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与桐城派研究

林纾与桐城派研究

论文摘要

林纾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古文家、翻译家、画家,因其成就的多样性以及身处新旧文化临界点的特殊身份,受到史学界、古代文学界、现当代文学界以及比较文学界的关注。从研究现状来看,林译小说的研究成果颇丰,而林纾与桐城派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存在单一化、片面化的问题。因而,本文以林纾与桐城派为研究对象,从入京前后两个不同阶段,考察林纾与桐城派的关系。论文分为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现状和薄弱环节、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论按照林纾入京前、后两个不同阶段分为两章。第一章着重探讨入京之前林纾和桐城派的关系。首先考察了福建百年来沿承的程朱理学学风以及桐城文风,分析其对林纾的熏染和影响;而后分析林纾此时期的古文学养与主张,既有“学尊程朱,文崇韩欧”与桐城派相契合的一面,又取径广博,不拘于理学和义法;最后探讨林纾此时期古文创作及林译小说的特色,分析它在林纾与桐城派之间所起的桥梁作用。第二章侧重论述入京之后林纾与桐城派的关系。首先考察林纾入京后与桐城中人的交游行迹,分析二者的引为同调、齐致古文之举;其次分析林纾在文坛纷争之际,护法代言、致力古文等扩大桐城影响的实绩;最后探讨林纾的传派之功,分析围绕林纾形成的桐城支流“侯官派”及京师桐城文圈。结论部分对林纾的桐城文圈宗盟地位进行肯定并作出研究展望。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现状和薄弱环节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入京前林纾与桐城派研究
  • 1.1 福建学风、文风考察
  • 1.1.1 福州地域特征
  • 1.1.2 福建学风考察
  • 1.1.3 福建文风考察
  • 1.2 林纾的古文学养
  • 1.2.1 博采众长、倾向程朱的学术主张
  • 1.2.2 不拘一格、推崇唐宋的为文主张
  • 1.3 林纾与桐城派的桥梁
  • 1.3.1 情韵深长、风格成熟的古文创作
  • 1.3.2 深美可诵、风行于世的林译小说
  • 第二章 入京后林纾与桐城派研究
  • 2.1 林纾与桐城人士的交游
  • 2.1.1 交游唱和 引为同调
  • 2.1.2 独尊程朱 专崇唐宋
  • 2.2 林纾延桐城一脉的实绩
  • 2.2.1 文坛纷争 护法实绩
  • 2.2.2 桐城文脉 创作实绩
  • 2.2.3 力延一线 扩大影响
  • 2.3 以林纾为宗盟的京师桐城文圈
  • 2.3.1 避师名以捍卫桐城
  • 2.3.2 桐城支流“侯官派”
  • 2.3.3 京师桐城文圈之宗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铁打的桐城[J]. 书屋 2020(03)
    • [2].桐城人舒芜[J]. 书屋 2020(05)
    • [3].桐城吴氏编纂刊刻述论[J]. 新余学院学报 2020(02)
    • [4].地理与学理:“小桐城”和“大桐城”之辨[J]. 文学遗产 2020(04)
    • [5].紫来桥(桐城)[J]. 安徽史学 2020(04)
    • [6].忠臣 循吏 乡绅:马其昶《桐城耆旧传》乡贤形象述论[J]. 铜陵学院学报 2020(04)
    • [7].略论清代桐城文化世家的学术文化传承[J].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8].文和园(桐城)[J]. 安徽史学 2019(06)
    • [9].萧晓阳的眼界与《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 博览群书 2018(02)
    • [10].近代文学研究新境域——评萧晓阳《近代桐城文派研究》[J]. 社会科学动态 2018(05)
    • [11].《桐城文学渊源考》作家缺名续考[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12].明清时期桐城的乡邦文献[J]. 古典文学知识 2017(03)
    • [13].桐城吟诵生态采录与文化传承现状调查及思考[J]. 大众文艺 2017(07)
    • [14].明清桐城文化对桐城学派形成的影响研究[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15].桐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内容和途径研究——以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6(04)
    • [16].明清时期桐城清河张氏文学世家的研究[J]. 知识文库 2020(14)
    • [17].一部展現桐城地方特色的詩歌總集——《桐舊集》編後瑣談[J]. 古籍研究 2019(01)
    • [18].浅议桐城民俗文化的特征[J]. 语文学刊 2012(10)
    • [19].在桐城[J]. 诗刊 2008(03)
    • [20].桐城[J]. 诗选刊(下半月) 2008(03)
    • [21].明清地域商贾与桐城文派及阳湖文派[J]. 江海学刊 2020(04)
    • [22].高校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的对策思考[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0(04)
    • [23].《桐城文学渊源撰述考》闽籍作家考[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24].梁启超桐城学派的提出及其意义[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25].“桐城文脉”的过去与现在[J].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5(03)
    • [26].桐城文法与文言翻译[J].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2020(01)
    • [27].清代桐城落第生员从教之风[J]. 科举学论丛 2008(01)
    • [28].情系梦,桐城大爱在行动[J]. 中华儿女 2015(21)
    • [29].归隐的文学胜地——桐城[J]. 旅游时代 2009(02)
    • [30].桐城文派[J]. 安徽文学 2011(08)

    标签:;  ;  ;  ;  ;  

    林纾与桐城派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