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严重危害作物生长的一种细菌性土传病害。至今已发现该病菌可侵染44个科近300多种植物。青枯病防治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植株品种、土壤管理、栽培管理、施肥状况、气候等。因此,青枯病的防治不能单靠某一种方法的作用,而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进行防治。目前在番茄青枯病的多种防治方法中,生物防治对番茄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在立足于生物防治的基础上,以水培番茄系统作为青枯病研究的媒介,从番茄防御酶、生防菌及营养元素等三方面对番茄青枯病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防治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通过稀释涂布法和菌脓分离法获得强致病力青枯菌株。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证明,菌脓分离法有利于获得强致病力菌株,所用时间短,纯化次数少,且所分离菌株的致病性保持时间长。分离时期以植株发病初期分离的青枯菌株致病力最强。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均匀试验设计研究了水培条件下番茄青枯病发生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青枯病发生的最佳条件为:番茄苗龄4~5叶期,伤根,营养液pH6.4,温度32℃,环境湿度80%,EC 2.2ms/cm,青枯菌接种浓度6.3×108cfu/mL。3.通过拮抗试验从健康番茄植株根际土壤中获得4株对青枯菌具有强拮抗性的菌株,并用LuxAB和链霉素、四环素进行标记,命名为S59、S8、S57、S43。经进一步拮抗试验、催芽试验、防效测验及在番茄根部的定殖测定试验,筛选出具有强定殖力,可在番茄根际和茎中大量繁殖,且对导管和根表面青枯菌有强的抑制作用的S59菌株。4.通过改变营养液Ca2+、K+浓度分别与拮抗菌S59的共同作用,对番茄苗青枯病发病率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S59与K+结合施用有利于提高番茄植株抗性,增强防病能力。同时,在拮抗菌S59浓度不变的条件下,番茄青枯病发病率随K+浓度的升高而下降,从40.1%下降到32.4%,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2.0%,防效上升9.1%,作用显著。而在水培条件下Ca2+浓度的增加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是不利的,当Ca2+浓度由3.5mmol/L上升到9.5mmol/L时,发病率从39.5%上升到48.7%,其防效下降了11.5%。5.通过对番茄生理生化分析研究表明,经不同K+浓度与拮抗菌处理的番茄苗,苯丙氨酸酶(PAL)、过氧化物酶(PPO)、多酚氧化酶(POD)活性均在处理后有明显的提高,且随K+浓度的升高而升高;Ca2+与拮抗菌处理的番茄苗三种酶活性,围绕对照3.5mmol/L浓度处理起伏变化,呈无规律性,各浓度间差异不显著。番茄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经不同Ca2+浓度与拮抗菌S59处理后,具有随Ca2+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不同K+浓度与拮抗菌S59处理的番茄苗SOD酶活性无明显变化。从番茄苗四种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曲线看,拮抗菌的加入使各酶活性的峰值出现时间有所推迟。以上研究结果,对番茄青枯病的持续有效控制、新生防菌剂的开发、番茄栽培管理、施肥管理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同时对其他植物土传病害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缩略语表第一章 文献综述1.1 青枯病的发生1.1.1 青枯病的危害1.1.2 青枯病的感染病原1.1.3 青枯菌的侵染及植株表现症状1.1.4 青枯病的发生规律1.2 青枯病的防治现状1.2.1 生物防治1.2.2 物理、化学防治1.2.3 抑病土的研究1.2.4 营养元素在植株抗病中的作用1.3 植株对青枯病的抗病机制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 青枯菌及其拮抗菌的分离和筛选2.1 材料2.1.1 供试作物2.1.2 菌种来源2.1.3 主要试验器材2.1.4 培养基2.2 方法2.2.1 青枯菌的分离2.2.1.1 刮取维管组织分离法2.2.1.2 青枯菌菌脓分离法2.2.2 青枯菌的抗性筛选2.2.3 青枯菌致病性检测方法的测定2.2.4 拮抗菌的分离筛选2.2.4.1 样品采集方法2.2.4.2 拮抗菌的筛选2.2.4.3 分离菌体的抑菌测定2.2.5 拮抗菌拮抗机制的研究2.2.5.1 代谢产物对病原菌的抗菌作用测定2.2.5.2 菌体对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测定2.2.5.3 拮抗菌生长曲线与其抗性的关系2.3 结果与分析2.3.1 青枯菌的分离筛选2.3.2 青枯菌致病性接种方法的筛选结果2.3.3 拮抗菌的筛选结果2.3.4 拮抗菌拮抗机制的研究2.3.4.1 拮抗菌的抑菌作用测定结果2.3.4.2 拮抗菌抗菌机制研究结果2.3.4.3 拮抗菌生长曲线与抗性产物的关系2.4 结论与讨论第三章 水培系统下青枯病发病条件的研究3.1 材料3.1.1 主要试验器材3.1.2 供试细菌3.1.3 供试植株3.2 方法3.2.1 青枯菌最适波长和生长曲线的测定3.2.2 水培营养液的选择3.2.3 番茄幼苗的培养管理3.2.4 青枯菌对水培番茄苗致病条件的研究3.2.4.1 青枯菌悬液的制备3.2.4.2 水培苗的接种处理3.2.4.3 青枯菌最佳培养时间的测定3.2.4.4 青枯菌最佳接种浓度的测定3.2.4.5 青枯菌致病性最适温度的测定3.2.4.6 青枯菌致病性最佳营养液pH值测定3.2.4.7 番茄生长期对青枯菌致病性的影响测定3.2.5 青枯菌水培环境下致病条件的优化3.2.6 病情调查分析3.2.6.1 番茄青枯病发病率3.2.6.2 病情指数3.2.6.3 数据分析3.3 结果与分析3.3.1 青枯菌的最适波长的测定3.3.2 青枯菌株的生长曲线3.3.3 水培营养液的筛选结果3.3.4 青枯菌对水培番茄苗致病条件的研究3.3.4.1 青枯菌最佳培养时间的确定3.3.4.2 青枯菌接种浓度的测定结果3.3.4.3 温度对致病性的影响结果3.3.4.4 pH值对致病性的影响结果3.3.4.5 电导率(EC)对致病性的影响结果3.3.4.6 不同苗龄接种青枯菌对发病的影响3.3.5 最佳致病条件优化结果3.3.5.1 均匀试验设计3.3.5.2 试验数据分析3.3.5.3 优化结果的检验3.4 结论与讨论第四章 拮抗细菌定殖规律及生防效果的研究4.1 材料4.1.1 供试菌株4.1.2 培养基4.1.3 供试作物4.2 方法4.2.1 luxAB基因向拮抗菌的转化标记(三亲本杂交法)4.2.2 标记菌株稳定性测定4.2.3 标记拮抗菌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研究4.2.3.1 青枯菌、拮抗菌悬液的准备4.2.3.2 标记拮抗菌的室内催芽效果试验4.2.3.3 标记拮抗菌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测定4.2.4 标记拮抗菌生防效果及定殖能力的测定4.2.4.1 标记拮抗菌对番茄苗青枯病发病率的影响4.2.4.2 拮抗菌与青枯菌在番茄根部竞争能力测定4.2.5 计算方法4.3 结果与分析4.3.1 luxAB基因向拮抗菌菌株的导入结果4.3.2 标记拮抗菌的稳定性检测结果4.3.3 标记拮抗菌的抑菌结果4.3.4 标记拮抗菌的催芽试验测定4.3.5 标记拮抗菌对番茄植株生长影响的结果4.3.6 标记拮抗菌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4.3.7 不同浓度S8、S59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结果4.3.8 拮抗菌S8、S59与青枯菌在根部相互作用的定殖结果4.4 结论与讨论第五章 拮抗菌与钙、钾协同作用的防病研究5.1 材料5.1.1 主要试剂5.1.2 主要试验器材5.1.3 供试菌种5.2 方法5.2.1 不同浓度的钙、钾元素及拮抗菌对番茄抗性的影响研究5.2.1.1 不同浓度钙、钾元素浓度设计5.2.1.2 试验处理方法5.2.2 不同浓度钙、钾对番茄苗生长的影响5.2.3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5.2.3.1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5.2.3.2 多酚氧化酶(PPO)的测定5.2.3.3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测定5.2.3.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5.3 数据分析方法5.3.1 实验数据采用EXCELL进行分析5.3.2 病情调查分析5.4 结果与分析5.4.1 钙、钾元素对番茄苗生长的影响5.4.2 钙、钾与拮抗菌协同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效5.4.3 钙、钾、拮抗菌对番茄苗防御酶活性的影响5.4.3.1 钙、钾和拮抗菌对番茄PAL活性的影响5.4.3.2 钙、钾和拮抗菌对番茄PPO活性的影响5.4.3.3 钙、钾和拮抗菌对番茄POD活性的影响5.4.3.4 不同浓度的钙、钾和拮抗菌对番茄SOD活性的影响5.5 结论与讨论参考文献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附录Ⅰ 图片部分附录Ⅱ 试验涉及的试剂和培养基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青枯病论文; 青枯雷尔氏菌论文; 水培论文; 生物防治论文; 番茄论文; 防御酶酶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