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

论文题目: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作者: 万永继

导师: 沈佐锐

关键词: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新种群,检疫标准

文献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营细胞内寄生、无线粒体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是昆虫、鱼类及哺乳动物的病原微生物。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 Naegeli 1857)是人类最初认识的微孢子虫,由于能通过胚胎传染从母代传染危害子代而被列为检疫对象。近数年来我国蚕种生产由于微孢子虫的感染损失惨重,过去一直认为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是唯一的寄生病原。本研究以四川蚕区为研究对象,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的发生状况进行了流行病学研究,构建了时间流行曲线、病害管理模型和病原种类的地域分布,发现了其他寄生家蚕的微孢子虫的新种群,从家蚕体内分离出两种新型微孢子虫并进行了分类鉴定,即大型微孢子虫SCM6(Nosema sp)和小型微孢子虫SCM7(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 nov.)。 大型微孢子虫SCM6孢子卵园形,大小为3.91±0.25μm×2.56±0.28μm,极丝长度126±8.35μm;孢子双倍核,极丝绕核排列14~15圈,偶有16圈;发育过程具有裂殖体和孢子形成期,产孢体以二分裂形成两个孢子母细胞,然后形成成熟孢子,表现为Nosema属的发育特征;可寄生蚕体的多数组织,寄生程度以后部丝腺为重,但在中肠的寄生繁殖和孢子的形成较弱,生殖腺偶有寄生;胚传率低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 10倍以上,为1.44±0.75%,对蚕子代群体的发育无明显影响;生物学分类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同属异种,记录为Nosemasp。 小型微孢子虫SCM7孢子卵园形,大小2.26±0.21μm×1.19±0.81μm,极丝长度39.90~60.18μm;孢子单核,极丝绕核排列7~9圈,裂殖体和孢子的发育均包被在宿主内质网膜形成的孢囊内,并在孢囊内形成许多孢子,表现为内网虫属Endoreticulatus的发育特征;只寄生中肠上皮组织,不感染生殖腺;无胚传致病性。分类检索表明该微孢子虫为一新种,鉴定记录为家蚕内网虫(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 nov);其16S rRNA的核心序列为1230pb,与修氏内网虫Endoreticulatus schubergi有98%以上的同源性。 根据大型微孢子虫SCM6和小型微孢子虫SCM7弱度胚传和不胚传的特点,进一步研究制定了与家蚕微粒子Nosema bombycis不同的检验技术、母蛾的病率计算方法及合格标准,并成功地应用于疫区。据蚕种生产和检验机构反馈的应用结果,已挽回了大量的蚕种损失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对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的新种群的研究取得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性进步,为国内外创新成果,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蚕种生产的一个重大难题。 另一方面,从四川省阆中市蚕桑生态系统周围的林木害虫龙眼裳卷蛾幼虫体内发现分离到一种新的微孢子虫。孢子卵圆形(3.1±0.3μm×1.6±0.2μm),孢子发育中呈现出八孢子囊孢和二孢子母细胞类型,为变形孢虫属的典型特征,分别形成单核孢子和双核孢子,极丝圈数分别为7~9圈和10~12圈;从宿主、大小、极丝、发育等的差异检索表明:为微孢子虫门变形孢虫属(Vairimorpha Pilly 1976)一新种,记录为裳卷蛾变形孢虫新种(Vairimorpha Ceracessp. nov.)。通过对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 nov.)转家蚕、鱼类的感染试验,本文研究了微孢子虫的感染生态问题。同时,对微孢子虫感染性变异机制研究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微孢子虫的起源与进化

1.2.2 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分类

1.2.3 微孢子虫的生态、病理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

1.2.4 家蚕微粒子病原(Nosema bombycis)及其防治技术的研究

1.2.5 家蚕其他微孢子虫病原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实验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实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家蚕微粒子病及病原微孢子虫类的流行病学研究

2.1 目的和内容

2.2 方法

2.2.1 家蚕一代杂交种微粒子病蛾率时间流行曲线的构建

2.2.2 异形微孢子虫类及发生状况的调查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时间流行曲线及分析

2.3.2 异形微孢子虫类的发生状况

第三章 家蚕异型微孢子虫的病理、生物学分类及SCM_716S rRNA核酸序列研究

3.1 大型微孢子虫SCM_6(Nosema sp)的研究

3.1.1 材料和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讨论

3.2 小型微孢子虫SCM_7(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nov.)的研究

3.2.1 材料和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讨论

3.3 SCM_7(Endoreticulatus bombycis sp.nov.)16S rRNA核酸序列的研究

3.3.1 材料和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讨论

第四章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新种群的胚胎传染性、致病性及病害管理技术的研究

4.1 大型微孢子虫SCM6(Nosema sp)对蚕生殖腺侵染能力的组织学观察

4.1.1 材料和方法

4.1.2 结果与分析

4.1.3 讨论

4.2 三种微孢子虫对家蚕子代的胚胎传染性及其致病性研究

4.2.1 材料和方法

4.2.2 结果与分析

4.2.3 讨论

4.3 家蚕微孢子虫新种群(SCM_6、SCM_6)分类检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4.3.1 分类检验防治的技术原理与标准

4.3.2 识别技术与病率计算方法

4.3.3 生产实践应用情况

第五章 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的分类及转宿主寄生试验

5.1 龙眼裳卷蛾(Cerace slipatana Walker)微孢子虫的生物学分类

5.1.1 材料和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讨论

5.2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对蚕的感染致病性研究

5.2.1 材料和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讨论

5.3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orpha ceraces sp.nov.)感染鱼类的试验

5.3.1 材料和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3.3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结论

6.1.1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新种群的发现、研究与防治

6.1.2 龙眼裳卷蛾微孢子虫的分类及对家蚕的病原性

6.1.3 微孢子虫转宿主感染机制的探讨

6.1.4 创新点

6.2.讨论与前瞻

6.2.1.蚕种新型微孢子虫的检疫技术及其标准

6.2.2.家蚕微孢子虫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的可行性分析

6.2.3.微孢子虫转宿主寄生感染性变异机制及其进化与生态

6.2.4.水生昆虫微孢子虫的分类及比较病理生物学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7-18

参考文献

  • [1].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休眠孢子和发芽孢子转录组、蛋白质组定量差异分析及NbRBL蛋白功能的初步研究[D]. 刘涵.浙江大学2016
  • [2].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功能基因组研究[D]. 王营.西南大学2015
  • [3].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功能基因组研究[D]. 党晓群.西南大学2012
  • [4].微孢子虫感染家蚕相关基因的研究[D]. 邱海洪.浙江大学2012
  • [5].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基因组学研究[D]. 刘含登.西南大学2011
  • [6].两种微孢子虫的蛋白及对家蚕侵染性的比较研究[D]. 黄少康.浙江大学2004
  • [7].家蚕微孢子(Nosema bombycis)全基因组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D]. 许金山.西南大学2007
  • [8].柞蚕微孢子虫检测及感染柞蚕中肠转录组及蛋白质组学研究[D]. 姜义仁.沈阳农业大学2012
  • [9].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线粒体相关基因研究[D]. 胡军华.西南大学2008
  • [10].肯尼亚狒狒肠道原虫系统进化分析及毕氏肠微孢子虫群体遗传学研究[D]. 李巍.吉林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微孢子虫感染家蚕相关基因的研究[D]. 邱海洪.浙江大学2012
  • [2].柞蚕微孢子虫核糖体基因及家蚕、柞蚕微孢子虫蛋白质组以及侵染家蚕后中肠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D]. 王林玲.江苏大学2007
  • [3].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基因组学研究[D]. 向恒.西南大学2010
  • [4].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线粒体相关基因研究[D]. 胡军华.西南大学2008
  • [5].家蚕微孢子虫侵染相关表面蛋白SP84的分离、纯化及鉴定[D]. 张凡.浙江大学2007
  • [6].家蚕微孢子虫主要极丝蛋白(PTP33)基因和RAD基因的克隆与分析[D]. 高永珍.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
  • [7].两种微孢子虫的蛋白及对家蚕侵染性的比较研究[D]. 黄少康.浙江大学2004
  • [8].家蚕浓核病毒BmDNV-6的研究[D]. 潘敏慧.西南农业大学2005
  • [9].家蚕质多角体病毒主要衣壳蛋白的鉴定及定位研究[D]. 林伟.中山大学2001
  • [10].家蚕微孢子(Nosema bombycis)全基因组结构与系统进化分析[D]. 许金山.西南大学2007

标签:;  ;  ;  ;  ;  

家蚕病原性微孢子虫若干种群的研究与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