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方法学及在上尿路疾病中诊断价值研究

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方法学及在上尿路疾病中诊断价值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及其泌尿系统造影常用附加措施对正常上尿路(肾脏集合系统及输尿管)显影的影响,以及多排螺旋CT及其泌尿系统造影在诊断上尿路疾病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95例泌尿系统正常样本,随机地分为延时组、腹带加压组、饮水仰卧组、饮水俯卧组、利尿组,每组19人。每侧上尿路分为5段(肾盏、肾盂、近段、中段及远段输尿管),在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上对每段显影度予以评分(0—4分),必要时结合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2)41例上尿路疾病患者,行多排螺旋CT平扫、增强及延迟扫描,进行MPR、MIP以及容积再现(VR)重建。与金标准对照,应用诊断敏感性指标及ROC曲线比较常规CT(平扫+增强)、延迟CT(平扫+增强+延迟)与CT+CTU(平扫+增强+延迟+CTU)对上尿路疾病的价值,比较CTU中MPR、MIP及VR三维技术上尿路疾病的价值。结果:(1)各个附加措施对肾盂的显影没有影响。与5分钟延迟比较,腹带加压只能提高近段输尿管的显影。增加延迟时间(8分钟)及大量饮水俯卧位均能提高输尿管的显影。大量饮水仰卧位能显著提高肾盏及输尿管的显影。饮水(仰卧位、俯卧位)及8分钟组之间显影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利尿组显影度评分最高,能显著提高肾盏及输尿管全程的显影。(2)41例患者共49处上尿路病例。①常规CT、延迟CT及CT+CTU,对上尿路疾病定位诊断敏感性分别为,40/49(81.6%)、47/49(95.9%)及48/49(98.0%),定性诊断敏感性分别为,37/49(75.5%)43/49(87.8%)及47/49(95.9%),常规CT与CT+CTU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者判断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2)分别为,0.931、0.963及0.998,三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29例病例中,延迟CT比常规CT提供更多征象;26例病例中,CT+KCTU比延迟CT提供更多征象。②CTU中MPR、MIP及VR,对上尿路疾病的定位诊断敏感性分别为,48/49(98.0%)、27/49(53.2%)及19/49(38.8%),定性诊断敏感性分别为,47/49(95.9%)、17/49(34.7%)及13/49(26.5%),MIP、VR两者与MP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者判断病变良恶性的ROC曲线A2分别为,0.998、0.736及0.669,MIP、VR两者与MP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腹带加压显影效果有限,可用于集合系统及近段输尿管疾病中。大量饮水仰卧位、及增加延迟时间亦有所帮助,可作为临床常规应用。俯卧位有提高中段输尿管显影的趋势,但禁忌症较多,不易单独使用。静脉注射小计量速尿对上尿路的显影最优,但应做好相关准备,以保证安全。(2)多排螺旋CT及其泌尿系统造影通过延迟期扫描和三维重建技术的综合应用,为临床提供了准确、全面、精细、直观的影像学信息,能准确对上尿路疾病进行诊断,高效能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对上尿路疾病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多排螺旋CT及其泌尿系统造影方法学及对上尿路病变的价值研究进展)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  ;  ;  ;  ;  

    多排螺旋CT泌尿系统造影方法学及在上尿路疾病中诊断价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