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集聚、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 ——来自中国地级数据的证据

经济集聚、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 ——来自中国地级数据的证据

论文摘要

收入差距问题一直是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同样也是各国政策制定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增长业绩,但这一快速的整体经济增长并没有实现地区间均衡的经济发展。中国空间二元性的发展格局依然存在,并且还表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地区差距的持续扩大必然会对我国整体的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许多学者基于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从要素禀赋、经济结构、政策因素和技术水平差距等方面对我国地区差距的产生机制给予了解释。但是,由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微观基础建立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定之上,这一先天缺陷使得许多研究并没有找到经济活动集聚和地区收入差距的真正影响机制。这就促使我们尝试寻找一种新的分析框架,来思考中国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通过对现实世界的简单观察,我们很容易的看到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中国的地区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差异表现出很强的空间(地理)特征。那么如下问题就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地理因素(主要是新经济地理因素)究竟在地区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此外,我们还观察到,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获得快速增长和地区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同时,中国的经济活动和产业也发生了广泛的空间上的集聚现象,以沿海为中心,西部为外围的中心-外围格局基本形成。考虑中国现阶段工业化起飞的特殊时期,工业的规模经济程度远远高于农业,因此非农产业的地理集中会显著地影响了地区收入差距。这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如下问题:(1)中国目前的产业分布模式形成的内在机理是什么?即究竟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中国各个地区的产业集聚程度?(2)这种产业的分布模式对于中国整体的经济增长以及对于中心和外围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本文的研究动机。本文试图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从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出发,对我国地区差距的产生机制提供一新的视角的解释。我们的研究思路在于: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活动和产业的空间分布状况进行全面的经验描述,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研究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工业集聚的决定机制,以及这种经济集聚所带来的效应进行考察,并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七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章:导论。主要对本文的研究动因、研究目标、手段和方法、论文的章节安排、可能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章:文献综述。在这一章,我们对新经济地理学内生化经济集聚机制以及经济集聚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和实证文献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三章: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事实性描述。本章对中国当前经济活动的分布模式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活动分布模式的历史演变进行经验性描述。我们发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内陆之间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了,经济活动和产业大量集中于具有地理位置优势和政策优惠的东部沿海地区。第四章:自然禀赋、市场潜能与中国工业的空间集聚。在这一章,我们针对新经济地理学的内生化经济集聚机制,通过设定一个工业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市场潜能、自然禀赋与中国工业的空间集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潜能、国外市场接近度等新经济地理因素在我国工业的空间集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实际的地理条件,如自然资源禀赋等因素在空间经济活动的集中的解释中也是相关的。这一研究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基于发展中国家数据的实证支持,同时也为中国工业空间集聚做出了一个新的视角的解释。第五章:经济集聚、市场潜能与劳动生产率。本章使用中国地级区域的面板数据对经济活动密度、市场潜能与非农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区域的市场潜能、人口密度等经济地理因素对其非农劳动生产率都存在显著为正的影响。由此我们认为,为了缩小地区差距,政府应鼓励经济的空间集聚:一方面应顺应当前产业跨区域集聚的趋势,将中西部地区大量人口转移至东部沿海地区,在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世界罕见的特大型都市圈;另一方面还应采取措施促进中西部经济活动和人口的空间集聚,通过对中西部部分城市提供优惠政策以加快中西部的城市化进程。第六章:交通基础设施、经济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本章运用中国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各个城市历史上的道路基础设施的状况出发,检验了新经济地理学关于运输成本的下降能够促进经济集聚,以及集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本章的实证分析表明:首先,各个城市在历史上的道路基础设施的状况确实能够对经济集聚产生显著正的影响;其次,关于经济集聚对于各个城市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的影响的稳健结果表明:经济集聚对于各个城市人均GDP增长速度具有显著正的影响;第三,本章的研究还发现,在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的模型中,集聚具有内生性,不考虑这种内生性会得出有偏的结果,这一点必须引起这一领域内相关问题研究的重视。第七章:结束语。我们总结全文,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总体而言,与现有文献相比,本文对经济集聚与地区差距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首先,本文运用当前可得的统计数据对我国总体和部门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现状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趋势进行一个全面而系统的经验描述。其次,我们使用中国地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来对我国产业分布的微观机制以及经济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这有别于国内大多数基于省级数据的研究。第三,本文在计量分析中考虑到关键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使用工具变量和动态面板数据的方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从而获得更为可靠的研究结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动因
  • 1.2 研究目标、方法和手段
  • 1.2.1 研究目标和基本思路
  • 1.2.2 研究方法和手段
  • 1.3 结构安排
  • 1.4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经济集聚机制: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
  • 2.2.1 新经济地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 2.2.2 新经济地理学的经济集聚机制
  • 2.2.3 相关实证研究
  • 2.3 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新经济地理学动态框架
  • 2.3.1 技术的本地化外溢
  • 2.3.2 新经济地理学动态模型
  • 2.3.3 相关实证研究
  • 2.4 结论
  • 第3章 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数据描述
  • 3.1 引言
  • 3.2 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分布描述的数据来源介绍
  • 3.3 中国总量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
  • 3.3.1 收入的空间分布模式
  • 3.3.2 人口和就业的空间分布模式
  • 3.3.3 市场潜能的空间分布模式
  • 3.4 中国部门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模式
  • 3.4.1 基本概念辨析:集中、集聚和专业化
  • 3.4.2 中国产业的地区分布模式
  • 3.5 结论
  • 第4章 自然禀赋、市场潜能与中国工业的空间集聚
  • 4.1 引言
  • 4.2 中国工业空间集聚的特征性事实
  • 4.3 新经济地理学与工业空间集聚:一个理论模型
  • 4.3.1 模型的基本假设
  • 4.3.2 模型分析及求解
  • 4.4 中国工业空间集聚的计量分析
  • 4.4.1 计量模型的设定
  • 4.4.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 4.5 计量方法及实证研究的发现
  • 4.5.1 计量方法
  • 4.5.2 实证结果及解释
  • 4.6 结论和建议
  • 第5章 经济集聚、市场潜能与劳动生产率
  • 5.1 引言
  • 5.2 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 5.3 实证研究的检验
  • 5.3.1 待检验假说与模型设定
  • 5.3.2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统计描述
  • 5.3.3 计量方法及实证结果分析
  • 5.4 结论和建议
  • 第6章 交通基础设施、经济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
  • 6.1 引言
  • 6.2 计量模型设定、数据来源及变量统计描述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6.2.2 数据来源
  • 6.2.3 变量介绍
  • 6.2.4 变量的统计描述
  • 6.3 实证分析
  • 6.4 总结
  • 第7章 结束语
  •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中国地区差异的研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10)
    • [2].基于企业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J]. 经济问题探索 2015(04)
    • [3].“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科技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 科学学研究 2015(10)
    • [4].新新经济地理学多地区异质结构的量化分析:文献综述[J]. 世界经济 2019(09)
    • [5].“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脉络梳理与展望[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02)
    • [6].“新”新经济地理学:企业异质性与集聚经济[J]. 经济视角(中旬) 2012(03)
    • [7].“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J]. 经济学动态 2011(06)
    • [8].国际新经济地理学领域的实证研究进展[J]. 世界地理研究 2008(04)
    • [9].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6)
    • [10].纳入住房消费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范式[J]. 经济问题探索 2018(04)
    • [11].试论新经济地理学视域下我国产业集聚机制[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20)
    • [12].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集聚:一个综述[J]. 现代管理科学 2017(09)
    • [13].新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企业效率的影响机制[J]. 统计研究 2015(07)
    • [14].新经济地理学前沿理论模型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 2014(09)
    • [15].天津产业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分析[J]. 产权导刊 2010(02)
    • [16].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评述——新经济地理学与新古典经济范式的比较[J].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02)
    • [17].企业异质、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差异——新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解释与拓展[J]. 学术月刊 2012(07)
    • [18].《新经济地理学》评介[J]. 地理研究 2012(04)
    • [19].新经济地理学知识梳理[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8(02)
    • [20].论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脉络——从新经济地理到新新经济地理[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06)
    • [21].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J]. 改革与战略 2010(12)
    • [22].区域经济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关系与转变[J]. 现代商业 2013(17)
    • [23].失业地区差异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析[J]. 经济地理 2010(12)
    • [24].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电子商务对人口流动的影响[J]. 当代经济科学 2016(03)
    • [25].北京-上海创意园区集聚形成机制比较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 今日财富 2018(04)
    • [26].地区工业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11)
    • [27].首都圈劳动力空间分布格局的形成机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J]. 人口与经济 2017(01)
    • [28].技术进步率差异下的中国制造业集聚——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5)
    • [29].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理论解释——基于“新”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01)
    • [30].旅游业与工业化:新经济地理学视角和中国的证据[J].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3(06)

    标签:;  ;  ;  ;  ;  

    经济集聚、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 ——来自中国地级数据的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