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炭疽的新药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炭疽的新药

一、美科学家研制出治疗炭疽的新药(论文文献综述)

章溪[1](2015)在《几种DNA生物传感器用于微小RNA和真菌毒素的检测》文中提出生物传感器是由生物、化学、物理、光学、电子等学科彼此交叉成长的新技术。其中,基于光电技术的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最为广泛,它们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能在复杂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等优点。目前,这些生物传感技术已被引入在医学诊断、食品安全分析等多种领域。本论文将DNA(主要以赭曲霉毒素A和微小RNA为检测对象)和相关纳米技术相结合,构建几种新型的光学、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并有望将其应用于农产品或中药中真菌毒素的检测和癌症的早期诊断中。本论文正文共有四章。第一到第三章分别介绍三种光学或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第四章介绍一种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用于微小RNA-21的检测。第一章:本章研制了一种基于限制性内切酶和发卡适体探针信号放大技术的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在最佳条件下,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1.020 pg/m L,检测限达到0.4 pg/m L。在一定条件下,该传感器能较好地识别复杂体系中的OTA,有望实现实际样本中OTA的检测。第二章:本章基于稀土铽离子,DNA适体构型转变及磁珠技术,研制了一种荧光信号增强型适体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小麦中的OTA。通过这种策略,在最佳条件下,检测OTA的线性范围为0.1 ng/m L1 ng/m L,检测限可达20 pg/m L。与目前常用的OTA检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无需繁杂的修饰与标记过程等优点。该生物传感器利用铽离子的荧光性质用于OTA的检测,有望建立一种方法用于食品安全的常规质量控制。第三章:本章研制了一种基于DNA保护的银纳米簇荧光探针技术的荧光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用于农作物中OTA的高灵敏性和选择性检测。在最佳条件下,该传感器对OTA检测的线性范围在0.01到0.3 ng/m L之间,最低检测限为2 pg/m L。通过靶标链释放和DNA骨架模板合成银纳米簇技术研制的适体生物传感器,具有高灵敏性、高选择性、简单快速等优点,可以用于农产品中OTA的检测。第四章:本章研制了基于2’-O-甲基修饰的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s or Catalytic DNA,DNAzyme)和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uplex Specific Nuclease,DSN)辅助目标序列循环技术的一种超敏非标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微小RNA(micro RNA-21,mi R-21)的检测。通过这种策略,本章研制的适体传感器可以检测低至8 a M的mi R-21,具有较高的特异性,甚至具有很好的单碱基错配识别能力。同时,该生物传感器还具有组装容易,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使其在癌症早期诊断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

张文娟[2](2013)在《Streptomyces djakartensis NW35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放线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它是抗生素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主要生产者,其中又以链霉菌属产生的最多。随着大量具有生物活性菌株被分离,再用传统的筛选思路往往造成重复研究,从中发现新生物活性化合物的几率也越来越低,所以寻找稀有放线菌进一步发现新的活性物质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本论文以从农药污染源土壤中分离到的放线菌NW35菌株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该菌株的分类地位、发酵液抑菌活性、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此外,还对作用机理及发酵条件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NW35菌株与模式菌株Streptomyces djakartensis NBRC15409的同源相似性为99%,NW35菌株除在葡萄糖天冬酰胺琼脂培养基上的培养特征,在马铃薯块上的生长情况、明胶液化、淀粉水解这些指标与模式菌株略不相同外,NW35菌株与模式菌株其他指标大体一致。因此采用多相分类法,将NW35菌株鉴定为Streptomyces djakartensis NW35。该菌株已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保藏日期为2012年11月13日,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6817。2.测定了NW35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离体活性生测结果表明,NW35菌株发酵液对供试9种细菌和8种植物病原真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发酵液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透明;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埃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菜软腐病菌、猕猴桃溃疡病菌、青枯病病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菌圈透明度较差。发酵液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只对油菜菌核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到73.68%,其余都在70%以下。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发酵液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都较差,分别为41.89%和38.41%。3.采用活性追踪法,将NW35菌株发酵液通过HPD100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硅胶柱层析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制备,分离到4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析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和立体构型,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分别为(E)-2-甲氧基-1,4萘醌-1-肟(Z-4-1)、(R)-2-羟甲基-3,4-二氢-1,4-苯并氮氧杂卓-5(1H)酮(Z-4-2)及2-(2-羟基-1-羟甲基-乙氨基)苯甲酸(Z-8-2);1个已知化合物,即N-乙酰色胺(Z-9-2)。其中化合物Z-4-2为发酵液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为一新抗生素,命名为西农霉素(Xinongmycin),并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310028444.1)。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得西农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7.81μg/mL,对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青枯病病菌最小抑菌浓度均为15.63μg/mL,对大肠埃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菜软腐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1.25μg/mL,比阳性对照氨苄青霉素抑菌活性强。西农霉素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萌发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浓度为500μg/mL时,对棉花枯萎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黄瓜炭疽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Z-4-1、Z-9-2在剂量为10μg/纸碟时对蜡状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氏细菌、猕猴桃溃疡病菌、青枯病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蜡状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透明。4.初步研究了西农霉素对蜡状芽孢杆菌的作用机理。西农霉素以MIC浓度处理不同时间后细胞内还原糖、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都有泄露。经西农霉素处理后,和对照相比,细胞膜相对渗透率升高。这些结果说明西农霉素破坏了细胞膜。此外,蜡状芽孢杆菌经西农霉素处理后其细胞蛋白含量、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均降低。结合扫描电镜症状学观察,初步认为西农霉素可能破坏细胞膜,改变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抑制蛋白合成进而导致细胞代谢紊乱,最后细胞裂解死亡。5.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菌株NW35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及最佳摇瓶发酵条件。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蔗糖10g/L,乳糖10g/L,麦芽糖10g/L,麦麸27.68g/L,蛋白胨4.5g/L,NH4Cl3g/L,(NH4)2SO43g/L,CaCO30.87g/L、FeSO40.0073g/L。最佳发酵条件:250mL三角瓶装入60mL发酵培养基,接入6×107cfu/mL菌量,28℃培养144h。在最优培养基、最优发酵条件下对NW35菌株进行发酵培养,得到的西农霉素含量为12.86μg/mL,而原始发酵条件西农霉素含量仅为1.6021μg/mL,是原始含量的8.03倍。研究了前体添加对NW35菌株发酵液中西农霉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单一前体添加还是复合前体添加,均未显着提高NW35菌株发酵液中西农霉素的含量,但在添加0.5g/L缩水甘油实验中,HPLC谱图中出现了一个在原始发酵液中未曾出现的新的波谱峰。

闫冠韫[3](2013)在《天然药物向化学药物转化的历程》文中提出天然药物是指来源于自然界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微生物、海洋生物等),具有明确疗效的单一化学成分或多组分物质,其中以植物为主,种类繁多。天然药物向化学药物的转化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探索过程,但目前尚无对天然药物向化学药物转化发展史的系统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上述历史进行了阐述。首先对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中外药学发展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其次,论述了化学药物在中国炼丹术、阿拉伯炼金术、欧洲炼金术的基础上,历经由粗到精、由盲目到自觉、由经验性实验到科学合理设计的过程,即发现、发展和设计贯穿于化学药物发展的全部历程;最后,本文以比较典型的四类药物:码啡、奎宁、喜树碱、扁豆碱及其衍生物为例,介绍了天然药物从提取到合成的发展路径,揭示了化学、药物化学及相关学科对药学发展的伟大贡献,对未来新药研制具有良好的参考和借鉴价值。研究结论:一、天然药物向化学药物转化的根本原因是:天然药物的局限性和化学药物的优势。同时,天然药物要发挥优势,与化学药物取长补短,继承发展;二、化学药物诞生在欧洲是因为:(一)希腊学术传统与近代科学兴起有着内在联系.(二)文艺复兴开辟了生理学、化学等学科.(三)研究者的积极探索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重要药物长期应用的宝贵经验;三、天然药物向化学药物转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金晶[4](2011)在《中药和厚朴酚抗真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抗真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不合理使用,真菌耐药性不断增强,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已不能达到治疗真菌感染的效果,研究新型抗真菌药物和治疗方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传统中药厚朴的活性成分之一和厚朴酚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非常具有科学研究价值和临床应用意义。本研究利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微量稀释法药敏实验,分别测定了中药活性成分和厚朴酚与临床常用抗真菌药物氟康唑联合使用时对22株临床耐氟康唑白色念珠菌、两株多药外输泵过表达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C. albicans TW 00313(过表达CDR1和CDR2),C. albicans TW 07239(过表达MDR1和ERG11)和三株质控菌株C. albicans ATCC 10231、C. parapsilosis ATCC 90018、C. krusei ATCC 6258的最低抑菌浓度,评价和厚朴酚抗白色念珠菌活性;利用棋盘式微量稀释实验测定和厚朴酚与氟康唑联合抗白色念珠菌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评价和厚朴酚与氟康唑联合使用的体外抗真菌协同作用效果;利用药物的时间-杀菌曲线实验研究和厚朴酚与氟康唑联合使用时,在特定时间内对临床耐药白色念珠菌的杀菌作用效果,进一步确定和厚朴与氟康唑联合使用的体外抗真菌的协同作用。之后,采用尾静脉注射白色念珠菌的方法建立系统播散性白色念珠菌病小鼠模型,通过研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后小鼠的存活率和小鼠肾脏负荷的白色念珠菌量,进一步评价和厚朴酚与氟康唑的协同抗临床耐药白色念珠菌的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和厚朴酚在体外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当和厚朴酚与氟康唑联合应用于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病实验时,和厚朴酚与氟康唑对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活性均有所降低,其中,氟康唑降低的效果最为明显,与单独使用时相比,大约降低了64-512倍;当利用和厚朴酚与氟康唑治疗深部感染的系统播散性白色念珠菌病时,氟康唑与和厚朴酚联合使用组的治疗效果比单独使用氟康唑或和厚朴酚的两组效果要更好一些,其小鼠存活率可达到100%,单位肾脏负荷白色念珠菌量最低。最后,本研究对和厚朴酚抗真菌作用机制做了初步的探索,通过激光共聚焦技术,观察了药物作用后的白色念珠菌细胞形态,并且对白色念珠菌细胞内DNA和RNA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和厚朴酚作用后的白色念珠菌体积明显增大,细胞内DNA与RNA的含量也明显增多,说明和厚朴酚可能作用于真菌核酸,阻止真菌分裂生殖。上述实验证明了和厚朴酚与氟康唑联合使用具有协同抗真菌的作用活性,为临床治疗真菌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也为和厚朴酚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 本报驻英国记者 何屹 本报驻德国记者 顾钢 本报驻日本记者 陈超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 本报驻韩国记者 邰举 本报驻巴西记者 张新生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杜华斌 本报国际部[5](2009)在《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 获得多项突破性进展,重大成果迭出。利用活细胞成功使死心脏恢复跳动,创造世界最大人工合成DNA,首次直接将一种体细胞转变成另一种体细胞,提出细胞统一分子观,造出“假”病毒管住真病毒,培植出红血球细胞等。 毛黎(本报驻美国记者)2008年1月伊始,美国?

李莹[6](2008)在《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情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全球反对生物恐怖主义的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美国“9·11”事件后的“炭疽事件”,充分说明了生物恐怖威胁的现实性。因此,反生物恐怖已成为近年世界防生物危害医学领域的研究主题。医学防护是减少生物恐怖袭击对人员危害的重要手段。防治技术的发展对于生物恐怖袭击的医学防护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情报研究有助于为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治技术的发展提供情报支持和决策参考。本研究针对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医学防治问题,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典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综合归纳法等情报学研究方法,详细阐述了美国在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护领域制定的相关研究计划以及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美国在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治技术研究上的发展趋势;概述了我国在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比较分析了我国与美国在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研究上存在的差距;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治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技术需求,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研究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反生物恐怖的形势及其医学防治技术情报研究的必要性。概述了反生物恐怖的严峻形势;分析了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研究的必要性:①反生物恐怖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②生物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③针对传统生物剂的医学防治技术不能满足反生物恐怖袭击的需要;④我国同样面临生物恐怖的威胁。美国医学防治技术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近年来在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护领域研究成果显着,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第二部分探讨了美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美国生物防护相关研究计划,包括:美军2000-2010年国防生物医学技术计划、化生防护国防技术目标、国防部化生防护计划、军事关键技术计划、生物盾计划和NIAID生物防护研究战略计划;阐述了近年美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美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和华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发布的生防疫苗和药物相关专利;从研究现状、研究目标、主要技术障碍与挑战、未来研究方向四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主要包括:美国未来生物防护研究的关键目标生物剂是鼠疫耶尔森菌、肉毒毒素、纤丝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东方马脑炎病毒和西方马脑炎病毒;预防领域研究重点是多价多抗原疫苗、核酸疫苗等;治疗领域研究重点是广谱的药物或治疗方法等;美国还大力开展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转基因技术、复制平台等医学防治技术相关科学和技术基础的研究。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近年来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我国发布的生防疫苗和药物相关专利;分析了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相关文献计量分析反映出近年来我国科学界比较重视反生物恐怖的研究。目前我国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治技术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生物剂的基础生物学研究相对薄弱,有效新型疫苗与药物研制略有滞后,病毒类生物剂的医学防治技术研究不足,缺乏用于生物防护研究的动物模型等。第四部分对比分析了我国与美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的医学防治技术。从生物剂防护研究的目标生物剂、防治技术研究方向、防治技术相关科学和技术基础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与美国在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治技术研究上的异同。相同之处包括:两国都非常重视A类生物恐怖剂的防治研究,尤其是针对炭疽杆菌、鼠疫耶尔森菌和肉毒毒素的医学防治技术研究;现用疫苗均以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等传统疫苗为主;在研疫苗均以重组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为主;抗生素治疗中出现新型抗生素研发困难和生物恐怖病原体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等技术障碍;抗病毒药物和抗体是治疗领域的研究重点;防治技术相关科学和技术基础主要涉及病原微生物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重组核酸技术、复制平台技术、抗体工程等。差异之处在于:我国对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和马脑炎病毒等病毒类生物剂的研究相对较少;我国在转基因植物疫苗等新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方面研究略有滞后;我国尚未将一些先进技术如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反义核酸技术等应用于反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之中。研究表明,疫苗和药物的发展趋势是在完善已有疫苗和药物基础上,充分利用医学防治技术相关的科学和技术基础,继续研制各种新型疫苗,开发针对多种病原体的广谱性疫苗和药物。第五部分提出了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护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针对我国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治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技术需求,参照美国在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经验,研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①坚持发展和改进一些传统的、经典的技术,如细胞培养技术等;②重点发展目前研究中支柱性的关键技术,如重组核酸技术、复制平台技术、抗体工程技术等;③密切关注前沿的、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如反向疫苗学技术、转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④重视与技术相关的科学基础的研究,如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

本报国际部[7](2006)在《2005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4)》文中提出生命科学美国 美国 美国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诸多重大进展:首次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变成胚胎干细胞,这一进展有可能解决干细胞研究的伦理之争;发现负责人脑容量大小的基因仍在进化,现代人的大脑尚未“定型”;开创了“设计极端条件下生存植物”的先例。

王伯秋[8](2002)在《美科学家研制出治疗炭疽的新药》文中提出 当美国人民尚未从9.11事件后的惊恐中走出来的时候,接连又发生了炭疽感染的事件,人们害怕遭受生物武器袭击的恐惧心理不断加剧。与此同时,研究人员也在加紧研制更有效的抗炭疽药物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种新药近期还不可能上市。到目前为止,寄给美国媒体和政府部门的信件中所携带的炭疽孢子已导致10余人感染了炭疽,其中有4例为严重的吸入性炭疽。患者对抗菌素治疗的效果不佳,这是因为当药物杀死炭疽杆菌时,其早已释放出的致死因子毒素会杀死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引起致命性的血液中毒。研究人员在近期的两项新发现为开发新的抗炭疽药奠定了基础。基于这

钟琪[9](2007)在《结核分枝杆菌Rv0901基因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世界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2004年的世界卫生报告指出结核病已经成为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当中的头号致死性疾病。WHO感染性疾病的死亡登记和监管记录表明:2004年全球新增结核病人890万,其中390万例痰涂片阳性,而2004年全球结核病死亡人数则达到了170万。随着人口流动增加、HIV与结核分枝杆菌伴发感染以及结核分枝杆菌多重耐药性菌株的出现等原因,结核分枝杆菌的传播呈逐年稳步增长趋势。近年来研究发现,结核病与多种慢性疾病有密切相关,如糖尿病,营养不良和由吸烟及大气污染导致的呼吸系统疾病等等。因此,探索结核分枝杆菌的致病机制和新的防治策略显得十分重要。而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和更新,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而更加精确的资料。初步研究表明,一组尚未确定生物学特征和功能的结核分枝杆菌假想蛋白基因,可能与其毒力致病机制有关。这些蛋白基因皆位于细胞壁和细胞活动基因及其调节蛋白编码基因的下游,受同一操纵子控制,其编码产物是构成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重要构件,其中尤以Rv0901基因最为引人注目。该基因在1998年基因组测序完成时被划分为编码未知蛋白类及保守的假想蛋白类基因,于2002年基因组更新时被重新划入了细胞壁和细胞突(cell一wall andcell processes category)类基因。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特殊结构和成分在其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致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Rv0901基因的功能及其与结核分枝杆菌毒力、致病机制的关系,我们首先将该基因528bp片段从基因组中扩增出,在原核融合表达载体pET32a(+)中成功表达了pET—Rv0901融合蛋白并制备了蛋白的多克隆抗体,为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继而将Rv0901基因片段构建进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真核细胞中得以成功表达,再将该基因片段转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研究该基因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穿梭表达载体pMV261经电转化将Rv0901基因片段重组入不含该基因序列的无毒耻垢分枝杆菌(mc2 155),并在重组耻垢分枝杆菌(Rmc2 155)中成功表达了19kDa的Rv0901编码蛋白。将经诱导表达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和未重组的耻垢分枝杆菌同时以相同复数感染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和BALB/c小鼠,比较重组株和未重组株的细胞学和动物学作用。结果发现,Rv0901基因片段转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凋亡增加,其培养液上清中的NO(一氧化氮)和IFN—γ(γ干扰素)释放量增加。Rmc2 155诱导THP-1细胞的凋亡率高于mc2 155,其感染THP—1细胞后细胞的存活率低于mc2 155的感染,且细胞培养液中NO的产生高于mc2 155的感染。Rmc2 155感染BALB/c小鼠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高于mc2 155的感染,小鼠血清中IFN—γ和NO的释放量均增加,但是较mc2 155没有显着差异。以上结果提示Rv0901可能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细胞的存活以及调控宿主细胞凋亡以维持其生存环境的稳定性中有一定作用。

二、美科学家研制出治疗炭疽的新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科学家研制出治疗炭疽的新药(论文提纲范文)

(1)几种DNA生物传感器用于微小RNA和真菌毒素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限制性内切酶与发卡适体探针技术相结合构建DNA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赭曲霉毒素A
    1.1 引言
    1.2 实验部分
    1.3 结果与讨论
    1.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铽离子和DNA构型变化的非标记型荧光适体生物传感器用于小麦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DNA保护的银纳米簇荧光探针技术构建荧光适体生物传感器用于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3 结果和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 2'-O-甲基修饰的脱氧核酶和双链特异性核酸酶辅助目标序列循环技术构建非标记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微小RNA的检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3 结果与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Streptomyces djakartensis NW35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放线菌资源与研究状况
        1.1.1 放线菌概述
        1.1.2 放线菌的多样性
        1.1.3 放线菌的代谢产物
    1.2 抗生素的研究概况
        1.2.1 抗生素简介
        1.2.2 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1.2.3 农用抗生素的特点与作用机理
        1.2.4 新抗生素发现的策略
        1.2.5 抗生素的提取分离方法
    1.3 苯并杂卓类化合物研究概况
        1.3.1 1 ,4-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
        1.3.2 1 ,5-苯并二氮杂卓类化合物的应用进展
        1.3.3 1 ,5-苯并硫氮杂卓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4 1 ,5-苯并氮氧杂卓化合物
    1.4 论文设计思路
        1.4.1 选题背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菌株的分类鉴定
    2.1 材料
        2.1.1 供试菌株
        2.1.2 形态特征培养基
        2.1.3 生理生化培养基
        2.1.4 液体培养基
        2.1.5 主要仪器
        2.1.6 主要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培养及保存
        2.2.2 NW35 菌株的 16SrDNA 鉴定
        2.2.3 菌株的形态特征观察
        2.2.4 培养特征观察
        2.2.5 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徐丽华等 2007)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菌株的分子鉴定
        2.3.2 菌株形态特征
        2.3.3 菌株的培养特征
        2.3.4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Streptomyces djakartensis NW35 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菌株
        3.1.2 培养基
    3.2 实验方法
        3.2.1 菌株的液体发酵
        3.2.2 发酵液抑菌活性测定
        3.2.3 发酵液稳定性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NW35 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
        3.3.2 NW35 菌株发酵液稳定性
    3.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Streptomyces djakartensis NW35 发酵液中活性成分的分离、结构鉴定及活性评价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菌株
        4.1.2 培养基
        4.1.3 主要仪器
        4.1.4 主要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菌株的液体发酵
        4.2.2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4.2.3 树脂的动态饱和吸附量考察
        4.2.4 活性成分的分离
        4.2.5 活性成分的抑菌活性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大孔吸附树脂的选择
        4.3.2 HPD100 树脂的动态饱和吸附量
        4.3.3 活性成分的分离
        4.3.4 化合物结构鉴定
        4.3.5 西农霉素的抑菌活性
        4.3.6 Z-4-1 和 Z-9-2 抑制细菌活性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西农霉素对蜡状芽孢杆菌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菌株
        5.1.2 培养基
        5.1.3 主要仪器
        5.1.4 主要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蜡状芽孢杆菌的培养
        5.2.2 细胞内容物的释放
        5.2.3 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测定
        5.2.4 脱氢酶活性的测定
        5.2.5 扫描电镜观察
        5.2.6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细胞内容物的释放
        5.3.2 细胞膜相对渗透率
        5.3.3 可溶性蛋白含量
        5.3.4 脱氢酶活性测定
        5.3.5 扫描电镜观察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Streptomyces djakartensis NW35 菌株发酵过程优化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供试菌株
        6.1.2 培养基
        6.1.3 主要仪器
        6.1.4 主要试剂
    6.2 实验方法
        6.2.1 菌株的液体发酵
        6.2.2 西农霉素含量的检测
        6.2.3 发酵培养基优化
        6.2.4 发酵条件优化实验
        6.2.5 前体添加实验
    6.3 结果和分析
        6.3.1 单因素实验
        6.3.2 Plackett-Burman 实验结果
        6.3.3 最陡爬坡实验结果
        6.3.4 CCD 结果与响应面分析
        6.3.5 发酵条件优化
        6.3.6 前体添加实验结果
    6.4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论文发表情况

(3)天然药物向化学药物转化的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天然药物、化学药物与化学合成药物
    二、天然药物与中药
    三、中药与西药
第一部分 药物发展简述
    一、药物的起源
    二、古代药学发展
        (一) 古埃及的药物
        (二) 巴比伦人—亚述人的药物
        (三) 古希腊的药物(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
        (四) 古罗马的药物(前9世纪初—476年—1453年)
        (五) 古印度的药物(公元前2000—公元18世纪)
        (六) 古阿拉伯的药物(公元前8世纪—1285年)
        (七) 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药物
        (八) 中国古代药物(1840年以前)
        1、中国古代药物的萌芽时期
        2、中国古代药物的奠基时期
        3、中国古代药物的发展时期
        4、中国古代药物的成熟时期
    三、近代药学发展(1840年—1919年)
        (一) 近代药学相关科学的发展
        1、近代化学的发展
        2、近代生物学的发展
        3、近代医学的发展
        (二) 近代药学的发展
        1、药学进步
        2、药理学的形成
        3、化学合成药的发现
    四、现代药学发展
        (一) 抗感染药物的发展
        (二) 非感染性疾病药物的发展
        (三) 生物技术药物的发展
    五、小结
第二部分 从化学药物到药物化学
    一、化学药物的起源
        (一) 中国的炼丹术
        (二) 阿拉伯的炼金术
        (三) 欧洲的炼金术
    二、化学药物的发展
        (一) 发现阶段(19世纪—20世纪30年代)
        (二) 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60年代)
        (三) 设计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三、药物化学的研究方法
    四、小结
第三部分 比较典型的天然药物向化学合成药物转化的案例
    一、吗啡
        (一) 罂粟
        (二) 神奇的鸦片
        (三) 吗啡的提取与合成
        1、提取
        2、合成
        (四) 阿片类镇痛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奎宁
        (一) 金鸡纳树
        (二) 奎宁的提取与合成
        1、提取
        2、合成
        (三) 喹啉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三、喜树碱
        (一) 喜树
        (二) 喜树碱的提取与合成
        1、提取
        2、合成
        (三) 喜树碱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四、毒扁豆碱
        (一) 毒扁豆
        (二) 毒扁豆碱的提取与合成
        1、提取
        2、合成
        (三) 抗胆碱酯酶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五、小结
第四部分 讨论
    一、天然药物向化学药物转化的动因分析
        (一) 天然药物的局限性
        1、基源混淆
        2、炮制不当
        3、合理用药难辨别
        4、量效关系不明确
        5、药物质量难判断
        (二) 化学药物的优势
        1、种类繁多,数目庞大,分类清晰
        2、治疗疾病范围广泛,举世瞩目
        3、药物质量保证措施完善
        4、以自然科学为母体,具有可持续性
        (三) 天然药物的再认识
        1、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
        2、构效关系的研究
        3、分离方法的研究
    二、化学药物何以诞生在欧洲
        (一) 希腊学术传统与近代科学兴起的内在联系
        1、古希腊繁荣的自然哲学为近代科学的孕育和诞生提供了肥沃土壤
        2、古希腊自然哲学“主客二分”的传统为近代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3、古希腊自然哲学寻找现象背后原因的努力成为促进近代科学诞生的巨大推动力
        4、古希腊自然哲学注重逻辑的传统为近代科学的创立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二) 文艺复兴开辟了生理学、化学等学科独立发展的道路
        (三) 研究者的积极探索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是重要药物长期应用的宝贵经验
    三、天然药物向化学药物转化的意义
结语
致谢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课题、成果及教材
个人简历
附录

(4)中药和厚朴酚抗真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真菌感染的现状研究
        1.1 皮肤真菌感染
        1.2 肺脏感染
        1.3 肾脏感染
        1.4 胃部感染
    第2章 抗真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2.1 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真菌药物
        2.2 作用于真菌细胞膜的抗真菌药物
        2.3 抑制核酸合成的抗真菌药物
        2.4 抗真菌肽
        2.5 抗真菌中草药
    第3章 和厚朴酚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3.1 抗肿瘤作用
        3.2 抗菌作用
        3.3 抑制吗啡戒断反应
        3.4 抗衰老作用
        3.5 抑制肌肉收缩作用
        3.6 抗炎作用
        3.7 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3.8 对心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作用
第二篇 实验内容
    第1章 和厚朴酚抗临床分离真菌的体外药敏实验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2章 和厚朴酚抗临床分离真菌的动物实验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3章 利用激光共聚焦技术初步研究和厚朴酚抗真菌的作用机制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6)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情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内容与目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反生物恐怖的形势及其医学防治技术情报研究的必要性
    一、反生物恐怖的形势
    二、研究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必要性
        (一) 反生物恐怖严峻形势的迫切需要
        (二) 生物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
        (三) 针对传统生物剂的医学防治技术不能满足反生物恐怖袭击的需要
        (四) 我国同样面临生物恐怖的威胁
    三、美国在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护领域研究成果显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第二部分 美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一、美国生物防护相关研究计划
        (一) 美军2000-2010年国防生物医学技术计划
        (二) 化生防护国防技术目标(DTO)
        (三) 国防部化生防护计划(CBDP)
        (四) 军事关键技术计划(MCTP)
        (五) 生物盾计划
        (六) NIAID的生物防护研究战略计划
    二、近年美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 针对 A类生物恐怖剂的防治技术研究
        (二) 针对其它重要生物恐怖剂的防治技术研究
    三、近年来美军发布的生防疫苗和药物相关专利
        (一) 美陆军传染病医学研究所发布的相关专利
        (二) 华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发布的相关专利
    四、美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目标
        (三) 主要技术障碍与挑战
        (四) 未来发展方向
第三部分 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反生物恐怖研究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二、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一) 预防
        (二) 治疗
    三、近年来我国发布的生防疫苗和药物相关专利
    四、目前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部分 我国与美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对比分析
    一、生物防护研究的目标生物剂
    二、防治技术研究方向
        (一) 预防
        (二) 治疗
    三、防治技术相关的科学和技术基础
        (一) 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
        (二) 生物信息学
        (三) 反向疫苗学
        (四) 重组核酸技术
        (五) 复制平台技术
        (六) 转基因技术
        (七) 反义核酸技术
        (八) 纳米技术
        (九) 指数富集配基的系统进化(SELEX)技术
        (十) 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HTS)
        (十一) 抗体工程
        (十二) DNA微阵列技术
        (十三) RNA干扰(RNAi)技术
        (十四) 新型疫苗和药物传输技术
    四、疫苗和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五部分 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发展和改进一些传统的、经典的技术
    二、重点发展目前研究中支柱性的关键技术
    三、密切关注前沿的、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
    四、重视与技术相关的科学基础的研究
    五、技术发展的具体建议
结语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一) 反生物恐怖的形势严峻,有必要进行反生物恐怖医学防治技术的情报研究
        (二) 美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成果显着,发展方向明确
        (三) 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挑战
        (四) 我国与美国相比,在生物剂防护研究的目标生物剂、防治技术研究方向、防治技术相关科学和技术基础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五) 我国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发展应注重基础研究、改进传统技术发展关键技术、关注前沿技术
    二、讨论
        (一) 本研究的局限性
        (二) 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个人简历
致谢

(9)结核分枝杆菌Rv0901基因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论文前言
第一部分: 结核分枝杆菌 Rv0901基因原核融合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表达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第二部分: 结核分枝杆菌 Rv090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细胞功能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第三部分 结核分枝杆菌 Rv0901基因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的构建及重组菌功能研究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附图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四、美科学家研制出治疗炭疽的新药(论文参考文献)

  • [1]几种DNA生物传感器用于微小RNA和真菌毒素的检测[D]. 章溪. 福建医科大学, 2015(02)
  • [2]Streptomyces djakartensis NW35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成分研究[D]. 张文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3]天然药物向化学药物转化的历程[D]. 闫冠韫.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3(10)
  • [4]中药和厚朴酚抗真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 金晶. 吉林大学, 2011(09)
  • [5]2008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生物技术[N]. 本报驻美国记者 毛黎 本报驻英国记者 何屹 本报驻德国记者 顾钢 本报驻日本记者 陈超 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 本报驻韩国记者 邰举 本报驻巴西记者 张新生 本报驻加拿大记者 杜华斌 本报国际部. 科技日报, 2009
  • [6]应对生物恐怖袭击医学防治技术的情报研究[D]. 李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8(11)
  • [7]2005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4)[N]. 本报国际部. 科技日报, 2006
  • [8]美科学家研制出治疗炭疽的新药[J]. 王伯秋. 国外医学情报, 2002(01)
  • [9]结核分枝杆菌Rv0901基因功能研究[D]. 钟琪. 四川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美国科学家开发出治疗炭疽的新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