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区鼻及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EB病毒相关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沈阳地区鼻及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EB病毒相关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论文题目: 沈阳地区鼻及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EB病毒相关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作者: 何艳姣

导师: 贾心善

关键词: 淋巴瘤,细胞琳巴瘤,病毒,原位杂交,突变

文献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前言及目的 鼻及咽部为结外淋巴瘤常见的发生部位,仅次于胃肠道。我国的结外淋巴瘤以鼻及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尤其以鼻NK/T细胞淋巴瘤为甚。鼻NK/T细胞淋巴瘤是发生于鼻及面部中线的进行性破坏性损害的疾病,以往曾命名为坏死性肉芽肿、恶性肉芽肿、中线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MMR)、多形性网织细胞增生症(PMR)及致死性中线肉芽肿(LMG)等。1994年10月在香港召开的鼻及淋巴结外血管中心性淋巴瘤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Jaffe等首次命名鼻NK/T细胞淋巴瘤,WHO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新分类中正式列出了NK/T细胞淋巴瘤。该肿瘤在亚洲及南美洲地区发病率较高,而在西欧和北美地区则很少见到,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Epstein-Barr病毒(EBV)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中的线性双链DNAγ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后,可引起多种改变。自1964年Epstein MA在Burkitt淋巴瘤细胞系中首先发现Epstein-Barr病毒(EBV)以来,已证明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并在鼻咽癌、霍奇金氏病(HD)、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免疫抑制个体的淋巴增生性疾病等组织中先后检测出EB病毒,并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与EB病毒有关。近来一些研究资料显示,EB病毒与鼻及咽部NK/T细胞淋巴瘤有一定相关性。 p53基因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位于染色体17p13,分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种。野生型p53参与了DNA损伤修复、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及抑制血管生成等过程。p53基因的突变使上述功能丧失,从而导致肿瘤的形成。p53基因的缺失或突变被认为与人类50%~60%的肿瘤有关。β-连环素(β-catenin)是一种多功能细胞浆内的可溶性蛋白,它是承担Wnt信号向细胞内传递致使细胞增殖的中间分子,在肿瘤发生及发展上起重要作用;同时它作为细胞间粘附结构上皮钙粘素-连

论文目录:

一、摘要

1.中文论著摘要

2.英文论著摘要

二、英文缩略语

三、论文

论文一 沈阳地区158例鼻及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学分析及其与EB病毒感染的关系——附101例NK/T细胞淋巴瘤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论文二 NK/T细胞淋巴瘤p53和β-catenin基因突变的探讨

1.前言

2.实验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附论文图片)

4.讨论

5.结论

四、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五、参考文献

六、附录

1.综述

2.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3.致谢

4.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5-07-28

参考文献

  • [1].中国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基因异常的研究[D]. 闵大六.复旦大学2004
  • [2].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微量肿瘤细胞的检测[D]. 周爱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
  • [3].非霍奇金淋巴瘤新分类方案及其预后的临床应用研究[D]. 周立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4].Survivin、Ki-67和PCNA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刘新.山东大学2007
  • [5].非霍奇金淋巴瘤代谢组学研究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质量控制方法研究[D]. 周君裔.上海交通大学2014
  • [6].靶向CD20和HLA-DR抗体CD20-243 CrossMab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D]. 谢飞跃.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
  • [7].IgD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对其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和部分机制[D]. 戴杏.安徽医科大学2016
  • [8].Polo样激酶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刘林.华中科技大学2008
  • [9].Klotho调控IGF-1R信号通路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 周香香.山东大学2017
  • [10].弥漫性大细胞性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PTEN基因突变的研究[D]. 冯海峰.暨南大学2001

相关论文

  • [1].EB病毒诱导的人类CD8~+NKT细胞抑制EB病毒相关恶性肿瘤的研究[D]. 肖睿璟.武汉大学2010
  • [2].BCL-6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生及白血病细胞K562分化和凋亡的关系[D]. 张永清.第四军医大学2002
  • [3].EB病毒在鼻咽低分化鳞癌中的感染状态及其分子机理的研究[D]. 蒋卫红.中南大学2003
  • [4].中国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CL-6基因异常的研究[D]. 闵大六.复旦大学2004
  • [5].EB病毒及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与蕈样肉芽肿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D]. 孙青.山东大学2004
  • [6].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裸鼠模型的建立及人类表达谱cDNA芯片筛查的研究[D]. 何妙侠.四川大学2004
  • [7].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肿瘤组织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LMP1的检测及其致瘤机制的探讨[D]. 赵莎.四川大学2005
  • [8].EB病毒与T细胞淋巴瘤关系的研究[D]. 黄燕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
  • [9].非霍奇金淋巴瘤新分类方案及其预后的临床应用研究[D]. 周立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
  • [10].EB病毒致瘤机理与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D]. 刘振声.第四军医大学1995

标签:;  ;  ;  ;  ;  

沈阳地区鼻及咽部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EB病毒相关性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