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其发生可能与DNA修复功能缺陷有关。机体细胞内存在多种DNA修复方式,主要包括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 MMR)、损伤直接逆转(damage reverse, DR)、碱基切除修复(base excision repair, BER)、核甘酸切除修复(nucleotide excision repair, NER)及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等。损伤直接逆转基因可以修复由烷化、氧化、去氨基作用产生的DNA碱基损伤,维持基因的正常结构。碱基切除修复基因的功能是切除和替换由体内外各种突变剂导致的DNA碱基损伤,维持基因的正常功能。同源重组修复可有效修复因DNA代谢、电离辐射和活性氧损伤等原因而产生的DNA双链断裂,可以维护基因组的完整性和基因的正常表达。任何一种DNA修复基因及其产物表达异常,都会引起细胞修复功能缺陷,使基因组不稳定,细胞内错误信息累积,以致细胞恶性转化。那么,损伤直接逆转、碱基切除修复及同源重组修复蛋白对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是否起作用?本实验通过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DNA修复基因MGMT、XRCC1和XRCC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材料与方法:收集大连市妇产医院诊断明确的子宫内膜标本90例,其中子宫内膜癌标本30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标本3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标本30例。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损伤直接逆转MGMT、碱基切除修复基因XRCC1及同源重组修复基因XRCC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MGMT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0%(24/30),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的43.3( 13/30)和33.3%(10/30)(P<0.05),后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XRC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6.7%(26/30)和73.3%(22/3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46.7%(14/30)(P<0.05),前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和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XRCC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3.3%(25/30)和70.0%(21/3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40.0%(12/30)(P<0.05),前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GMT阳性组和阴性组XRC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8%(23/24)和50.0%(3/6),这两组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333,P<0.05)。不典型增生宫内膜MGMT阳性组和阴性组XRC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 % ( 9/13 )和76.5 % ( 13/17 ),(P>0.05);正常宫内膜中MGMT阳性组和阴性组XRCC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6/10)和40.0%(8/20),(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GMT阳性组和阴性组XRCC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22/24)和50.0%(3/6),这两组蛋白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关系(r=0.333,P<0.05);不典型增生宫内膜中MGMT阳性组和阴性组XRCC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2%(9/13)和70.6%(12/17),(P>0.05);正常宫内膜中MGMT阳性组和阴性组XRCC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5/10)和35.0%(7/20),(P>0.05)。结论:1、子宫内膜癌MGMT、XRCC1和XRCC2蛋白表达增高。2、不典型增生宫内膜XRCC1和XRCC2蛋白表达增高。3、MGMT、XRCC1及XRCC2蛋白的异常高表达说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形式的DNA损伤。4、联合检测不同种类DNA修复蛋白的表达有助于诊断和预警子宫内膜癌。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损伤直接逆转基因论文; 碱基切除修复基因论文; 同源重组修复基因论文; 子宫内膜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