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成脂分化异常研究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成脂分化异常研究

论文题目: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成脂分化异常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内科学

作者: 岳寒

导师: 赵春华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间充质干细胞,脂肪细胞,分化

文献来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临床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中胚层起源的原始细胞,是骨髓基质细胞系的干祖细胞,是骨髓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体外分离和培养AA患者的骨髓MSC,观察其形态,研究其生长特性、表面标志、分化潜能等,进而对AA患者的骨髓造血微环境作进一步的研究。 第一部分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生物学特性的改变。取AA患者和对照组骨髓的MSC,测定其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免疫表型,进行纤维母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计数,比较骨髓MSC融合单层对健康人骨髓CFU-GM的生长支持作用,取上述所得的单克隆来源扩增细胞分别向脂肪、成骨、内皮、神经定向诱导。 结果提示,这些细胞呈梭形贴壁生长,CD105、CD44、CD29、Flk-1均阳性,AA组细胞倍增时间长于对照组,CFU-F低于对照组,AA组对健康人骨髓CFU-GM的刺激作用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通过我们对AA患者MSC的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AA的MSC的表型与已知正常成人的MSC一致,并保持多向分化潜能,但其生长明显缓慢,对造血的支持作用较差,存在生长数量缺陷和质量缺陷,可能导致AA的骨髓造血微环境缺陷。 第二部分研究AA患者骨髓脂肪化的原因。骨髓脂肪化是AA骨髓最显著的病理特征,其造血细胞显著减少而取代为大量的脂肪细胞。已证明在体内成骨细胞可能调节造血干祖细胞“龛位”的主要因素,由于MSC是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共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2 MSCs及其成脂分化的研究进展

致谢

发布时间: 2006-10-13

参考文献

  • [1].CTLA-4Ig或抗CD40L单抗体外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免疫无能和促进造血恢复的研究[D]. 隋潇徽.山东大学2006
  • [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研究[D]. 赵秀娟.山西医科大学2007
  • [3].裴正学教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思想初探[D]. 鲁维德.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
  • [4].中性粒细胞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关系的研究[D]. 武志洁.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 [5].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系统研究[D]. 李建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
  • [6].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免疫损伤机制的研究[D]. 齐薇薇.天津医科大学2014
  • [7].端粒异常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性研究[D]. 王婷.天津医科大学2013
  • [8].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用药选择预测系统的初步研究[D]. 唐旭东.中国中医科学院2008
  • [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铁代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聂玲.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
  • [10].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D]. 傅晋翔.苏州大学2001

相关论文

  • [1].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的系统研究[D]. 李建平.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10
  • [2].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T淋巴细胞克隆的研究[D]. 张涛.第四军医大学2001
  • [3].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致病机制的研究[D]. 傅晋翔.苏州大学2001
  • [4].再生障碍性贫血证型分布及活髓片抗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 周永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5].1. Th1细胞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理机制中意义的研究 2. 与免疫相关的全血细胞减少症[D]. 和虹.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
  • [6].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 张伟.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
  • [7].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中T辅助细胞及I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变化[D]. 何广胜.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3
  • [8].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D]. 涂梅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9].CTLA-4Ig或抗CD40L单抗体外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免疫无能和促进造血恢复的研究[D]. 隋潇徽.山东大学2006
  • [1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研究[D]. 赵秀娟.山西医科大学2007

标签:;  ;  ;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成脂分化异常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