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荧光分析技术研究北极微藻对温度、光照变化的响应

利用荧光分析技术研究北极微藻对温度、光照变化的响应

论文摘要

荧光分析方法能对藻类生物量、群落组成、生产力和生理状态进行有效监测,具有灵敏度高和干扰小的特点。本文采用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脉冲-振幅-调制:Pulse-Amplitude-Modulation,简称为PAM技术)、流式细胞术(FCM)和荧光光谱三种活体荧光技术,研究了北极微藻对温度和光照变化的响应,建立了一种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对北极微藻进行综合监测的新方法。本文选取了北极异帽藻(Heterocapsa arctica)、红胞藻(Rhodomonas sp.)、衣藻(Chlamydomonas sp.)和Micromonas sp. 4种北极微藻作为研究对象,在预实验的基础上,选取5000 lux固定光照强度下3个不同温度水平(北极异帽藻和红胞藻为-2°C、2°C和6°C,衣藻和Micromonas sp.为-2°C、6°C、10°C)和6°C条件下3个不同光照强度水平(5000 lux、15000 lux和25000 lux)对4种北极微藻进行实验室培养,研究了主要环境因子温度和光照对其生长和生理状态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对4种北极微藻在不同的温度、光照条件下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快速光曲线拟合参数(动态荧光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极异帽藻、红胞藻、衣藻和Micromonas sp.在其对应的3个培养温度水平下生长健康,并且分别在6°C,2°C,6°C和-2°C时光合能力最强;4种北极微藻在3个不同光照水平下光合生理变化特征相似,在15000 lux和25000 lux两个较强光照条件下,最大光合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没有提高,且捕光能力下降; 25000 lux光照强度下,除衣藻以外,其余3种藻均处于胁迫状态,但对强光的耐受能力增强。(2)对直径﹤20μm的3种北极微藻,红胞藻、衣藻和Micromonas sp.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3个不同温度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2种微型北极微藻红胞藻和衣藻的细胞大小对温度变化有显著响应,且不同培养时间之间差异显著(P﹤0.05);3种藻在-2°C条件下具有最高的单细胞Chl a含量,该色素在低温下起到补偿作用,红胞藻相对最高的单细胞藻胆素含量也使之能更有效的利用光能,而衣藻和Micromonas sp.的类胡萝卜素含量,在低温下显著高于两个较高温度下(P﹤0.05),且在生长延迟期内迅速上升,出现明显的峰值,起到低温下的保护作用。3个光照条件下流式细胞术光学信息分析结果表明:红胞藻的藻胆素含量在光照强度升高到25000 lux条件下显著降低,以减小对光的吸收;衣藻的单细胞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较强光照条件下显著升高(P﹤0.05),起到光保护作用,且在3个光照强度条件下细胞快速增殖使细胞碳含量、单细胞Chl a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指数生长期内迅速降低,说明衣藻对强光的耐受能力较强,生长活跃;Micromonas sp.在较强光照下单细胞Chl a显著降低(P﹤0.05),类胡萝卜素含量则显著升高(P﹤0.05)。(3)研究了微藻中不同的光合色素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的光合色素对于环境变化表现出不同的特征。3个温度条件下光谱荧光强度比值分析表明:6°C条件下,Chl a(438 nm)本身是4种藻维持种群生存的最有效色素;类胡萝卜素(490 nm)(FCM中的橙色荧光)与Chl c(460 nm)为维持低温下较高的光合活性起到积极作用;衣藻和Micromonas sp.所含的Chl b对维持10°C下种群生存起到积极作用。光强对北极微藻色素的影响比温度小,其中Chl c对红胞藻在15000 lux条件下产生高的生物量产生积极作用,藻胆素则对红胞藻在5000 lux条件下维持种群生存起到积极作用。(4)考察了温度和光照对北极微藻种群丰度和种群Chl a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光照对北极微藻种群丰度和生物量有显著影响。北极微藻在低温下光合生理正常但生长相对缓慢,较高温度条件下延迟期减短,种群丰度增加,而强光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细胞分裂,使种群丰度增加。北极异帽藻、红胞藻、衣藻和Micromonas sp.在其对应的3个培养温度范围内分别在-2°C、2°C、10°C和-2°C条件下具有最高的种群Chl a荧光强度。在3个光照条件下,北极异帽藻和红胞藻在15000 lux条件下种群Chl a荧光强度最高,衣藻和Micromonas sp.在5000 lux条件下种群Chl a荧光强度最高。总的来说,微藻动态荧光是两种静态光学的综合反映,静态荧光为动态荧光提供了机理。FCM荧光测量更加灵敏但是较为粗略,而光谱荧光则较为细化,再配合以分辨率高的小波分析法,使对光合色素荧光变化的研究更加精确。所以,本文综合运用3种不同的荧光技术,对北极微藻在不同温度、光照条件下的光合生理、单细胞光学性质和荧光光谱进行研究,为实现北极微藻在快速变化环境下的综合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荧光分析方法在微藻研究中的应用
  • 1.1.1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
  • 1.1.2 流式细胞术
  • 1.1.3 荧光光谱法
  • 1.2 温度、光照与北冰洋微藻
  • 1.2.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北冰洋环境快速变化
  • 1.2.2 温度和光照对微藻的影响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试剂
  • 2.1.1 仪器
  • 2.1.2 材料与试剂
  • 2.2 微藻的选择及其实验室培养
  • 2.2.1 实验藻种的选用
  • 2.2.2 微藻的实验室培养
  • 2.3 微藻活体荧光数据的测量
  • 2.3.1 PAM 技术测量
  • 2.3.2 FCM 测量
  • 2.3.3 活体荧光光谱测量
  • 3 北极微藻的 PAM 技术分析
  • V/FM值的影响'>3.1 温度和光照变化对北极微藻FV/FM值的影响
  • 3.1.1 温度对北极微藻Fv/Fm的影响
  • 3.1.2 光照对北极微藻Fv/Fm的影响
  • 3.2 温度变化对北极微藻快速光曲线(RLC)拟合参数的影响
  • 3.2.1 温度对北极异帽藻RLC 拟合参数的影响
  • 3.2.2 温度对红胞藻RLC 拟合参数的影响
  • 3.2.3 温度对衣藻RLC 拟合参数的影响
  • 3.2.4 温度对Micromonas sp. RLC 拟合参数的影响
  • 3.3 光照变化对北极微藻快速光曲线(RLC)拟合参数的影响
  • 3.3.1 光照对北极异帽藻RLC 拟合参数的影响
  • 3.3.2 光照对红胞藻RLC 拟合参数的影响
  • 3.3.3 光照对衣藻RLC 拟合参数的影响
  • 3.3.4 光照对Micromonas sp. RLC 拟合参数的影响
  • 3.4 小结
  • 4 北极微藻的流式细胞术分析
  • 4.1 FCM 数据预处理
  • 4.2 北极微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 4.2.1 红胞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 4.2.2 衣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 4.2.3 Micromonas sp.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 4.3 北极微藻对光照变化的响应
  • 4.3.1 红胞藻对光照变化的响应
  • 4.3.2 衣藻对光照变化的响应
  • 4.3.3 Micromonas sp.对光照变化的响应
  • 4.4 小结
  • 5 北极微藻的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 5.1 荧光光谱数据处理
  • 5.1.1 原始荧光光谱数据预处理
  • 5.1.2 数据处理
  • 5.2 北极微藻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 5.2.1 不同温度条件下北极微藻荧光光谱相似性分析
  • 5.2.2 不同温度条件下北极微藻荧光光谱变化分析
  • 5.3 北极微藻对光照变化的响应
  • 5.3.1 不同光照条件下北极微藻荧光光谱相似性分析
  • 5.3.2 不同光照条件下北极微藻荧光光谱变化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文献计量的微藻收获技术研究分析[J]. 工业微生物 2020(01)
    • [2].海洋真核微藻粒级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素[J]. 中国环境科学 2020(06)
    • [3].微藻固碳技术基础及其生物质应用研究进展[J]. 当代化工 2020(06)
    • [4].以专利角度谈微藻油的提取方法[J]. 中国科技信息 2019(14)
    • [5].基于微藻气候生长模型的微藻柴油水足迹分析[J]. 太阳能学报 2019(07)
    • [6].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研究进展[J]. 水处理技术 2019(10)
    • [7].基于污水处理的微藻培养研究进展[J]. 环境工程 2016(03)
    • [8].微藻多糖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 2016(06)
    • [9].乙醇在微藻产业中的应用[J]. 酿酒科技 2015(01)
    • [10].能源微藻开发利用的研究[J]. 广州化工 2015(10)
    • [11].基于开放池培养的微藻生物柴油经济成本分析[J]. 太阳能学报 2015(02)
    • [12].能源微藻及其生物炼制的现状与趋势[J]. 生物产业技术 2015(04)
    • [13].水生微藻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 农村科学实验 2017(01)
    • [14].试析微藻油和鱼油中DHA的特性及应用[J]. 科学中国人 2017(23)
    • [15].刘进:激扬青春探索微藻奥妙[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3(12)
    • [16].适盐微藻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研究[J]. 中国盐业 2011(03)
    • [17].中国石化成功开发微藻生物质利用成套技术[J]. 中国石化 2020(09)
    • [18].产油微藻的筛选、培养及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0(11)
    • [19].基于微藻培养的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设计[J]. 教育现代化 2020(01)
    • [20].环氧树脂涂层表面亲水性对微藻黏附性能的影响(英文)[J]. 过程工程学报 2020(07)
    • [21].产油脂微藻的分离、鉴定及筛选[J]. 现代食品科技 2018(12)
    • [22].处理猪场沼液的微藻筛选及其净化效果评价[J]. 中国畜牧杂志 2019(02)
    • [23].微藻油的提取与功能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05)
    • [24].绿色无公害果园新宠——活性微藻液[J].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06)
    • [25].微藻碳捕捉技术的研究与发展[J]. 能源工程 2019(05)
    • [26].微藻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 2017(11)
    • [27].微藻在食品领域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17)
    • [28].适度破碎微藻细胞释放功能性蛋白的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8(17)
    • [29].石墨化碳对微藻油脂及微藻生物柴油的脱色研究[J]. 中国油脂 2016(10)
    • [30].面向“十三五”的中国微藻产业:对接大健康,融入大水产[J]. 生物学杂志 2017(02)

    标签:;  ;  ;  ;  

    利用荧光分析技术研究北极微藻对温度、光照变化的响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