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债权治理功效理论认为,负债具有刚性,债权融资需要企业不断提供现金流来按期偿还债务利息归还本金,从而减少企业自有现金流达到制约经理层的作用。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框架下,基于目前我国“一股独大”的实际情况,从大股东侵占角度,考察我国债权治理功效。首先在理论上探讨债权治理失效的原因,寻找在以往实证分析中的缺陷,从负债刚性角度对负债按照新的分类标准重新分类。然后,设计模型以2007-2010年的189家存在关联方交易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公司负债按照是否具有关联方性质进行新的分类后,把公司涉及关联方性质的负债单独拿来考察其治理功效。同时,又以100家无关联方交易的公司为对比样本,考察普通负债的治理功效,最终试图找到负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治理功效的机制层原因。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将负债重分类后,关联方负债不能发挥其治理功效成为大股东侵占的手段,非关联方负债能够发挥其治理功效,也就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对于负债分类标准选择的科学性。最后,根据所得结论,就如何正确进行债务分类区分不同性质负债在治理功效中的作用提出相应政策性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小法人银行关联交易监管难点及建议[J]. 中国银行业 2019(08)
- [2].欧盟关联交易规制规则的最新变革与启示[J]. 证券市场导报 2018(02)
- [3].关联方披露的会计准则列报探析[J]. 国际商务财会 2017(02)
- [4].关于“隐性关联方”认定难点的探析[J]. 北方经贸 2014(11)
- [5].如何解决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J]. 中国总会计师 2015(02)
- [6].关于企业向境外关联方支付费用有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公告[J]. 会计师 2015(07)
- [7].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层关联方持股“隧道效应”实现路径及其测度[J]. 财会通讯 2013(36)
- [8].关联方披露会计准则国际比较研究[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12)
- [9].关联交易披露问题探讨[J]. 中国外资 2017(15)
- [10].关联方之间资金借贷的税务处理和风险防范[J]. 山西财税 2016(05)
- [11].关联方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清偿完毕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J]. 财会月刊 2016(24)
- [12].强制执行程序中关联方债权受偿顺位的思考[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3].银行持股与关联方占用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经验证据[J]. 国际商务财会 2014(11)
- [14].13只基金关联方持基比例超50% 输血袖珍产品多为力保不清盘[J]. 股市动态分析 2013(35)
- [15].上市公司与股东等关联方资金往来的涉税分析[J]. 注册税务师 2012(05)
- [16].内地、香港与国际关联方披露准则的比较研究[J]. 中国证券期货 2012(05)
- [17].关联方业务往来处理差异需注意[J]. 中国税务 2011(05)
- [18].浅谈对关联方披露的财税处理差异[J]. 会计师 2011(12)
- [19].关联方披露准则的解读及其对比分析[J]. 中国农业会计 2010(01)
- [20].浅析关联方信息披露[J].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10(03)
- [21].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研究——基于关联方占用的角度[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06)
- [22].关联方披露准则的国际比较及改进建议[J]. 商业会计 2010(20)
- [23].关联方披露准则解读及其对比分析[J]. 中国农业会计 2009(08)
- [24].对规范国内关联方交易的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9(26)
- [25].关联方[J].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8(03)
- [26].建立有效的关联交易监督约束机制[J]. 中国农村金融 2019(12)
- [27].向境外关联方支付费用的税务风险管控[J]. 财会月刊 2015(34)
- [28].关联方交易中会计违规操作研究综述[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17)
- [29].管理层及其关联方持股动态效应:基于过度投资视角[J]. 管理工程学报 2015(03)
- [30].从关联企业信贷风险控制看关联方披露[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4(10)