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关于双宾句式的生成,传统的句法转换论、配价生成观和认知生成观都没有触及到人类语言最根本的认知动因,因而缺乏系统性和解释力。本研究是针对英汉双宾句式进行的一项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英汉双宾句式的原初性生成过程,而且还探讨了人类习得了双宾句式后,在语言实际使用中的英汉双宾句式生成过程,因而涵盖了该句式从产生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本研究在探讨英汉双宾句式的生成过程时,还兼顾到了英汉与格句式的生成过程,而且不仅探讨了外向双宾句式(给予类),还探讨了内向双宾句式(取得类),因而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这几种句式之间的异同和关系。本研究还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传递动词,不是简单的分类,而是分析了各类传递动词(包括内向传递动词)的特点,以及它们进入双宾句式时所涉及的认知语用等一系列制约因素。本研究是一项跨语言的研究,着重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中双宾句式的生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原初性生成来说,英汉双宾句式(包括外向双宾句式和内向双宾句式)都是在语义上基础生成的,它们起源于人类对于“凸显终点的传递事件”的概念化,具体来说,凸显终点的传递事件在概念化过程中引发了事件概念框架,以及“凸显终点的传递图式”所映射的概念结构,两者共同作用产生了初始概念框架,并在认知原则的作用下形成了最终概念框架,最终概念框架再经过句法体现形成了双宾句式。英汉之间的区别在于句法体现上,对于外向传递来说,英语将最终概念框架中的向量成分“TOG”并入了动词,不独立显现,生成英语(外向)双宾句式;而汉语将此向量成分独立显现为一个词项“给”,生成汉语(外向)双宾句式。就内向传递来说,英语有两种体现方式:①当获取动作是弱取动作时,最终概念框架中的向量成分“FROMG”独立显现为词项“from”,该词与目标成分一并移位至客体成分的后面,从而生成英语的夺格句式;②当获取动作为强取动作时,向量成分“FROMG”并入动词,从而生成英语(内向)双宾句式。汉语也有两种体现方式:①将向量成分“FROMG”独立显现为词项“走”,保持原位(insitu),从而生成汉语(内向)双宾句式;②向量中的时间“完成义”和领属“取得义"一并显现为词项“走”,向量中的空间“离开义”独立显现为词项“从---那儿(这儿)”,并与目标成分—并移位至动词前,从而生成汉语夺格句式。对于使用中的生成来说,英汉双宾句式有着相同的生成机制(或称双宾组句机制),都是从组句要求到构式赋义,再到构式内部配置和准入条件验证。本研究还探讨了英汉与格句式的原初性生成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英汉具有相同的概念语义生成过程和相同的句法体现过程。“凸显过程的传递事件”在概念化过程中引发了事件概念框架,以及“凸显过程的传递图式”所映射的概念结构,两者共同作用产生了最终概念框架(亦即初始概念框架,此时无需认知原则的介入),最终概念框架再经过句法体现形成了与格句式。在句法体现中,英语将向量成分“TOWARD”独立体现为词项“to”,汉语将其独立体现为词项“给”,从而形成了英汉与格句式。由于传递图式在概念框架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探讨了意象图式及其层级性、互动性和可转换性等特点,并基于意象图式的本质特征发现了一个新的意象图式,即传递意象图式。根据传递意象图式的根源,将其细分为外向传递和内向传递这两个伴生子图式。本研究指出,在概念化过程中,当凸显起点、过程或终点时,会分别衍生出三种不同的传递子图式,即凸显起点的传递子图式、凸显过程的传递子图式和凸显终点的传递子图式。本研究分别对这三个子图式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中所涉及的变量和关系(如凸显起点子图式中的“致物事件”和“控物事件”、凸显过程子图式中的传递力、传递速度和传递物的重量、凸显终点子图式中的空间构型和领属关系)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在传递图式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英汉原初双宾句式的生成过程。首先探讨了概念框架,把它作为传递事件的总体性概念结构,然后探讨了概念框架内所包含的概念结构。本研究提出了重合概念结构和组合概念结构两个概念。由于本研究关注的是事件概念框架,所以选择了Talmy(2000)的位移事件概念框架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基于该理论,我们将一个传递事件视为宏事件,它由一个主事件(或框架事件)和一个副事件组成,经过概念化过程,形成了一个总体性的传递事件概念框架,在此框架的形成过程中,涉及到概念合并等一系列的认知操作过程。就凸显终点的传递事件概念框架来说,除了概念合并原则外,我们还探讨了其形成过程中所涉及的另外两个认知原则,即概念域组块激活原则和单一事件识解原则。在概念域组块激活原则以及概念凸显、概念合并等认知原则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初始性的概念框架,然后在单一事件识解原则的作用下,产生了最终的概念框架。正是在这些认知原则的合力作用下,才最终产生了凸显终点传递事件的概念框架,然后再经过句法体现,便产生了双宾句式。如上所述,本研究不仅探讨了凸显终点传递事件的概念框架及其所体现的句法结构,还探讨了凸显过程传递事件的概念框架及其所体现的句法结构。人类通过对双宾句式的习得和使用,逐渐形成了关于该句式的相关知识,其中动词至关重要,因此本研究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各种类型的传递动词(包括内向传递动词)的特点,及其在进入双宾句式时所涉及的认知、语用等一系列制约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类对于空间动作经验的认知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传递动词都具有从典型到非典型,从强传递到弱传递的特征。对于英汉传递动词来说,构式可以使一些缺乏转移义的动词进入双宾句式,但构式的能力毕竟有限,尚有一些动词即使在构式作用下也不能进入双宾句式,主要原因是这些动词缺乏瞬时性特征,当然也不排除形态音系特征方面的作用。总体来言,英语相对汉语来说形态音系的作用似乎稍多一些,但瞬时性特征限制仍然是主要影响因素。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宽泛传递动词和窄缩传递动词,但英语宽泛传递动词“give”的语用范围要略大于汉语宽泛传递动词“给”。汉语中既有光杆传递动词,又有复合传递动词,而英语中只有光杆传递动词,没有复合传递动词,因为在句法体现时,向量成分“TOG”并入了动词,这是英汉传递动词之间的一种系统性差异。向量止显现象为汉语所特有,英语中的向量成分并入了动词,所以也就不存在向量的止显。英汉语中都有单一控物型传递动词和致物—控物型传递动词,其中致物—控物型传递动词由于缺乏传递的瞬接性,以致较难进入双宾句式。在汉语中,瞬时致物动词一般都可以进入双宾句式,而英语一般不可以,主要原因是此类英语动词一般都后接一个副词,从而拉大了形式距离。在英语中,延时致物动词既可投射与格结构,也可以投射为双宾结构。之所以能投射为双宾结构,是构式赋义和较短形式距离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两者所形成的合力压制了延时特征所产生的阻力。少数不能投射为双宾结构的延时致物动词,一般是受到形态音系条件的制约,或因后接副词拉大了形式距离。而在汉语中,延时致物动词因受延时特征和较长形式距离的影响,一般不能进入双宾句式。对于内向传递动词来说,强取动词因符合凸显终点内向传递的原型特征,易于进入双宾句式,而弱取动词因偏离原型特征,难以进入双宾句式,一般进入夺格句式。对英语语言来说,由于语义成分的形式表达需求较强,在较为严格的(rigid)的形态句法规则的制约下,动词很难突破常规的句法结构,因此英语中的弱取动词一般都是选择夺格句式,只有少数几个强取动词能够进入双宾句式;而汉语的形态句法约束相对较少,所以动词在一定语用环境下可突破原句法的限制,选择不同的句法表达形式,因而汉语中的弱取动词一般既可选择夺格句式,也可选择双宾句式,强取动词一般都是选择双宾句式。另外,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转喻产生的“花费类”、“期待取得类’’和“未来取得类”内向传递动词,但“消耗类”传递动词为汉语所特有,英语中不存在该类传递动词。通过传递动词的研究,我们还发现,传递动词的类型固然重要,因为它们的不同特点确立了它们能否进入双宾句式的资格,然而它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因为在入句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语用环境及某些认知原则的制约。在传递动词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人类在语言实际使用中的双宾句式生成过程,该过程涉及一个双宾组句机制:首先发话者基于认知语境提出双宾组句要求,接着启动构式赋义机制,即双宾构式对动词施加构式压力,赋予动词“给予”义素,或对动词已有给予义进行确认和强化,然后负载给予义的双宾动词在构式内部配置的驱动下接受一系列的准入条件验证,验证的准入条件有目标取向原则、目标定指原则、客体属性原则、客体突显原则等。基于该机制,本研究构拟出双宾句式的组句模式,由于该组句模式的构建主要基于英语语料,为了证明该模式的跨语言适用性,我们在汉语语料中对该模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该组句模式适用于英汉两种语言。由于本研究以传递意象图式和概念框架为出发点,所以能够将双宾句式和与格句式、外向双宾句式和内向双宾句式,以及英语双宾句式和汉语双宾句式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双宾句中数量词相对位置再思考[J]. 巢湖学院学报 2019(05)
- [2].先秦“为之名”双宾句式的语义类型[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 [3].汉语双宾句构成历时演变特点探析[J]. 古汉语研究 2014(04)
- [4].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分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6(12)
- [5].予取类双宾句形成动因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05)
- [6].英汉双宾句对比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01)
- [7].基于“雨课堂”的《现代汉语》双宾句教学设计[J]. 文学教育(上) 2020(06)
- [8].英汉双宾句的右向性及其强度差异[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09(08)
- [9].英语双宾句的语用分析[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8(09)
- [10].维吾尔族学生汉语双宾句学习偏误分析[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1].现代汉语三类“非典型”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 [12].构式语法框架下汉语非典型双宾句式的界定与分类[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3(10)
- [13].动词的截取与汉语双宾句式[J]. 山东外语教学 2012(04)
- [14].论动词与句式的关系及索取双宾句形成机制[J]. 长江学术 2010(02)
- [15].构式语法的解释力——以汉语中三种特殊的双宾句为例[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06)
- [16].狭义给予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J]. 兰州学刊 2010(10)
- [17].告使类双宾句内部的“典型性”差异[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8].取得义双宾句中的同音删略现象[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19].《左传》常规双宾句浅析[J]. 科技信息 2009(31)
- [20].《儒林外史》双宾动词研究[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 2016(02)
- [21].如何辨析兼语句与双宾句[J]. 中学语文 2013(10)
- [22].汉语等同双宾句与等同范畴[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3].给予类双宾句的共性和类型[J]. 民族语文 2008(05)
- [24].近90年来汉语双宾句式研究述评[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 [25].从语义角色角度看《史记》双宾句式[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 [26].话语角色动词与双宾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8(02)
- [27].古汉语“为动类”双宾句消失原因分析[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5)
- [28].从合音看类双宾语句的形成——以天台方言类双宾句为例[J]. 语言研究集刊 2011(00)
- [29].歧义双宾句式语义分化策略与历时考察[J]. 语文研究 2012(03)
- [30].构式的还是动词的?——汉语双宾句加工的神经电生理学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