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榆科树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干旱胁迫,形态学特征,生理习性,影响
榆科树种论文文献综述
房美娜,李勇,王强[1](2015)在《干旱胁迫对4种常见榆科树种形态学特征及生理习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对榆林地区常见的4种2a生榆科苗木在不同的缺水胁迫条件下的苗高、地径、叶水势变化、相对含水量、自然饱和亏、叶片保水力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等7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沙地榆适应干旱胁迫的能力较强,抗旱能力显着,旱榆和春榆其次,白榆抗性最差,这一结论为榆林地区的风沙草滩区沙地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青海环境》期刊2015年03期)
阿布都艾尼·艾沙木丁[2](2010)在《榆科树种在库尔勒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表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库尔勒市不断加大库尔勒新区和开发区的绿化建设力度。为了创造更为和谐的人居环境,2006年库尔勒市园林科研所引进城市绿化中常见的乔灌木,共57种,(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技》期刊2010年04期)
何霞,王果,师海荣[3](2010)在《两种珍稀濒危榆科树种对光强的适应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工栽培条件下,对全光照和遮光处理的醉翁榆和琅琊榆两年生实生苗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榆树在40%自然光下生长良好,并且醉翁榆在形态上通过增加叶片长度、宽度、叶面积、单叶干重,提高南向枝条比例,在生理上通过增加更多叶绿素含量从而表现出对弱光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本文来源于《滁州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孙兆祜,钱维丽[4](2009)在《东天山南麓至河西地区榆科树种延缓萌动返青的调查》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冬季,西北地区,特别是天山以东至河西地区出现区域性大范围暖冬现象。自西向东的吐鲁番、哈密、嘉峪关、酒泉市冬季降雪较少,气温与历年同期相比较为暖和。四个地区1月份平均最低气温在-14℃~-16.89℃。进入春季后,这一区域又出现了间歇性倒春寒现象,(本文来源于《国土绿化》期刊2009年12期)
韦小丽,方升佐,喻理飞,朱守谦,徐锡增[5](2009)在《3个榆科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和适应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乙二醇人工模拟水分胁迫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青檀、朴树和榔榆3个树种种子在干旱逆境下的种子发芽和成苗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3个树种的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发芽速率和萌发幼苗胚根、胚轴伸长以及幼苗含水量均随环境水势的降低而下降,种子从发芽到成苗阶段对水分亏缺最敏感。3个树种种子发芽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49、-0.32MPa和-0.15MPa,种子成苗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32、-0.32MPa和-0.15MPa。水分胁迫解除后,具有生活力的种子能够恢复发芽,但水分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具有后续作用。3个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适应策略主要表现为耐旱发芽和避逆发芽。(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09年07期)
孙薇[6](2009)在《黑龙江省野生蔷薇科、榆科可食果实树种资源》一文中研究指出黑龙江省各林区分布的野生蔷薇科、榆科果实可食用的树种57种(变种),占本省野生可食用果实树种的63%,其中蔷薇科的梨果、核果、蔷薇果树种48种,榆科的翅果9种.其果实可鲜食、酿酒、制饮料、果酱、糖果、食用油和入药等,应发展多种经营并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09年02期)
陈巧女,郑文,张纪卯[7](2007)在《4种榆科珍稀树种的种苗形态研究及其栽培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琅琊榆、糙叶榆、长序榆、栗叶榆等4种榆科珍稀树种从种子(翅果)到幼苗的形态做了探索性研究,对其形态通过观察、记载而绘制成图。此4种榆科树种的苗木定植3年后经评价,表明在福建来舟林场已引种成功。(本文来源于《西部林业科学》期刊2007年01期)
张纪卯[8](2006)在《4种榆科保护树种种子及幼苗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榆科植物[1]广布于全球热带及温带地区,主要产于北半球。该科植物约16属,230种,我国有8属,59种,全为木本,多数种类的木材材质优良,适于建筑、家具、车辆、造船、桥梁、器具、文具等。枝皮、树皮纤维坚韧细长,可用作编绳织袋,或作人造纤维原料。其中榆属植(本文来源于《林业实用技术》期刊2006年08期)
韦小丽,朱守谦,徐锡增[9](2005)在《4个榆科树种水分参数随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P-V技术研究了青檀、朴树、榔榆、白榆 4个树种水分参数随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4个树种的P-V曲线水分参数随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规律一致。随季节变化和母株年龄增长,ψsats、ψtlps 和ε逐渐降低,而 ψsats -ψtlps 逐渐增加;AWC和RCF则表现为 4月份、10月份和苗期高于 6月份、8月份及幼树。其变化特点有利于增强树种的抗旱能力,反映了 4个树种在季节变化、年龄变化中历经逆境锻炼,抗旱性由弱到强的形成过程。4个树种对水分亏缺的适应机制可归结为:随组织含水量或水势降低,潜在的细胞浓度增加,组织细胞忍耐高渗透压的能力逐步增强,渗透调节能力增大,细胞壁弹性增加,维持膨压能力和原生质忍耐脱水能力增强。坐标综合评定的结果表明, 4个树种的抗旱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是:青檀>榔榆>白榆>朴树。(本文来源于《山地农业生物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罗良才[10](2001)在《滇产榆科树种木材识别与利用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多年的观察研究结果 ,对滇产榆科树木 6属 2 3种木材的宏观识别特征及利用价值作了详尽的介绍(本文来源于《云南林业科技》期刊2001年01期)
榆科树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库尔勒市不断加大库尔勒新区和开发区的绿化建设力度。为了创造更为和谐的人居环境,2006年库尔勒市园林科研所引进城市绿化中常见的乔灌木,共57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榆科树种论文参考文献
[1].房美娜,李勇,王强.干旱胁迫对4种常见榆科树种形态学特征及生理习性的影响[J].青海环境.2015
[2].阿布都艾尼·艾沙木丁.榆科树种在库尔勒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表现[J].新疆农业科技.2010
[3].何霞,王果,师海荣.两种珍稀濒危榆科树种对光强的适应性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0
[4].孙兆祜,钱维丽.东天山南麓至河西地区榆科树种延缓萌动返青的调查[J].国土绿化.2009
[5].韦小丽,方升佐,喻理飞,朱守谦,徐锡增.3个榆科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和适应策略[J].种子.2009
[6].孙薇.黑龙江省野生蔷薇科、榆科可食果实树种资源[J].高师理科学刊.2009
[7].陈巧女,郑文,张纪卯.4种榆科珍稀树种的种苗形态研究及其栽培效果[J].西部林业科学.2007
[8].张纪卯.4种榆科保护树种种子及幼苗形态特征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6
[9].韦小丽,朱守谦,徐锡增.4个榆科树种水分参数随季节和年龄的变化规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5
[10].罗良才.滇产榆科树种木材识别与利用初步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