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结构认知论文-薛涛

空间结构认知论文-薛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结构认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绿地,喜临,避临,认知空间结构

空间结构认知论文文献综述

薛涛[1](2018)在《城市社区型绿地的“喜临”与“避临”认知空间结构及其治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居民更加关注其自身生活质量,具体表现在对城市日常生活行为休闲场所的需求的增加。但在当前的快速城市化下,城市日常生活行为休闲场所建设远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致使生活场所缺失,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城市绿地与绿地系统是多重意义的概念,泛指有植被存在的城市用地形态及类型系统,具有改善环境与提供居民生活的设施性场所功能。绿地系统随社会发展,其功能由城市分区功能向城市生态功能转变,进而向城市社会功能转变,中心城市正向提高居民生活空间质量方向发展。城市规划学科与城市景观学科研究只是关注绿地的分区功能及生态功能,缺失对绿地社会功能方面的研究;人文地理学借用人本主义的现象学-存在主义方法论重构社会功能。因此,本文首次基于城市(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及“骄傲-耻辱序列”城市场所(设施)空间认知原理,运用人本主义方法论,从社区型绿地出发(即社区周边临近性绿地),从居民对城市社区型绿地对人日常生活的健康功能认知需求出发,探讨城市社区型绿地的“喜欢临近”或“避免临近”的空间布局结构,以期望达到建构健康社区人居环境、改善及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空间质量的目标。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论文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整体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有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本文研究所运用的有关基本理论进行梳理。第叁章对本文研究所涉及的相关研究内容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四章是对案例区的研究,通过对案例区居民做人本主义行为调查,总结城市绿地“喜临”与“避临”认知判识体系、案例区城市绿地“喜临”与“避临”空间分布现状及结构以及案例区社区型城市绿地“喜临”可获性空间模式。第五章为案例区社区型“避临”城市绿地的治理研究,主要包括城市社区型绿地喜临人本可获性认知空间理念、治理原则以及具体的治理路径。第六章为本文的研究结论部分。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当前城市绿地绿地按国家规划法规相关标准规划建设,存在绿地本身设施进入障碍不可活性和居民日常生活休憩、交往行为的社区空间临近组合关系的障碍-不可获性问题,形成了绿地的“空间公正”的社会问题和社区健康环境问题,需按健康城市及社区健康环境理念进行“喜临”可获性模式对“避临”型社区绿地进行治理,建构健康社区居住环境,提高社区居民(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增加了城市居民休闲场所类型,满足了城市社区居民对日常休闲场所的多样化需求,进而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6-01)

艾菊红[2](2016)在《西双版纳傣泐的居住空间结构及其认知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双版纳傣泐所营造的居住空间体现为"家屋—村寨—勐"逐层向外扩展的层级结构。每一层级在家神、寨神和勐神的分别荫庇下,构筑起内向、封闭、洁净、有序和安全的内部空间。这种内外分隔的空间秩序构成了傣泐社会运转的基本空间图式,是傣泐人观和宇宙观的重要反映。(本文来源于《民族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李琳,黄昕佩[3](2015)在《我国城市居民行为需求的特征认知及时空间结构模型——基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各学科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从居民生产、生活行为需求入手,从微观视角审视当前的城市空间格局,进而为城市扩展提供有益建议,将成为促成和检验城市规划设计成果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运用地理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尝试对我国城市居民的行为需求特征进行描述与认知,围绕居住驻点与就业驻点、商业驻点、休闲驻点的关系,建立与居民行为需求特征相契合的城市空间模型,希望能为城市规划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规划师》期刊2015年S2期)

杨仰[4](2015)在《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语文本中的“图形—背景”空间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一个含有空间方位的文本进行认知时,必然要牵涉"图形—背景"的空间结构,对于图形与背景的分布,是由空间方位中的"图形—背景"分离原则决定的,这一原则又可分成拓扑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以及投影空间方位中的图形和背景两类。(本文来源于《英语教师》期刊2015年17期)

赵文才[5](2014)在《传统村落认知下的故里空间结构营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村落认知下的故里空间结构营造赵文才建筑设计2014年05月以云南文山州丘北县普者黑村一期建设为例唐文建筑学(专业学位)Hometown Spatial Structure of TraditionalVillages under Cog(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冯韬,郭熙煌[6](2013)在《语言空间结构不对称性现象的认知解释——以空间介词“上”、“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空间概念是最重要的概念,是人类理解其他一切概念的基础。语言的对称性与不对称性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语言空间结构一方面是对称的,从另一方面看又是不对称的,它们互补共生。语言空间结构是把一些空间关系与特征映射到非空间关系和特征上的一种结构,它的不对称性有其自身的经验基础。我们对空间关系的理解是基于我们的经验知识,包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社会等级的认同。我们的经验影响着语言的结构,作为人的基本经验之一的空间概念也必定影响着我们的语言结构。(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3年06期)

谢燕妮[7](2012)在《在认知诗学空间结构中感受中国诗酒文化的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是在阅读中所涉及的心理过程,而文学作品是艺术品,理解的文学价值和地位和意义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文本和背景的情况下,明白其用途,知识和信念。认知诗学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的手段。在中国,诗酒撞击的灿烂火花,一直照耀着诗酒文化漫长的画卷。如果现在我们能够在认知诗学空间结构中,了解基本前提的背后所有这些创新学科的表达形式和意识形式、感知的约束,那么我们一定能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完整地感受到中国诗酒文化中诗歌的独特魅力。(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2年10期)

霍婷婷,王茂军[8](2009)在《基于地名认知率的北京城市认知空间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对北京市居民空间认知的3500份调查问卷数据,采用了ARCGIS的空间插值和Geoda095i软件的空间自相关的数理统计方法,分析北京市居民的认知空间结构。研究得到四点结论:①认知地点的类型并不是影响认知率的因素。②居民对北京市的空间认知呈现出西高东低的">"形格局,在西北—东南方向隆起动物园和北京火车站两个认知高峰,鞍部为低认知率的东方新天地和sogo崇光百货。③居民认知呈现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尺度依赖性。地名认知在较小的空间尺度上为高—高、低—低集聚的趋同性,在较大的空间尺度上表现为高-低集聚的趋异性,两者的转换尺度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半径6km左右。④北京城市的认知空间可细分为北海公园、中友百货、动物园和城乡贸易中心四个次级认知区域,次级认知区域为同质的高认知区,内部包含多个认知高峰。(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进展》期刊2009年04期)

霍婷婷[9](2009)在《北京城市认知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北京城市居民的城市空间认知数据。空间认知地点为分布在北京城市居民熟知空间即四环以内的24个地点,被试者为北京城区(东城、西城、宣武、崇文、海淀、朝阳、丰台和石景山八个城区)内的16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调查方式为分层取样,发放问卷约3500份,有效问卷3065份,回收有效率为87.57%。论文从地名认知和位置认知扭曲讨论了北京城市居民的城市认知空间结构。地名认知研究从空间和居民两视角着手,通过空间插值和空间自相关分析了北京城市居民的认知空间结构,有四点发现:第一,北京城市空间认知异质性高,表现出西高东低的“>”形格局。第二,城市居民的空间认知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尺度依赖性。存在较小空间尺度上高-高、低-低集聚趋同性向较大空间尺度上高-低集聚的趋异性的转换,这一转换尺度大约为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空间的半径6km。第叁,居民的认知格局较为复杂,北京城区可分为四个次级认知区域。第四,居民对认知地点间的认知存在多种模式,表现为Line模型、Logarithmic模型和Quadratic模型叁种。城市空间认知扭曲部分汇总分析了23个认知地点的手绘认知点,基于标准方差椭圆和二维回归分析方法测度了居民认知地图的扭曲特点,有叁点发现:第一,北京城市居民的城市空间认知异质性明显,城区中心认知偏差明显小于外围地区,扭曲偏移量与市中心的距离存在正向相关关系;第二,城市认知空间结构为典型的向心集聚缩小认知结构;第叁,环状路网是北京城市居民的重要的空间认知基准线,规则的环状路网保证了城市空间认知与实际城市空间的高度相似性和扭曲的同向变化。(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9-05-25)

冯健,陈秀欣,兰宗敏[10](2007)在《基于认知距离的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消费者行为活动切入是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重要视角。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10 年来基于认知距离的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得出如下结论:(本文来源于《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7-11-01)

空间结构认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双版纳傣泐所营造的居住空间体现为"家屋—村寨—勐"逐层向外扩展的层级结构。每一层级在家神、寨神和勐神的分别荫庇下,构筑起内向、封闭、洁净、有序和安全的内部空间。这种内外分隔的空间秩序构成了傣泐社会运转的基本空间图式,是傣泐人观和宇宙观的重要反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结构认知论文参考文献

[1].薛涛.城市社区型绿地的“喜临”与“避临”认知空间结构及其治理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2].艾菊红.西双版纳傣泐的居住空间结构及其认知逻辑[J].民族研究.2016

[3].李琳,黄昕佩.我国城市居民行为需求的特征认知及时空间结构模型——基于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视角[J].规划师.2015

[4].杨仰.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英语文本中的“图形—背景”空间结构[J].英语教师.2015

[5].赵文才.传统村落认知下的故里空间结构营造[D].昆明理工大学.2014

[6].冯韬,郭熙煌.语言空间结构不对称性现象的认知解释——以空间介词“上”、“下”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3

[7].谢燕妮.在认知诗学空间结构中感受中国诗酒文化的魅力[J].语文建设.2012

[8].霍婷婷,王茂军.基于地名认知率的北京城市认知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进展.2009

[9].霍婷婷.北京城市认知空间结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10].冯健,陈秀欣,兰宗敏.基于认知距离的北京市居民购物行为空间结构演变[C].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7

标签:;  ;  ;  ;  

空间结构认知论文-薛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