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水稻稻曲病(Rice False Smut)是一种水稻穗期病害,在世界主要稻作区都有发生。稻曲病病原菌有性态为子囊菌门麦角菌属稻麦角菌Clavicepsoryzae-sativa Has.,无性态为半知菌门绿核菌属Ustilaginoideavirens(Cooke)Takahashi。稻曲病“菌粉”呈墨绿色或黑色,混入稻谷后影响外观,降低品质。而且稻曲病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有色毒素C9H6O7及一种类似麦角碱的生物碱,对人、畜、家禽等造成危害,近年来稻曲病的发生有加重的趋势。仅2004年湖南因稻曲病损失稻谷1.37亿kg,直接经济损失2亿元。2006年在衡南县对自然发病的12个品种,进行稻曲病分布型调查,调查的数据经DPS软件中的种群空间分布型聚集度指标测定进行空间分布型分析。结果表明稻曲病属聚集分布型。比较多种调查方法的调查结果,认为五点取样方法最好。将3个主要发病组分,即病穗率、平均每穗病粒数、平均每千粒含病粒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得出平均每穗病粒数为主要组分,用此组分对101个品种用类平均聚类法进行聚类,在阈值取0.400时,将这101个水稻品种分成6类,其品种的田间抗性级别对应划分为6级,即0级:平均每穗病粒数为0.000~0.111;1级:平均每穗病粒数0.112~0.400;3级:平均每穗病粒数0.401~0.610;5级:平均每穗病粒数0.611~1.010;7级:平均每穗病粒数1.011~1.760;9级:平均每穗病粒数≧1.761。根据此分级标准,将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划分为6个类型:0为高抗品种(HR);1级为抗性品种(R);3级为中抗品种(MR);5级为中感品种(MS);7级为感病品种(S);9级为高感品种(HS)。对15个品种每穗病粒数与千粒重、产量损失率、空秕率分别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穗病粒数与千粒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产量损失率、空秕率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007年对湖南33个县(市、区)进行了稻曲病发生情况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稻曲病在湖南省发生比较普遍,无论是杂交稻还是常规稻,均有不同程度发生。湖南主栽水稻品种普遍表现抗病性不强,且各品种(组合)之间田间抗性差别不显著。田间表现为较抗的杂交水稻品种(组合)的母本分别来自于准S、川香28A(29A)、湘8A、珍汕97A。不同产稻区大致的发病严重度趋势是丘陵>山区>平川。对12个不同抗、感病品种在抽穗前7~10d,用注射接种稻曲病菌分生孢子,自接种后1d,3d,5d,7d,测定品种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结果表明抗病品种的这3种酶活性在接种后迅速提高,变化幅度较大;而感病品种的则在接种后酶缓慢增加,变化幅度不大。稻曲病菌因生长缓慢,病谷粒所带杂菌较多,常伴生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因而在室内分离、培养与纯化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以往的分离成功率很低。经笔者实验比较,发现采用稻曲球不同层次组织块分离法是比较理想地得到菌株的方法。胁本哲氏培养基是目前比较适宜稻曲病菌生长的培养基。选用10个随机引物,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来自于湖南24个县(区)的53个稻曲病菌株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78的水平上,将供试的53个菌株划分为5个谱系,即Ⅰ、Ⅱ、Ⅲ、Ⅳ、Ⅴ。这5个谱系所含菌株数分别为42个、7个、2个、1个和1个,分别占总株数的79%、13%、4%、2%和2%,其谱系Ⅰ为优势谱系。由此说明湖南稻曲病菌遗传群体有分化,但分化不明显;来自同一地区和不同地区的同一品种的菌株大多数聚集在同一类。难以划分出明显的地理宗谱,据此初步认为稻曲病菌是一种遗传比较稳定的病原菌。经2007年在株洲攸县城关镇和花垣县吉卫农场进行稻曲病田间药效试验,外资企业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应得24%悬浮剂、15%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好力克430克/升SC;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的30%苯醚甲·丙环唑EC(爱苗)平均防效均在80%以上。而国内扬州市苏灵农药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15.5%井岗霉素·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和吉林省八达农药有限公司生产的300克/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田间防治效果也达到75%以上。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稻曲病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9(05)
- [2].稻曲病气象风险评估及适宜度等级预测技术[J]. 植物保护 2017(01)
- [3].只要抓紧早防 稻曲病完全可以应对[J]. 农药市场信息 2017(22)
- [4].中粳稻曲病防治时期试验小结[J]. 农技服务 2017(12)
- [5].水稻稻曲病的发生机理与防治[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0)
- [6].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1)
- [7].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20(10)
- [8].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村科技 2019(06)
- [9].稻曲病科学防控策略[J]. 农药市场信息 2019(19)
- [10].浙南山区单季杂交稻稻曲病发生与气候的关系及防控[J]. 中国稻米 2018(05)
- [11].3种药剂防治稻曲病药效试验[J]. 植物医生 2017(10)
- [12].稻曲病的防治[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06)
- [13].杂交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2)
- [14].浙江省稻曲病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技术[J]. 生态学杂志 2019(07)
- [15].黑龙江省南部水稻品种稻曲病抗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5)
- [16].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05)
- [17].不同药剂及施药期防治超级稻稻曲病效果试验初报[J]. 农家之友(理论版) 2011(01)
- [18].怎样防治稻曲病[J]. 农村百事通 2009(13)
- [19].意莎雷防治稻曲病田间药效示范试验[J]. 农业灾害研究 2018(01)
- [20].稻曲病近年流行规律及治理对策探讨[J]. 中国植保导刊 2018(05)
- [21].不同穗型粳稻品种(系)稻曲病粒在穗内粒位上的分布[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06)
- [22].豫南稻区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农民科技培训 2012(08)
- [23].稻曲病的防治对策[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07)
- [24].稻曲病防治技术研究初报[J]. 湖北植保 2008(01)
- [25].稻曲病生防菌的筛选与鉴定[J]. 农药 2020(09)
- [26].江西省稻曲病综合防治技术[J]. 乡村科技 2018(30)
- [27].甬优12抽穗动态调查及稻曲病预防适期研究[J]. 中国稻米 2019(01)
- [28].浙江省水稻主栽品种抗稻曲病性鉴定与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 2018(02)
- [29].水稻破口前合理用药防治稻曲病和稻瘟病[J]. 农药市场信息 2020(18)
- [30].豫南稻区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J]. 中国农技推广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