 2013(10)
    • [10].盐胁迫对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种子吸胀过程中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沙漠 2014(01)
    • [11].中国东南沿海老红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沙漠 2011(01)
    • [12].浅谈影响红砂土压实度的关键因素[J]. 红水河 2010(04)
    • [13].红砂咸蛋的加工[J]. 农家科技 2008(07)
    • [14].皋兰老虎台红砂种群在不同坡向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J]. 干旱区地理 2019(06)
    • [15].福建平潭青峰老红砂物源示踪分析[J].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4(01)
    • [16].福建平潭青峰老红砂中季风组分以及形成期研究[J]. 地理科学 2014(03)
    • [17].土壤水分及风力强度对红砂繁殖方式的影响[J]. 甘肃林业科技 2014(01)
    • [18].红砂咸蛋的加工[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2(11)
    • [19].腌制红砂咸蛋[J]. 农家之友 2011(12)
    • [20].水分梯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叶片生理特征比较研究[J]. 中国沙漠 2009(03)
    • [21].成都市红砂社区土地流转模式及启示[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9(S2)
    • [22].荒漠植物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叶片元素和水分含量与土壤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08(03)
    • [23].降水变化对红砂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9(01)
    • [24].基于人居环境科学视角下的村庄整治规划初探——以甘肃省红砂岘村为例[J]. 小城镇建设 2016(02)
    • [25].红砂不同株型在干旱盐碱胁迫下脯氨酸、丙二醛及抗氧化酶含量的研究[J]. 生物技术进展 2015(04)
    • [26].昔日“三无”村 如今发“羊”财[J]. 共产党员 2020(18)
    • [27].钠复合肥促进荒漠植物梭梭、白刺和红砂生长并增强其抗旱性[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 [28].不同生境下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的生理生化特征及适应性[J]. 中国沙漠 2014(04)
    • [29].红砂咸蛋加工技术[J]. 农家顾问 2008(03)
    • [30].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种子萌发特性及其局部适应性[J]. 中国沙漠 2016(03)

    标签:;  ;  ;  ;  ;  ;  ;  ;  

    水分梯度下不同地理种群红砂耐旱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