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癌基因PTEN、P53与子宫内膜癌二元论

抑癌基因PTEN、P53与子宫内膜癌二元论

论文摘要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多年来人们一直未停止对其研究,然而对其发病机理却一直众说纷纭。1997 年Lax 等学者就提出了子宫内膜癌二元论的新观点——Ⅰ型为雌激素依赖型即子宫内膜样腺癌;Ⅱ型为非雌激素依赖型,以浆液性乳头状癌和透明细胞癌为主。本实验旨在研究 PTEN、P53 在两型不同内膜癌的蛋白表达情况的差异以明确二者与两型内膜癌的不同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发病机制中的不同作用。 方法:20 例Ⅰ型癌包括Ⅰ期 15 例,Ⅰa-Ⅰb 期 11 例,Ⅰc 期 4 例,Ⅱ期、Ⅲ期和Ⅳ期 5 例,有淋巴结转移的 5 例,无淋巴结转移的 15 例。Ⅱ型癌 15 例(浆液性乳头状癌 11 例和透明细胞癌 4 例),Ⅰ期-Ⅱ期 8例、Ⅲ期以上 7 例,有淋巴结转移的 5 例,无淋巴结转移的 10 例。本研究以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 PTEN、P53 在两型癌中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 1.PTEN 蛋白的缺失表达在两型内膜癌中以Ⅰ型为主,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2.PTEN 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分期越早缺失越常见,差异有意义。(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3.P53 蛋白的表达在两型内膜癌中以Ⅱ型为主,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4.P53 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及淋巴结

论文目录

  • 一、论文
  • (一) 中文摘要
  • (二) 英文摘要
  • (三) 前言
  • (四) 材料与方法
  • (五) 结果
  • (六) 讨论
  • (七) 结论
  • (八) 参考文献
  • (九) 附图
  • 二、文献综述
  • (一) 正文
  • (二) 参考文献
  • 三、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能力治疗的思考[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20(01)
    • [2].子宫内膜癌靶向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2020(01)
    • [3].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指南解析[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9(12)
    • [4].斯钙素-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J]. 安徽医药 2020(01)
    • [5].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术中的应用[J]. 安徽医药 2020(02)
    • [6].子宫内膜癌分型的研究进展[J].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0(01)
    • [7].孕激素辅助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育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08)
    • [8].腹腔镜分期手术治疗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0(06)
    • [9].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新进展[J]. 名医 2020(04)
    • [10].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肥胖女性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癌症杂志 2020(04)
    • [11].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20(04)
    • [12].子宫内膜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多因素及生存率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08)
    • [13].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磁共振比较[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0(12)
    • [14].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近期疗效及对性功能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18)
    • [15].共情护理结合常规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20(12)
    • [16].达芬奇机器人与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04)
    • [17].结合临床参数及免疫组化标志物分析影响早期(Ⅰ期)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重要因素[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22)
    • [18].醋酸甲地孕酮联合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效果[J]. 名医 2020(10)
    • [19].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50)
    • [20].子宫内膜癌的放射治疗[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0(06)
    • [21].难治性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0(06)
    • [22].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0(06)
    • [23].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杂志 2020(04)
    • [24].腹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20(16)
    • [25].针对性心理护理对腹腔镜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 2020(24)
    • [26].整合式心理护理联合全面引导护理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0(09)
    • [27].子宫内膜癌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20(20)
    • [28].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评价[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19)
    • [29].腹腔镜与开腹子宫内膜癌根治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0(06)
    • [30].磁共振与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09)

    标签:;  ;  ;  

    抑癌基因PTEN、P53与子宫内膜癌二元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