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隐喻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东西方对隐喻都有悠久的研究历史,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现代认知语言学的兴起,给隐喻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隐喻不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是一种语言运用的工具,它更是人们的认知工具和思维工具,这就极大地扩大了隐喻的研究范围,将隐喻纳入整个的人类认知和思维过程中来。隐喻在诗歌中的大量应用,体现了隐喻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诗歌的意境之美,这是诗歌的审美功能,体现着诗人的诉求和体验,诗歌意境是我国诗歌的最高审美原则。隐喻是建构诗歌意境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是诗歌的本质,诗歌意境是隐喻性的。诗歌意境是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认知体验,这种体验和认知是隐喻的,诗歌意境的建构过程是隐喻的投射过程,也是会话含义的生成过程。隐喻建构诗歌意境需要多种因素参与其中。在综合分析古典诗歌语料的基础上,采用演绎与归纳相结合的方式,论证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如何实现由隐喻上的认知达到意境上的认知,并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建立起由隐喻到诗歌意境的认知模式。以隐喻概念理论为理论基础,这种模式以诗歌的韵律特征为前提,以对语境的认知为基础,以对隐喻中两个输入空间进行整合完善为核心,并有其他一些因素的参与。隐喻虽然不是诗人创作诗歌的唯一方式,但隐喻,尤其是诗歌隐喻,是诗人能够更加有效地体认世界、抒发情感的认知方式,同时是诗人创作诗歌的有效手段,诗人在隐喻的基础上建构出古典诗歌独特的意境之美,表达诗人的审美追求和审美理想。可以说,隐喻是诗人对世界的最佳认知方式,同时又可以产生出最佳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