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桂平市蒙圩镇中学安金平
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探究和体验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学生概括、描述和感悟历史变化的过程;也是学生初步理解和预测现实事物的走向,增强历史意识、创新意识的过程。”这就意味着: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和必备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体现新课标的新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在知识结构的构建中把握历史
知识结构就是将知识线索优化组合,使分散的内容条理化孤立的知识完整化。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反映历史线索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基础知识。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历史时,每学习一课一单元,我总要引导学生写出知识结构,然后结合所学内容分析课题与子目、子目与子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学生逐渐熟识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以前后桌为一小组,互相点评、讨论、修正,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操作,学生就能较为准确的将教材内容重组、整理、分析、归纳。如:《和同为一家》教材设置了五个子目,学生将其整理成两目:①唐朝的民族政策。②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从总体上把握本课知识,并进一步认识:由于唐朝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所以才有了和少数民族“和同为一家”的民族关系。尽管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构建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在教师首先示范学生然后模仿到最后独立完成的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最后达到自觉参与,这就较好的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在材料的解读中探寻历史
教材中设置的史料较多,结合问题阅读史料,能培养学生汲取、理解、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因此,对教材中的史料,我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读会本意体会喻义,考虑其显性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隐性信息。另外,还补充有价值的史料,以了解历史现象蕴涵的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历史现象背后复杂的因果关系。如:学习“楚汉之争”时,学生阅读小字部分,我提出问题:你认为项羽失败是否意外?为什么?然后又出示资料:乌江自刎前项羽悲叹:“此乃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设置问题:项羽怎样认识自己的失败?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为什么?他失败自杀,是英雄所为吗?北宋一个女词人有诗赞美他的英雄气概:“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你是否有同感?经过这些材料的选取、阅读以及针对性问题的设置,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驾驭问题的主人,既掌握了史实,又在分析中升华了认识,尤其是强化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原因的分析结果的预见等方面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三、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历史
为了让学生想学乐学,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活动,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如:“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
(1)讲魏徵进谏(表演小话剧)、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励精图治的故事。
(2)思他们的统治对唐朝社会有什么影响?有何共同之处?
(3)论评价唐太宗、武则天。除了课堂中渗入活动环节外,还可以安排专门的活动课。如:辩论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小组确定各自的辩题——某一历史人物或事件,课下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各组把本组辩论过程、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全班交流。除了辩论会,还可以安排故事会、人物赏析、诗词朗诵等,凡是活动我都要给学生留一份作业:就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位同学在《我眼中的曹操》中这样说:“罗贯中说他是乱世奸雄,我为他喊冤。”然后他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曹操的功绩,得出:“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这些活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走进历史,展开想象、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体验和感悟历史,并在体验过程中捕捉和提出问题,同时在探究中思考和解决问题。
学习,是自我探索总结的一种摄取过程,它要伴随人的一生,学生如果能拥有一个独立自主积极思考学习习惯和高超的方法技巧,还会享用终生。所以,我们更应在教学的每一环节中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机会,切实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