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论文-谢尚龙

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论文-谢尚龙

导读:本文包含了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蜂巢芯,GBF,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

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论文文献综述

谢尚龙[1](2018)在《浅谈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施工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工程主体楼盖施工中采用了GBF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以下简称蜂巢芯楼盖),这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楼盖技术。该产品由湖南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研制而成,该公司还同时制定了产品的相关标准。这种技术利用蜂巢芯系列产品同时进行浇筑,使其能够形成传力明确的水平结构体系,更好的承受荷载,与之前的传统梁板相比,这种梁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体现在:(1)实现大跨度、大开间、自重轻、隔音好、可灵活(本文来源于《河南建材》期刊2018年04期)

明晶[2](2011)在《筒芯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等代刚度”和“等代面积”的概念,垂直于孔洞方向采用“类工字型”截面等效实际的空心楼盖截面。基于提出的分析模型,从一维简支梁模型对实际空心楼盖截面、“工字型”截面、“类工字型”截面叁种截面类型给出比较验证,分析等效截面的合理性。同时验证了空腹桁架结构模型对空心楼盖等效存在较大误差。研究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叁种不同分析模型的应力响应和位移响应情况。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整个空心楼盖板在x方向和z方向上表面呈现“回缩”的特点,下表面则呈现“扩张”的特点。竖直方向则呈现“碗状”变形的特点。整体结构的最大拉应力均出现在板的边界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x方向和z方向的楼盖板的上表面主要承受着压应力,下表面表现为拉应力。y方向的应力基本上保持不变。在自重和水平荷载的共同作用下,y方向的位移仍然呈“碗状”特点。z方向的变形同样与x方向的变形一样,上表面向内“收缩”,下表面向外“扩张”。在施加的位移约束边界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从整体结构x方向和z方向的应力来看,上表面板主要为压应力,下表面板主要为拉应力,这与上表面板“收缩”和下表面板“扩张”的变形是相对应的。上下表面板y方向的应力基本一样,都表现压应力。研究了叁种分析模型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同孔洞半径对整体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影响规律。从不同分析模型应力和位移数值的大小随孔洞半径的变化可以看出,类工字型截面模型相对于工字型截面模型来说,对实际空心楼盖的等效要更加合理。(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1-05-01)

赵伟,于秀丽[3](2009)在《GBF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介绍GBF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技术,分析其在河北北方学院西校区图书馆工程的具体应用。(本文来源于《硅谷》期刊2009年16期)

阎红伟[4](2009)在《BDF高强薄壁箱体、筒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受力原理、计算方法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对BDF高强薄壁箱体、筒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有助于提高设计人员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也有利于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本文来源于《工业建筑》期刊2009年S1期)

于秀丽[5](2008)在《GBF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是一种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建筑的新型混凝土楼盖体系,具有自重轻,跨度大,隔声防噪效果好、可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等特点,并且还具有可缩短工期、节约成本之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粉煤灰综合利用》期刊2008年S1期)

何杰[6](2008)在《谈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筒芯布置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CS175:2004)的学习和运用,对规程中提到的筒芯布置方向有自己的见解,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08年01期)

王兴强[7](2007)在《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设计计算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是一种新型的楼盖形式,它是将用作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内膜的轻质薄壁筒体按一定规则预埋到楼板中,浇筑混凝土之后而形成的混凝土空心楼盖,由于减轻了板的自重,减小了恒荷载,使得设计大跨度的结构成为可能,故在国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对筒芯楼盖的设计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将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一个筒芯楼盖的设计中。1)对内区格的梁支承筒芯板,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的梁板刚度比、区格短边与长边之比、筒芯的布置方向条件下的弯矩分布进行了计算;与不同的区格短边与长边之比、筒芯的布置方向条件下的四边固定筒芯板的弯矩分布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边支承板和柱支承板的定量区分方法。2)对四边固定的筒芯板,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筒芯直径、区格短边与长边之比、筒芯的布置方向条件下的弯矩分布进行了计算;同时计算了不同的区格短边与长边之比条件下的四边固定实心板的弯矩分布;两者进行比较,提出了四边固定筒芯板的弯矩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了梁支承条件下的边支承筒芯板弯矩的计算方法。3)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规程的要求,对一个筒芯楼盖工程进行了设计。(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05-01)

李海涛[8](2007)在《筒芯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内力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具有结构高度小、自重轻、刚度大、施工便捷、隔声隔热保温等优势,在多高层大跨房屋建筑中应用前景广阔。目前应用中最大薄弱环节是现浇空心楼盖的内力分析,楼盖空心部分及实腹(暗梁)的不同布置方式,使其内力分布相差很大。由于试验研究的局限性,虽可以从宏观上看到板的变形特征,但难以从微观角度了解空心板内部应力应变分布状况。板的细部构造设计缺少研究依据,空心楼盖的设计理论尚不完善。采用细密划分的有限单元体,把空心楼盖作为一个空间体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可以最接近实际地反映出现浇空心楼盖的受力变形特征。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空心楼盖整体受力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并把结果和PKPM设计软件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本文首先对理想支承单区格实心楼盖和典型布筒空心楼盖,采用相同的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方案进行叁维实体有限元分析;将计算结果与其经典解对比,验证了该划分方法的准确性,为后续确定有限元分析的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方案提供了依据。通过对比对边简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两种情形应力、挠度,证明了空心楼盖在孔向、径向两个方向的截面应力和抗弯刚度存在差异,径向截面的抗弯刚度可取孔向截面抗弯刚度的0.97倍。根据上述有限元分析方案,分别对柱支承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和实心楼盖进行有限元计算,考察空心对内力及变形的影响以及空心楼盖的基本性状,证明了其受力和挠度分布与实心楼盖整体上相似,但细节上有一定差别。将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的结果和对比实心楼盖在PKPM(SATWE)中计算的结果对比分析,提出按照现有设计软件PKPM(SATWE)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的建议,并给出了相应的调整系数,供设计人员参考。提出了筒芯内模空心楼盖各区格柱上板带、跨中板带总弯矩占区格总弯矩的比率系数,柱上板带、跨中板带支座负弯矩、跨中正弯矩占跨中板带总弯矩的比率系数;给出筒芯内模空心楼盖计算经验系数的建议,列出了各区格分配系数表。(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7-04-20)

傅礼铭[9](2006)在《现浇混凝土筒芯空心楼盖经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近百个采用梁板结构和薄壁筒芯空心楼盖结构的工程实例,对两种不同楼盖结构的布置形式、建模、计算、配筋以及绘制施工图后进行楼板主材(钢筋、混凝土、模板和薄壁筒芯)工程量及造价比较,按荷载分级和柱网分级两种方式归类整理,阐述薄壁筒芯空心楼盖在不同条件下的经济性能。(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06年03期)

傅礼铭[10](2005)在《现浇混凝土薄壁筒芯空心楼盖技术及其在深圳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是一种被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新型结构技术。它具有减轻自重、降低地震作用、提高隔热隔声性能并改善使用功能等优点,且能明显地降低总体造价,正被广泛推广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本文通过作者在深圳及周边地区从事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实际经验,就其设计理论、施工工艺、经济性能和应用实例作了总结,阐述了这种空心楼盖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对空心楼盖施工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和控制的新办法,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可供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科研人员参考。(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科技》期刊2005年00期)

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等代刚度”和“等代面积”的概念,垂直于孔洞方向采用“类工字型”截面等效实际的空心楼盖截面。基于提出的分析模型,从一维简支梁模型对实际空心楼盖截面、“工字型”截面、“类工字型”截面叁种截面类型给出比较验证,分析等效截面的合理性。同时验证了空腹桁架结构模型对空心楼盖等效存在较大误差。研究了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叁种不同分析模型的应力响应和位移响应情况。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整个空心楼盖板在x方向和z方向上表面呈现“回缩”的特点,下表面则呈现“扩张”的特点。竖直方向则呈现“碗状”变形的特点。整体结构的最大拉应力均出现在板的边界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x方向和z方向的楼盖板的上表面主要承受着压应力,下表面表现为拉应力。y方向的应力基本上保持不变。在自重和水平荷载的共同作用下,y方向的位移仍然呈“碗状”特点。z方向的变形同样与x方向的变形一样,上表面向内“收缩”,下表面向外“扩张”。在施加的位移约束边界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从整体结构x方向和z方向的应力来看,上表面板主要为压应力,下表面板主要为拉应力,这与上表面板“收缩”和下表面板“扩张”的变形是相对应的。上下表面板y方向的应力基本一样,都表现压应力。研究了叁种分析模型在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同孔洞半径对整体结构位移和内力的影响规律。从不同分析模型应力和位移数值的大小随孔洞半径的变化可以看出,类工字型截面模型相对于工字型截面模型来说,对实际空心楼盖的等效要更加合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论文参考文献

[1].谢尚龙.浅谈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施工技术[J].河南建材.2018

[2].明晶.筒芯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优化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

[3].赵伟,于秀丽.GBF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技术的应用[J].硅谷.2009

[4].阎红伟.BDF高强薄壁箱体、筒芯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J].工业建筑.2009

[5].于秀丽.GBF现浇混凝土蜂巢芯楼盖技术的应用[J].粉煤灰综合利用.2008

[6].何杰.谈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筒芯布置方向[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8

[7].王兴强.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设计计算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D].中南大学.2007

[8].李海涛.筒芯内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内力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07

[9].傅礼铭.现浇混凝土筒芯空心楼盖经济分析[J].建筑结构.2006

[10].傅礼铭.现浇混凝土薄壁筒芯空心楼盖技术及其在深圳的应用[J].深圳特区科技.2005

标签:;  ;  ;  ;  

现浇混凝土筒芯楼盖论文-谢尚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