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肠球菌原是肠道正常菌群,由于医疗技术的发展,诊疗技术中侵入性操作等的增加,逐渐成为机会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细菌耐药性检测的报道显示,肠球菌引起的感染在逐渐上升,已经成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治疗细菌感染的抗生素研究的同时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在逐渐增加。随之而来肠球菌的耐药性也逐渐由单一抗生素耐药转变为多重耐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作用于细胞壁药物联合使用是临床上治疗肠球菌感染的重要方法。但是自从1979年Evance首次报道高耐庆大霉素(HLGR)肠球菌开始,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HLAR)肠球菌就逐渐增多,国内相关研究表明HLAR肠球均的发生率已经高达73.9%。为缓解抗生素选择压力,对肠球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我国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均有对HLAR肠球菌从临床分布、耐药性分析到耐药基因的检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较深入的报道。整体来看,HLAR肠球菌在医院感染中呈上升趋势,很大程度上给临床用药带来了困难。为此,我们以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近年来临床分离的肠球菌为研究对象对长治地区肠球菌的耐药性及其变迁、耐药基因的检测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更好地为本地区肠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第一部分山西省长治地区肠球菌医院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分析目的了解长治地区临床分离肠球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趋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2007年5月到2010年4月间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180株肠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WHONET5.4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肠球菌临床检出率由3.05%到4.34%逐年增加。180株肠球菌中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其他种类肠球菌分别为116株(64.40%)、50株(27.80%)和14株(7.80%)。标本来源以尿液最多(43.33%),其次是痰液、分泌物,比例均大于10%。临床分布以肾病内科最多32株(17.78%),其次为普外科26株(14.44%)、泌尿外科24株(13.33%)均占较大比例。肠球菌常用抗生素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0%),其次是替考拉宁(0.92%)、利奈唑胺(2.49%)等,耐药率最高的是红霉素(94.81%)。屎肠球菌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粪肠球菌仅对四环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等高于屎肠球菌。不同种类肠球菌耐药性有很大差别,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三年间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对四环素的耐药率逐年增高,对其他抗生素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作为医院感染重要致病菌的肠球菌,分离率逐渐增加,多重耐药日趋严重且不同菌种的耐药率差别很大,临床上在用药时应结合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第二部分HLAR肠球菌的分布、耐药特点及修饰酶基因检测目的:了解山西省长治地区HLAR肠球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并对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分析。方法:1、采用WHONET5.4及Spss13.0统计软件对59株HLAR的临床分布及其耐药特点进行分析;2、PCR扩增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Ie-aph(2′′)-Ia、aph(2′′)-Ib、ant(6′)-I、ant(3′′)-I。3、阳性基因产物进行测序并与在Genbank与目的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59株HLAR肠球菌中屎肠球菌42株(71.2%),粪肠球菌17株(28.8%)。标本来源以尿液为最多29株(49.2%),其次是痰液18株(30.5%),血液4株(6.8%),脓液、腹水、脑脊液及其他标本共8株(13.6%)。这些标本分别来自泌尿外科8株(13.6%),普外科7株(11.8%),干保科6株(10.2%)以及其他科室38株(64.4%)。2、59株耐高浓度庆大霉素及链霉素的菌株中,有48株aac(6′)-Ie-aph(2′′)-Ia基因阳性,31株ant(6′)-I基因阳性,未见aph(2′′)-Ib和ant(3′′)-I基因阳性。3、测序分析结果:aac(6′)-Ie-aph(3′′)-Ia基因阳性产物序列在Genebank进行Blast比对分析,同源性均达到100%。ant(6′)-I基因阳性产物序列经比对同源性均在96%以上。部分基因存在碱基缺失或插入,对氨基酸序列均无影响。结论:本地区HLAR肠球菌在侵入性操作机会较多的科室更容易造成机会感染,要引起高度关注。HLAR肠球菌修饰酶基因型以aac(6′)-Ie-aph(3′′)-Ia和ant(6′)-I为主。虽然没有发现异常基因,但HLAR肠球菌以HLGR+HLSR比例最高,耐药现象严重。建议临床通过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HLAR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医院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 20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