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亿阁市政景观工程有限公司海南省海口市5701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越来越重视国家的生态建设工作,而园林工程作为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会对生态建设的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但园林工程本身在施工方面涉及到诸多内容,所以其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想要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必须要根据其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对相关管理措施进行有效的应用,只有如此,才能将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
关键词:园林施工;技术难点;管理措施
1园林施工技术现状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也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绿色理念逐渐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城市化进程也推动了园林绿化工作的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反映了城市的文明建设,因此,越来越受到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关注。园林绿化利用花草树木进行合理布局和分割,构成了一定的规律和创造性植物,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相得益彰,并相应地发挥了园林的功能。为了衡量一个城市是否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园林绿色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内容。由于城市绿化能够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布置品质、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所以园林绿化被称作的“城市化的润滑剂”。我国的园林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和进步,与此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暴露出来,比如绿地结构单一、施工管理不合理。
2园林施工技术的难点分析
2.1地形地貌中存在的技术难点
园林建设过程中对地形的处理是最基本环节。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它通常受到园林设计图纸和建筑形状的限制,这极大地影响了花园的整体结构。例如,如果受到地形的影响,在测量园林建筑和放样之前很难估算准确的施工量。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的园林景观重新进行设计,通过构建不同的景观,功能区域和场所来满足园林功能的要求。此外,在园林建设中,我们必须结合多种地形条件来制定科学的排水计划,这是园林施工的技术挑战之一。
2.2园林假山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问题
目前,大多数园林建筑采用岩壁来创造整体景观,但由于岩壁重量大,需要提高稳定性以确保安全,并且岩石在施工时,由于技术较难,所以与预期的效果有明显出入。当建筑公司建造假山时,低水平的施工技术可能导致稳定性不足,这可能对项目造成重大风险,并可能导致假山的坍塌,给人员造成安全事故。
2.3园林植被土壤带来的技术难题
在对园林植物施工的情况下,土壤不仅是生存的重要基础,也是生长的关键。因为植物的种类不同,所以对土壤质量的要求也不同。园林建设中土壤需要科学的选择,如pH过高或过低,有机质的含量高低等,这不仅影响种植植物的成活率。此外,周边的建筑在建设时也会会污染周围的土壤和环境,导致土壤颗粒生长,土壤渗透性下降和土壤表面形成积水层,会严重破坏植物根系的生长。这些是园林在施工时面临的技术问题。
3提高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政府部门必须结合园林发展的实际情况,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而为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首先,完善招标制度,从而保证招标的公平和合理,有效提升园林企业的入门门槛,促使其在改善大环境的同时提升企业竞争力,另外,细化施工责任,并对其合理分配,以免出现施工问题,单位逃避责任。
3.2严抓施工质量,建设高质量的园林
在园林施工的整个过程中,以施工质量为工作重心,从而开展一系列工作。园林并非个人所有,而是公众的,所以各种园林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标准,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如园林工程中所使用的水泥、灯光、树苗以及草皮等施工材料,必须对其自身的质量加强重视。绿化工程的好坏、品位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以及城市形象和文化的品位。
3.3地貌问题的解决分析
地形和地貌处理是园林建设的主要内容,因为在正常情况下地形和地貌不能随意改变,园林的构成是要基于地形和地貌的特征来施工。首先,要注意测量放样中使用的测量设备和实际操作过程的变化,并积极采用先进的测量放样技术,以确保施工量和测量放样的准确性。二是要在施工现场进行研究,完善地掌握地形地貌,为后续园林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性。最后,需要加强园林建设的给排水工作,根据实际地形的条件,建立科学合理的给排水方案。
3.4园林假山施工的解决办法
根据园艺设计的方案,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主要是如何确保高安全性和高稳定性这一点。我认为应该通过严格规范园艺设计来解决这项问题。首先,园林施工单位应施工前设计合理的科学施工方案,这也将有助于确保假山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地避免因假山交通运输中和施工中造成的破坏。为确保园林假山的建设需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建筑公司还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3.5园林植被土壤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园林建筑公司需要对土壤的测试工作,并提出播种前的指示,在施工前必须检查pH值和有机质含量,获得提供植物生长环境的土壤测试数据,提高植被的存活率和加强植被的生长率。尤其要考虑土壤是否合适植被的种植,以及是否为生长条件提供足够的营养。其次,如果建筑公司发现植被难以满足不断生长与存活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土壤采取优化措施,如施用到土壤的肥料选择,以改善土壤的质量。同时,施工单位将特别注意pH值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通常pH值用6.0至7.5的标准来衡量,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需要20%的保证。最后,种植植物前,需要提前整顿土地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保持植被根部呼吸畅通。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质量,并使园林植物的生存得到有力保障。
3.6后期养护
园区绿化施工完成后,应进行常规维护工作来提高园林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园林建设者未能按照相关标准来维持园艺,植物会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昆虫和疾病等危害,这将影响园林建设的整体效果,同时降低园林的观赏价值,这将对园林的施工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7对管理养护工作加以落实
在完成园林工程施工以后,需要做好相应的维护管理工作,以此来确保园林工程绿化效果,防止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出现,不仅要对园林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还要对养护责任加以落实,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使其能够认识到养护工作对于园林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园林管理单位也应针对养护人员做好培训工作,使其养护技能可以得到不断的更新,以此来提升养护工作的质量。除此之外,还要针对养护工作加强宣传,在园林当中设置相关标语,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园林的清洁性得到相应的保障。
3.8做好园林防虫工作
在园林工作过程中,防虫工作尤为重要。一旦防虫工作不到位,就会给园林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在最佳的防治时期对植物实施防虫工作,从而保证用最少的药量取得最佳的效果。由于生物防治不会对环境构成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效果比较小,因此,生物防治技术是园林防虫工作最有效的手段。生物防治技术具体实施办法主要包括:合理运用天敌;使用一些拒食剂、保幼剂等一些绿色无公害的生物农药。在防治的整个过程中,有效保护天敌,消灭害虫,这种防治技术对人畜的危害以及环境污染比较小,但是对病虫害的抑制作用却是长久性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园林工程中的技术难点问题加强管理措施的应用,能够使其中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对园林施工效果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对园林工程进行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各种管理措施进行科学的应用,通过有效的管理,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在确保园林施工质量的同时,对国家生态建设进行有效的推动。
参考文献:
[1]林城.新时期园林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7,26(13):191,38.
[2]张海福.新时期园林施工中的技术难点与管理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1(19):4756-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