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自1992年昆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昆明开发区)成立至今,截止2007年10月,昆明开发区现有各类企业865家,其中中小企业857户,占企业总数的99.0%,GDP占总量的59.7%,缴纳的税收占总量的56.4%,吸纳了59.8%的就业人口。中小企业支撑着昆明开发区经济和利税大半个江山。在区内众多的企业中,没有一家世界500强投资的企业。在全国各地及各开发区均着力引进大项目、世界500强项目和高科技项目为主要目标的情况下,引进世界500强企业,仅靠政策优惠、廉价土地及税收体制等是远远不够的。昆明开发区在经济、区域、地理、环境等方面与沿海地区又有较大差距,因此昆明开发区除集中精力跟踪大项目外,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从另一角度发展经济,着力打造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优势环境。中小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归纳起来主要有政府服务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商业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教育科技环境和金融服务环境六个具体要素构成。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转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当地政府的服务和提供的基础设施硬环境对企业的发展及竞争尤为重要;且由于国内地域广阔、地理环境不同、人文素质和文化以及经济状况的差异性较大;与此同时,相对于大企业或跨国公司而言,中小企业在规模、实力和市场范围等方面的局限性,又使中小企业的产生、成长和发展更易受到当地政府的服务及硬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纵观世界,各国政府都希望能够找到可行和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并且各方面对此的研究也非常之多,而对中小企业创办新企业、政府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的基础设施硬环境等方面研究较少的原因,因此本文以昆明开发区内中小企业从新办、创业和成长阶段的环境为研究重点,探索一条由中小企业为主要支撑的、与沿海开发区相区别的经济发展区域。因此本研究希望能借助中小企业发展理论、环境理论、投资理论、聚集理论、区域经济学、企业发展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分析昆明开发区内中小企业成长与政府服务环境、基础设施环境的相关因素、联系和相关性,运用关键因素法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从结论提升到数学模型,为昆明开发区的中小企业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的进步提供支撑依据。本文将从梳理上述相关理论基础及其评价方法入手,结合昆明开发区15年来区内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和特征,分析在开发区这一特殊区域内中小企业发展与区域环境的内在关联;探索出环境构建的理论依据,主要从行政管理者的角度,依据开发区的功能定位,发展选择,构建出开发区有利于中小型企业发展的环境指标体系。首次提出固化环境和可控环境的概念,对指标体系中涉及的环境因素,分别进行分析和甄别,并利用“关键因素法”找出影响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力图通过对关键因素的调整和控制,为开发区中小型企业的成功发展构建完善的外部环境。根据对昆明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管理主要负责人的专访和对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人、业内专家、中小型企业负责人的访谈,并对45家中小型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现场问卷调查后,在整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经过计算,并依据上述已经构建好的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对昆明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进行评价,遵循系统性原则、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针对性和启示性相结合的原则,总结出影响昆明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环境的五大关键因素:①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态度及扶持力度;②资源分布及潜力;③产业结构及产业链;④服务质量和水平;⑤基础设施配套能力。按照构建的环境评价体系对上述五大关键因素进行分类研究,总结归纳出昆明开发区中小企业成长与政府服务、基础设施等环境的对应关系。只有通过搭建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环境平台并实施激励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稳定、专业、充满朝气的管理服务队伍,才能使中小企业高速健康的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