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毒力论文-王欢欢,张春姣,刘梦铭,朱鹏,薛超彬

协同毒力论文-王欢欢,张春姣,刘梦铭,朱鹏,薛超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协同毒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杀虫剂,瓜蚜,协同增效,氟吡呋喃酮

协同毒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欢欢,张春姣,刘梦铭,朱鹏,薛超彬[1](2019)在《氟啶虫胺腈等11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及协同增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寻防治瓜蚜的高效协同增效药剂组合,采用叶片带虫浸渍法测定了氟啶虫胺腈等11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结果表明:处理后24 h,氟啶虫胺腈对瓜蚜的毒力最高,吡蚜酮最低,LC_(50)值分别为10.15和369.63 mg/L;48 h时依然是氟啶虫胺腈毒力最高,而高效氯氟氰菊酯最低,LC_(50)值分别为2.35和117.57 mg/L。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增效药剂筛选,结果表明:按质量比计,氟啶虫酰胺与吡蚜酮1:1、氟吡呋喃酮与吡蚜酮1:5、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几种组合的增效作用显着,共毒系数分别达1 271、820、561、1 277和478。研究结果可为田间瓜蚜的高效化学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农药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欢欢[2](2019)在《九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及协同增效药剂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又称棉蚜,属半翅目蚜科,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是瓜类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害虫。瓜蚜以成虫和若虫在寄主植物叶背以及生长点上取食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甚至枯落。瓜蚜还会引发植株煤污病并传播各种病毒病等多种病害。由于其世代短,发生量大,抗药性发展迅速,对黄瓜等瓜类蔬菜的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所以,瓜蚜成为瓜类蔬菜生产管理的重要防治对象。为有效防控瓜蚜,减少农药用量、延缓蚜虫抗药性,提高化学农药对瓜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测定了瓜蚜对常用药剂的敏感性,进行了混配药剂的增效作用研究,并进行了协同增效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从中筛选出了两个协同增效药剂,为瓜蚜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瓜蚜对九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泰安地区瓜蚜对五大类杀虫剂的九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氟吡呋喃酮对瓜蚜24h和48h的毒力较高,48h的LC_(50)值分别为2.35 mg/L和5.42 mg/L。吡蚜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9种杀虫剂中对瓜蚜毒力相对较低,48h的LC_(50)值分别为86.33 mg/L和117.57 mg/L。2.协同增效药剂筛选本试验设定了氟吡呋喃酮与吡蚜酮、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分别与呋虫胺、溴氰虫酰胺等混配组合及不同质量比,并测定这些药剂组合对瓜蚜的毒力。毒力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与吡蚜酮1∶5、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螺虫乙酯与呋虫胺8∶1、螺虫乙酯与溴氰虫酰胺10∶1、螺虫乙酯与氟吡呋喃酮8∶1、螺虫乙酯与氟啶虫胺腈10∶1等药剂组合的增效作用比较显着,且由于混配质量比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增效作用。3.田间药效试验选择吡蚜酮、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四种单剂以及四个混配增效组合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表现出较好的田间防效,在试验剂量22.5 g a.i./hm~2和38.25 g a.i./hm~2下均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天和7天的防效分别在80%和90%以上;氟啶虫胺腈在试验剂量7.5~22.5 g a.i./hm~2下也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天和7天的防效保持在70%~99.72%;而吡蚜酮虽然在速效性上表现很差,但持效性方面表现优良,药后1天防效约30%,药后7天防效达到90%;高效氯氟氰菊酯速效性较差,持效性一般,药后一天防效防效约60%,而药后14天防效下降。协同增效药剂方面,6.25 g a.i./hm~2的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与67.5g a.i./hm~2的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混剂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天的防效即达到84%以上,施药后3、7、14天防效迅速上升,保持在95%以上,能有效控制瓜蚜的长期为害,从经济和药效的角度综合考虑,推荐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协同增效组合用于瓜蚜的防治。(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01)

张春姣[3](2018)在《五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检测及协同增效药剂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蚜虫为重要的农业害虫,具有繁殖快、品种多、世代周期短的特点,因此对其防治较为困难。研发高效、安全、经济的杀蚜剂是新农药研发的热点之一。本研究以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为供试对象,通过室内生物测定试验,检测了瓜蚜对吡蚜酮、溴氰虫酰胺、氟啶虫酰胺、噻虫胺和呋虫胺的毒力,并且将这些药剂进行了两元混配,初步筛选出了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配比组合,通过田间药效试验,从中筛选获得一个高效药剂增效组合。主要结果如下:1.五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检测以瓜蚜为研究对象,采用吡蚜酮、溴氰虫酰胺、氟啶虫酰胺、噻虫胺和呋虫胺等5种杀虫剂,进行杀蚜活性的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虫酰胺、氟啶虫酰胺、噻虫胺和呋虫胺对供试蚜虫均具有较高的活性。吡蚜酮、溴氰虫酰胺、氟啶虫酰胺、噻虫胺和呋虫胺等5种杀虫剂的LC_(50)分别为:369.63 mg/L、129.34 mg/L、107.37 mg/L、24.71mg/L和16.51 mg/L。2.不同药剂的混配筛选根据杀虫剂的不同作用机理,选取溴氰虫酰胺+噻虫胺、氟啶虫酰胺+吡蚜酮、溴氰虫酰胺+呋虫胺叁组药剂进行混配,根据单剂的致死中浓度设置不同混配比例,溴氰虫酰胺+噻虫胺选取1:1、3:1、5:1、7:1、9:1、11:1、13:1等7个比例进行混配筛选测定。氟啶虫酰胺+吡蚜酮选取3:1、1:1、1:3、1:5、1:7等5个比例进行混配药剂增效筛选测定。溴氰虫酰胺+呋虫胺选取1:1、4:1、8:1、10:1、12:1、14:1、16:1等7个比例进行混配药剂增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除溴氰虫酰胺+噻虫胺3:1、溴氰虫酰胺+呋虫胺1:1和4:1叁组混配药剂的增效作用不明显,其余各组混配药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3.田间药效试验初探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 d,6 g a.i./hm~2的2%溴氰虫酰胺∶噻虫胺(9:1)混剂的防效最高,为95.36%,显着高于其他各个处理。药后3 d,120 g a.i./hm~2的5%噻虫胺可湿性粉剂和6 g a.i./hm~2的2%溴氰虫酰胺∶噻虫胺(9:1)混剂的防效最高,分别为97.76%、97.23%,显着高于其他处理。120 g a.i./hm~2的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防效次之,为94.31%,30 g a.i./hm~2的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相对较差,防效为70.99%。药后7 d,防效最好的是120 g a.i./hm~2的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120 g a.i./hm~2的5%噻虫胺可湿性粉剂,防效分别为99.99%、100.00%。药后14 d,各个处理防效均达到95%以上,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叁个处理和60 g a.i./hm~2的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与60 g a.i./hm~2的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30 g a.i./hm~2、60 g a.i./hm~2的20%呋虫胺悬浮剂存在显着性差异,与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性不显着。从整个14天的防效来看,各供试药剂均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04-01)

杨帆,杨素娟,曹利军,耿涌鑫,张杰[4](2016)在《对舞毒蛾高毒力Bt杀虫蛋白协同增效组合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innaeus)是世界性的重要农林业害虫。研究Bt蛋白对舞毒蛾幼虫的毒杀作用,筛选出高毒力Bt蛋白及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蛋白组合,将为舞毒蛾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提取11种Bt蛋白对人工喂养的3日龄舞毒蛾幼虫进行初步筛选,初筛结果发现Cry1Ac、Cry2Ab、Cry1Ca、Vip3Aj 4种蛋白具有较高毒力。进而分别测定了这4种蛋白的LC50;7 d的生测结果表明,杀虫毒力最高的为Cry1Ac蛋白,LC_(50)达到了2.47μg/g;Cry2Ab和Cry1Ca两种蛋白的LC_(50)分别为29.19和42.45μg/g,表现出了较强的杀虫活性;而Vip3Aj的LC_(50)为101.26μg/g,具有中等毒力,这是首次发现该新基因表达产物具有杀虫活性。然后进一步将Cry1Ac与Cry2Ab、Cry1Ac与Cry1Ca、Cry1Ac与Vip3Aj、Cry2Ab与Cry1Ca按1:1混配,测定蛋白组合的杀虫活性并计算增效因子。结果发现,Cry1Ac+Cry2Ab混配蛋白LC_(50)达到0.64μg/g,协同毒力指数最高,为7.098,具有很强的协同增效作用;Cry1Ac+Cry1Ca和Cry1Ac+Vip3Aj混配蛋白LC_(50)分别达到0.76和1.06μg/g,协同毒力指数分别为6.162和4.539,也具有显着的增效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王爽[5](2015)在《结核杆菌两个毒力因子CFP-10和ESAT-6协同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内长期寄生可以引起结核病。小分子分泌蛋白CFP-10和ESAT-6是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因子,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致病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宿主寄生于胞内的过程中,结核分枝杆菌的两个毒力因子CFP-10和ESAT-6在宿主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仍不清楚。本课题组前期构建了CFP-10-PEGFP-N1和ESAT-6-PEGFP-N1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真核细胞,初步观察了两个毒力因子单独作用对宿主细胞凋亡的影响。目的: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实验采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荷有红色荧光报告基因的CFP-10-PDsRed1-N1,与荷有绿色荧光报告基因的ESAT-6-PEGFP-N1共同转染真核细胞,获得CFP-10基因和ESAT-6基因在同一细胞内表达的细胞模型,进而初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毒力因子CFP-10、ESAT-6协同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双酶切CFP-10-PEGFP-N1真核重组表达质粒,获得CFP-10基因片段,将CFP-10基因插入PDs Red1-N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含有红色荧光报告基因的CFP-10-PDsRed1-N1真核重组表达载体。按照以下分组形式:1.PEGFP-N1组2.PDs Red1-N1组3.PEGFP-N1和PDs Red1-N1双转染组4.CFP-10-PDsRed1-N1组5.ESAT-6-PEGFP-N1组6.CFP-10-PDsRed1-N1和ESAT-6-PEGFP-N1双转染组7.脂质体组8.空白对照组采用脂质体方法转染293FT细胞,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细胞出现的荧光情况,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内CFP-10蛋白和ESAT-6蛋白的表达状况,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分析转染后的细胞中CFP-10蛋白和ESAT-6蛋白共定位的情况。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四个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Caspase-8、Caspase-3在转染前后细胞内的动态表达情况。结果:构建获得了序列正确的CFP10-PDsRed1-N1真核重组表达载体;获得了结核分枝杆菌两个毒力因子CFP-10基因和ESAT-6基因共同表达的真核细胞模型,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转染后的293FT细胞能够分别发出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证实融合蛋白PDSRED-CFP-10和PEGFP-ESAT-6在转染的细胞中获得表达,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观察,又发现转染空质粒PEGFP-N1和PDs Red1-N1组293FT细胞的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经merge后在细胞的一部分区域的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迭加为黄色,另外一部分区域仍保持红色荧光,提示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分布不完全一致;转染CFP10-PDs Red1-N1和ESAT6-PEGFP-N1组293FT细胞黄色荧光也分布于细胞质,经merge后在胞质中均为黄色,提示红色荧光与绿色荧光分布一致。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四个凋亡相关基因在转染前后细胞内的动态表达的结果显示,CFP-10-PDsRed1-N1和ESAT-6-PEGFP-N1双转染组的细胞中,转染后24 h的Bcl-2基因的表达量比转染后12 h增加幅度大,转染后24 h的Bax基因的表达量比转染后12 h增加幅度小,且Bax/Bcl-2比率变化呈下降趋势,并在24 h降低幅度大。在CFP-10-PDsRed1-N1和ESAT-6-PEGFP-N1双转染组的细胞中,转染后24 h的Caspase-8基因表达量比转染后12 h降低幅度大,与此同时,转染后24 h的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比转染后12h降低幅度大,且随时间的增加,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获得CFP-10-PDs Red1-N1真核重组表达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正确表达,成功构建了两个毒力因子CFP-10基因和ESAT-6基因在同一细胞内表达的细胞模型,CFP-10基因和ESAT-6基因在同一个细胞内表达互不干扰,其蛋白产物在细胞中的分布是一致的,提示这两个毒力因子在细胞内可能是以复合物的形式存在和发挥作用。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对各组细胞进行凋亡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发现CFP-10/ESAT-6复合物可能影响细胞内的Bax/Bcl-2比率,使之下降。CFP-10-PDsRed1-N1和ESAT-6-PEGFP-N1双转染组和PEGFP-N1和PDs Red1-N1双转染组Caspase-8和Caspase-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降低。(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5-06-01)

杨帆[6](2015)在《舞毒蛾高毒力Bt杀虫蛋白及协同增效组合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Linnaeus)是世界性的重要农林业害虫。研究Bt蛋白对舞毒蛾幼虫的毒杀作用,筛选出高毒力Bt蛋白及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蛋白组合,将为舞毒蛾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提取了十一种Bt蛋白对叁日龄舞毒蛾幼虫进行初步筛选,初筛结果显示Cry 1Ac、Cry 2Ab、Cry 1Ca、Vip3Aj四种蛋白具有较高毒力。进而分别测定了这四种蛋白7天的LC50。结果表明,杀虫毒力最高的为Cry1Ac,其LC50达到了2.47 μg/g;Cry3Ab和Cry1Ca的LC50分别为29.19μg/g和42.45μg/g,表现出了较强的杀虫活性;而Vip3Aj的LC50为101.26 μg/g,具有中等毒力,该结果是对Vip3Aj具有杀虫活性的首次报道。进一步将4种蛋白组合(Crr1Ac与Cry2Ab、Cry1Ac与Cry1Ca、Cry1Ac与Vip3Aj、 Cry2Ab与Cry1Ca)按1:1混配,测定蛋白组合对舞毒蛾的杀虫活性和增效作用。结果发现,Cry1Ac+Cry2Ab混配蛋白LC50达到0.64 μg/g,协同毒力指数最高,为7.098,具有很强的协同增效作用;Cry1Ac+Cry1Ca和Cry1Ac+Vip3Aj混配蛋白LC50分别达到0.76μg/g和1.06μg/g,协同毒力指数分别为6.162和4.539,具有显着的增效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15-05-01)

孙明,关贵全,任巧云,罗建勋[7](2011)在《球孢白僵菌与溴氰菊酯的协同效应及对小亚璃眼蜱的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小亚璃眼蜱的防控仍以化学药物防治为主,随着蜱耐药性问题的产生以及人们对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等环境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该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转移到蜱的免疫学和生物学防治等绿色控制方法上来。在害虫防治上,生防真菌具有持效期长的优点,但又因其杀虫速度相对缓慢,以及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存在田间防治效果不稳定等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真菌杀虫剂的应用。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国外近年很注重筛选与生防真菌孢子生物相容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杀虫剂作为其增效剂,在亚致死剂量下与真菌孢子协同作用于靶标害虫。本研究对前期筛选得到的溴氰菊酯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B.bAT17菌株的生物相容性做了研究,以测定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对球孢白僵菌B.bAT17菌株营养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菌药混用后对蜱的协同致病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溴氰菊酯对孢子萌发率的影响与浓度有很大的相关性,随着浓度的降低,孢子萌发率逐渐升高,浓度在250-2500 ppm时,溴氰菊酯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的生长起抑制作用;浓度在0.25-25 ppm时,球孢白僵菌菌落的直径随药物浓度的降低呈增大趋势,当浓度为0.25 ppm时抑制作用最小。采用不同浓度溴氰菊酯浸渍处理供试成蜱,饱血雌蜱死亡率随着农药浓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当浓度为0.25 ppm时,蜱致死率为7.14%,浓度为2500 ppm时,蜱致死率为92.85%。而球孢白僵菌B.bAT17菌株与不同浓度溴氰菊酯形成的配伍剂对蜱的致死率均达到100%,当浓度为0.25 ppm时,农药对真菌的生长及孢子萌发率影响极小,而且与孢子的相容性良好,对蜱的致死效果观察,比单独使用菌制剂和农药的效果都好,且在一周内将供试蜱全部杀死。开展菌药协同性的研究,既可缩短白僵菌制剂的作用时间,使菌剂增效,又可大幅度降低药物用量,提高其防治效果并可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蜱对化学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和化学药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本次实验结果也证实低浓度的溴氰菊酯与球孢白僵菌混用时,兼容性较好,这为蜱生防制剂的研发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1-18)

杨云艳,孔繁芳,李立涛,南宫自艳,宋萍[8](2010)在《嗜线虫致病杆菌对Bt抗性种群小菜蛾的毒力以及与Bt协同增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产量最大的微生物杀虫剂。但由于Bt制剂在田间大面积的单一使用,使得许多害虫已经对Bt产生了抗性。其中小菜蛾是田间发现的第一种对Bt产生抗性的害虫,近年来在全世界多个地方相继报道小菜蛾对Bt产生了抗性。因此,寻找新的杀虫物质,开发新的生物杀虫剂已成为生物防治领域一个迫切的问题。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us是与斯氏线虫(Steinernema)互惠共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近年来实验室和田间的大量试验表明,离体培养的嗜线虫致病杆菌的菌液或分离纯化的杀虫毒素喷施到叶片上或混合到人工饲料中都能杀死多种农业害虫。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表明,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株对十字花科蔬菜害虫菜粉蝶幼虫、小菜蛾幼虫、云斑粉蝶幼虫均有很高的杀虫活性。本试验的目的是检测Bt抗性小菜蛾种群是否对嗜线虫致病杆菌也有抗性。本试验首先用苏云金杆菌HD-73菌株(含Cry1 C蛋白毒素)对小菜蛾进行抗性筛选,获得了一个抗性指数为38.76的抗性种群。采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菌液对抗性及敏感种群小菜蛾幼虫的毒力,同时还以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小菜蛾为试虫,测定了嗜线虫致病杆菌HB310与Bt HD-73之间的增效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嗜线虫致病杆菌对Bt敏感种群和抗性种群小菜蛾幼虫的毒力差异不明显,即Bt抗性小菜蛾种群对嗜线虫致病杆菌没有明显抗性。增效试验测定结果表明:无论以敏感种群小菜蛾还是以抗性种群小菜蛾为试虫,HB310对HD-73均无增效作用,但HD-73对HB310均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本文来源于《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期刊2010-10-28)

高桂枝,苑姗姗,虞梅[9](2008)在《紫穗槐协同杀虫成分分离及其毒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紫穗槐叶和茎成分分离,得到6a,12a-脱氢-α-灰叶酚、6a,12a-脱氢鱼藤素、(±)灰叶素、(-)6-羟基-6a,12a-脱氢灰叶酚4个化合物。对大皱腮金龟甲毒力试验表明,这4个化合物单独给药杀虫活性较弱,按1:2.54:4.18:2.54天然比例混配,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LC5013.4898mg.L-1,共毒系数2318。给药方式和溶剂类型对杀虫活性有显着影响,室外叶面喷雾法明显优于室内浸蘸法,吐温水乳剂效果优于氯仿溶液。(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08年05期)

芮勇宇,阚飙,刘朋,高守一,刘延清[10](2006)在《我国霍乱弧菌毒力协同调节菌毛基因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我国霍乱弧菌(VC)毒力协同调节菌毛(tcpA)基因进行序列分析。方法38株VC的tcpA基因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13株O139群VC产毒株和15株EVC产毒株(均为流行株)的tcpA类型与EVC标准株N16961为同一类型,共有4个位点碱基发生变异,分为5个亚型。EVC流行株中2株非产毒株的tcpA类型,1株同N16961,1株为新类型。6株EVC非流行株均为非产毒株,分为2种新类型。2株非O1非O139群VC均为非产毒株,为2种新类型。4种新类型与国外4种类型基因和氨基酸序列比较,同源性为63·8%~84·6%和60·6%~91·7%,趋异性为17·8%~44·6%和8·8%~45·8%,tcpA基因所在的VPI毒力岛的结构是完整的,但部分基因存在一定变异。结论O139群VC产毒株可能起源于EVC产毒株,然后再进一步分化;在非产毒VC中发现4种新类型tcpA基因。(本文来源于《中华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06年04期)

协同毒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又称棉蚜,属半翅目蚜科,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是瓜类蔬菜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害虫。瓜蚜以成虫和若虫在寄主植物叶背以及生长点上取食汁液,使叶片卷缩,变黄,甚至枯落。瓜蚜还会引发植株煤污病并传播各种病毒病等多种病害。由于其世代短,发生量大,抗药性发展迅速,对黄瓜等瓜类蔬菜的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所以,瓜蚜成为瓜类蔬菜生产管理的重要防治对象。为有效防控瓜蚜,减少农药用量、延缓蚜虫抗药性,提高化学农药对瓜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本文测定了瓜蚜对常用药剂的敏感性,进行了混配药剂的增效作用研究,并进行了协同增效药剂的田间药效试验,从中筛选出了两个协同增效药剂,为瓜蚜的科学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瓜蚜对九种药剂的敏感性测定采用浸渍法分别测定了泰安地区瓜蚜对五大类杀虫剂的九种常用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和氟吡呋喃酮对瓜蚜24h和48h的毒力较高,48h的LC_(50)值分别为2.35 mg/L和5.42 mg/L。吡蚜酮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9种杀虫剂中对瓜蚜毒力相对较低,48h的LC_(50)值分别为86.33 mg/L和117.57 mg/L。2.协同增效药剂筛选本试验设定了氟吡呋喃酮与吡蚜酮、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分别与呋虫胺、溴氰虫酰胺等混配组合及不同质量比,并测定这些药剂组合对瓜蚜的毒力。毒力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与吡蚜酮1∶5、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氟啶虫胺腈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螺虫乙酯与呋虫胺8∶1、螺虫乙酯与溴氰虫酰胺10∶1、螺虫乙酯与氟吡呋喃酮8∶1、螺虫乙酯与氟啶虫胺腈10∶1等药剂组合的增效作用比较显着,且由于混配质量比的不同,可产生不同的增效作用。3.田间药效试验选择吡蚜酮、高效氯氟氰菊酯、氟吡呋喃酮、氟啶虫胺腈四种单剂以及四个混配增效组合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表现出较好的田间防效,在试验剂量22.5 g a.i./hm~2和38.25 g a.i./hm~2下均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天和7天的防效分别在80%和90%以上;氟啶虫胺腈在试验剂量7.5~22.5 g a.i./hm~2下也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天和7天的防效保持在70%~99.72%;而吡蚜酮虽然在速效性上表现很差,但持效性方面表现优良,药后1天防效约30%,药后7天防效达到90%;高效氯氟氰菊酯速效性较差,持效性一般,药后一天防效防效约60%,而药后14天防效下降。协同增效药剂方面,6.25 g a.i./hm~2的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与67.5g a.i./hm~2的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混剂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天的防效即达到84%以上,施药后3、7、14天防效迅速上升,保持在95%以上,能有效控制瓜蚜的长期为害,从经济和药效的角度综合考虑,推荐氟吡呋喃酮与高效氯氟氰菊酯1∶5、氟啶虫胺腈与吡蚜酮1∶3协同增效组合用于瓜蚜的防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同毒力论文参考文献

[1].王欢欢,张春姣,刘梦铭,朱鹏,薛超彬.氟啶虫胺腈等11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及协同增效作用[J].农药学学报.2019

[2].王欢欢.九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及协同增效药剂筛选[D].山东农业大学.2019

[3].张春姣.五种杀虫剂对瓜蚜的毒力检测及协同增效药剂筛选[D].山东农业大学.2018

[4].杨帆,杨素娟,曹利军,耿涌鑫,张杰.对舞毒蛾高毒力Bt杀虫蛋白协同增效组合的筛选[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

[5].王爽.结核杆菌两个毒力因子CFP-10和ESAT-6协同对宿主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6].杨帆.舞毒蛾高毒力Bt杀虫蛋白及协同增效组合的筛选[D].北京林业大学.2015

[7].孙明,关贵全,任巧云,罗建勋.球孢白僵菌与溴氰菊酯的协同效应及对小亚璃眼蜱的毒力测定[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8].杨云艳,孔繁芳,李立涛,南宫自艳,宋萍.嗜线虫致病杆菌对Bt抗性种群小菜蛾的毒力以及与Bt协同增效作用[C].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2010

[9].高桂枝,苑姗姗,虞梅.紫穗槐协同杀虫成分分离及其毒力研究[J].现代农药.2008

[10].芮勇宇,阚飙,刘朋,高守一,刘延清.我国霍乱弧菌毒力协同调节菌毛基因序列分析[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

标签:;  ;  ;  ;  

协同毒力论文-王欢欢,张春姣,刘梦铭,朱鹏,薛超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